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研究
2018-02-24曹红梅
曹红梅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江苏 泰州)
一般而言,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接受学校教育或其他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的可以立足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及关键能力,主要包括文化素养、自主发展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其中,文化素养主要指的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能力指的是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指的是实践创新能力和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这一抽象概念延伸出的具体概念。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属性,可以从四大层面分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拓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感知与传承。其中,语言素材的积累是语言建构的基础,语境的生成是语言运用的有效途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直接目标;思维能力的培养难度相对较大,离不开联想、想象、推理、发现等环节,但是它却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极具培养价值。审美鉴赏是认知与感知、鉴赏与评价、行为与创新的有机统一,感悟语文课文的过程便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文化感知与传承的过程既是学生对各种文化的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各种文化的选择过程。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的基础上,收获的语言建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感知能力等关键能力及综合素质。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
1.深入钻研教材,体现核心素养
在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最为基础的教具,无论是课前备课、课中讲课,还是课后反思,都离不开教材。一定程度而言,教材是指引教师教学方向的重要工具,因此,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就当前而言,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益,选择将语文教学完全转变为实践教学,而忽略了教材内容,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并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变这一窘境,教师需要熟读教材内容,找出教材内容的共通处,并以此为切入口,以确保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诗歌《嫦娥》和《乞巧》时,教师可以导入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神话的基础上学习诗歌,以便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感知、联想想象等关键能力。
2.引导自主学习,丰富阅读经历
罗振宇曾提出豌豆公主效应:“体验是一种可以训练的能力,一旦养成,便很难丧失。”该句话与“21天形成一个习惯”有着共通之处,即坚持便成习惯。同时,该句话还强调了自主学习、自我体验的重要性,唯有学生自己去阅读,他们才会感受到阅读的快感。如果学生在小学时期便养成了“每周读一本书”的习惯,在他们进入初中、高中或大学后,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基础能力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泰戈尔《飞鸟集》曾提到 :“Not,hammer-strokes,butdanceofthewater,singsthepebblesintoperfection.”这句话翻译为中文即为“不言之教,润物无声”,通过这句话,教师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不应过多地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
3.中肯评价学生,促进学习进步
评价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看似简单,实则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盲区。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由于教学时长有限,教师一般会用“对”“错”等字眼简单地评价学生,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武断,很难真正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提前就自己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做出预设,并设计一些评价语,如“回答得挺好,美中不足的是……”“你的前三段读得很有感情,但是第四段稍微逊色,希望你下次可以改进,就会变得很棒。”值得注意的是,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优点,提升学习自信,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行为等进行评价时,应秉承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态度,而不应敷衍了事、随性评价,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
4.提升自身素养,完善知识结构
在不断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以身作则,努力提升自我的核心素养。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来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自我的语文学科素养和教育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名正能量的老师,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精神。
总之,对小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是教师培养和学生自我培养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学生的虚心受教。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学生都需要充当主角,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