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略谈
2018-02-24刘美丽
刘美丽
(凉州区发放镇双树中心小学,甘肃 武威)
由于农村的教育环境滞后,落后思想泛滥,所以身处农村家庭的小学生可能对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给农村小学班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已经成为农村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愿意接受硬性强加的规章制度
当前还有很多农村小学采用的是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即制定硬性的班级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遵守与执行。但是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们很难理解硬性的规章制度背后的意义,甚至会对这些强加的规章制度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农村班主任常常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班级规范只能在短时间规范学生的行为,难以长期维持,学生并没有形成遵规守纪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的情况与班主任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不当有关,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仍然执着于“管理”,要求学生被动服从。但是正确的班级管理定位应当是学生,学生在班级中占据主体地位,应当成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与施行者。
2.忽视了学生民主意识与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很多农村家庭存在管理孩子的问题,甚至很多儿童是留守儿童,这就使得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民主意识与自主管理能力。而很多农村学校采用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学生在被动管理模式下很难形成主人翁意识,具体表现为缺乏自控能力,不愿意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对于班主任及班干部的管理存在抵触心理,没有形成健康的班风和学风。在这种管理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执行制度,错位的角色使得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民主意识。
二、小学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艺术的策略
1.民主建立规章制度,提高学生遵规守纪的自觉性
很多农村小学生存在缺乏纪律性、行为松散的问题,所以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班级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得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但是班主任不能将班级管理制度强加给学生,而是采取民主建立规章制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班级制度,从而发自内心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例如,在课堂自习纪律方面,班主任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自习课堂上大声喧哗,会造成哪些影响?”学生可以这样回答,比如影响他人的学习、分散注意力等等。这些理由都是由学生自己想出的,那么这个时候班主任再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在自习课堂上不得大声喧哗。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班级管理条例,从而认真地遵守管理条例。
2.强化学生民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很多农村小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民主意识,长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被动地服从班主任的管理,而没有认识到自身是班级的主人翁。所以农村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强化学生的民主意识,使得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经常举办主题班会,比如我是班级小主人、班级是我们共同的家等主题班会,让班级学生在班会中共同装扮我们的班级,并且要求学生自行守护班级的整洁。这样班级清洁管理人数扩展到全班同学,学生都愿意保护自己辛苦装扮的成果,自然也就保护了班级整体的整洁和美丽。班主任还可以实施“班干部轮值制度”,让班级中的每个同学轮流当班长,都有机会负责班级事务,这样可以让班级同学深刻地体会到班级管理的不易,充分地理解配合班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性。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弱学生对于班主任和班干部的抵触情绪,从而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有效促进班级工作的有序运行。
3.在学生中树立典型,强化典型的带动作用
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让班级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成为其他学生的表率,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从而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班主任可以适当地激发班级同学的竞争意识,在班级管理当中引入竞争评比机制,从而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在班级中设立“最佳成绩榜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进入到榜单当中,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可以分小组举行行为规范评比比赛,每周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比如卫生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纪律等方面进行评比,评选出最佳小组,并且对其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应当建立民主的规章制度,强化学生的民主意识,在班级中树立优秀的榜样,从而推动班级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