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8-02-24李正明魏会永

新课程 2018年9期
关键词:子女儿童心理

李正明 魏会永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双树中心小学,甘肃 武威)

随着广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广大农村也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分析探究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学习习惯、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学校、家庭、社会提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依据,就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

1.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等习惯。由于父母外出对子女无法面对面教育,留守儿童缺乏长期的监督管理,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作业、饮食起居和卫生保健等习惯,致使留守小学生不按时写作业、不按时吃饭、不按时作息、生活无规律,甚至不洗脸、不洗澡等不讲卫生的事也常常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留守儿童的习惯养成教育。

2.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心理不健全。留守儿童缺少正面的引导,有苦闷无处倾诉,做出错误行为也无人制止,心理失衡。所以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缺乏自信、孤僻敏感、感情脆弱、自暴自弃,情绪异常,逆反心理严重等心理问题,大大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留守儿童上进性不强,学习成绩较差。由于爷爷奶奶对留守儿童监管不了或监管方法不当,他们在学习上无人辅导,自律能力较差,纪律涣散,不按时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时有发生,有的说谎、旷课、甚至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学习上无上进心、无主动性、积极性、无自觉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严重,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4.留守儿童品行不良,行为差。因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放纵,有些留守儿童存在行为偏差,有许多不良品行,如自私、任性、懒惰、固执、脾气犟、我行我素、对人没礼貌、好逸恶劳等,无进取心、集体观念不强,道德品行、自控能力、行为养成较差,导致不能遵守学校纪律,在学校社会上惹事生非,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5.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弱,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平时与人交流少,朋友少,不愿与人交往、交流。长期下去遇事就容易出现自闭、焦虑的情况。遇事就容易通过冲动、暴力等对外界的强烈的反映来保护自己,从而达到心理上的一种安全,所以部分留守儿童自制力差、缺少安全感。

二、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家庭缺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留守儿童要么是父亲外出,要么父母双方外出,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关爱的环境下,这就使父母的教育角色弱化。孩子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一片迷茫,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无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心理上会产生许多同别的儿童不同的心理。而父母却往往只注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只注重吃饭穿衣不重视学习教养;只注重家里和学校的表现忽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必然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孩子心理失衡。

2.农村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农村的文化落后及教育落后,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论”“读书不如学手艺”等思想,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持有一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把经济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一方面,留守学生家庭中的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素质普遍低,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缺少文化氛围。不能了解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困惑,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教育,无法从安全、法律、健康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更无力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辅导。有的爷爷奶奶还要看管两三个孙子,再加上老人本身身体不好,精力有限。因此对留守孩子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留守儿童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3.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安全、温馨的环境,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关爱和帮助,但对农村孩子来说却是奢望。留守儿童天真幼稚,家庭不完整,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正确认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复杂信息,对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社会上的网吧、游戏厅的暴力游戏、色情游戏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了很深的负面影响,使他们黑白不分,对错不清,把社会上一些和传统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成时髦去追求,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进而造成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了许多不健康的、错误的东西,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4.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的制约。农村相对比较落后的文化,较为强烈的小农意识,使他们只想追求快速发家致富,追求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所以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进城打工赚钱。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投资没必要,孩子只要认得字就行,加上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成本太大,使农村的教育缺乏观念支持和文化氛围,这消极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更淡化了留守儿童家庭对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价值取向,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学习不好不要紧,可以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减少教育投资反而实惠。这样使得留守儿童家庭和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5.农村基础教育配套设施不完善。各地政府虽然制定了农民务工子女在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但务工人员工作地的不确定性,外地高昂的学费、生活费等因素,再加上不完善的中考、高考报考制度,使农民工子女即使在外地读书,读到一定时候,最终不得已还得把孩子转入当地学校就读。学习环境的变化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离开了父母的监管,又成为留守儿童。所以这一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实,除了极个别条件好的留守儿童随父母或进入私立学校就读,大多数农村进城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益,只能在当地农村学校就读。农村学校的条件相对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也使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从而导致他们得不到公平的教育权利。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找准问题及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子女儿童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心理小测试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心理感受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