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困境和对策
2018-02-24温树公
温树公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镇东小学,山东 聊城)
体育教育在中小学阶段作为培育孩子体育兴趣、提高孩子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中小学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者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困境愈发明显,这对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困境
1.地位边缘化
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准的最主要指标,体育教育的作用在不断被弱化。在许多家长的观念中,中小学教育的中心还在文化素质,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作为体育教育的执行者,也因学校经费不足,体育教育环境得不到改善而忽视体育教育。“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十足的体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的体育课时始终得不到保障,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严重打了折扣,致使体育教育被边缘化。
2.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很多地区的中小学中,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很多体育教师不具备专业的体育教育能力、体育技术和系统理论知识,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明显。这也就造成了体育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突显不出来。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严重阻碍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3.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困难
首先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主要原因是体育成绩纳入中考后,体育教师工作压力骤增,但工资待遇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导致社会对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认可度低。其次是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中许多体育教师对新大纲要求的教学的内容把握不准,钻研学科的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始终难以改观。最后就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教学交流、进修提职没有平台,使体育教师职业严重受阻。
4.体育场地器材落后
学校经费不足、场地受限和器材落后是制约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硬件要素。由于经费不足,学校在建设场地和购置体育器材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足够的体育专项经费,是保证学校发展体育教育的前提。同时,中小学经费的使用更多地偏向于“正课”教学,这必然造成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改变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困境的对策
1.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体育教育地位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就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是对教育思想的一种细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就要从孩子抓起,重视中小学阶段学生的体育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这就要求学校不仅仅要重视智育和德育,还要强化体育、美育以及劳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力度,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高校输送发展平衡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地位才能真正得到重视。
2.加强师资培养,提升体育教师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师的培养目的要针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使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需求达到同步,提高素质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让从事体育教育的毕业生具备中小学体育执教的能力,也同时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同时也要加强在师资培养过程的思想教育,树立教师终身热爱体育事业的决心,从而打造一批具备先进教学理念、科学教学方法,热爱体育事业,富有创造思维的新型体育教师。
3.完善交流机制,拓宽教师发展前景
虽然当前中小学教师交流研讨的环境比较宽松,但是难以保证体育教师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层面内进行教研的环境改善。因此,对现有的交流机制进行完善,让教师在实际交流研讨中根据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对教学进行设计,并将研讨结果进行分享交流,使其他更多的体育教育教师能够在交流中获得实际教学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以促进中小学体育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加强交流活动的管理控制,保证在每一次交流研讨中都能够使活动覆盖面更广,交流的信息更深入,使教师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强化自身职业竞争力,拓宽发展前景。
4.构建保障体系,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要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体系。首先是加强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力度,建立约束机制,让中小学体育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在强制性措施下才能使中小学体育教育慢慢回到素质教育的正轨上,使体育教育得到社会认可。然后是加大经费投入,在教学资源配置上向体育教育倾斜,扩大基础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购置,完善中小学体育教育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