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养护技术中旧料热再生技术及运用分析

2018-02-23孙苗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4期

孙苗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下,科学、绿色护路技术在公路养护工作中不断融入。本文将针对旧料热再生技术运用的意义以及旧料热再生技术构成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再生沥青、集料实验效果和运用措施,以便于有效的促进我国旧料热再生技术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公路养护技术;旧料热再生技术;再生沥青、集料实践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4-0084-02

当前我国公路施工,一般都是利用沥青混合材料来完成工作的。但是公路路面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公路路面的老化。如何高效的养护公路,延长公路实际运用寿命、促进我国绿色道路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道路施工养护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将针对公路养护技术中旧料热再生技术及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1 旧料热再生技术运用的意义

1.1 有利于转变护路观念

秉承科学、绿色护路理念能够切实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积极的转变传统护路观念,不断的融入科学、发展的观念,将绿色护路作为一项纯粹的技术工作,不仅能够延长公路的实际寿命,而且能够有效的保障路面的平坦、保障路面的抗压能力,为广大群众的行车安全保驾护航。将护路工作做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切实的在为广大群众造福的过程中,保障了人们生活、出行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实现了护路工作的价值。

1.2 有利于践行可持续发展

在我党十九大会议中,明确的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展现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憧憬与愿望。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化发展,是护路工作中秉承的最高信念。积极的利用旧料热再生技术,能够将旧料在此利用,切实的在护路工程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做到了为广大社会、自然环境造福。

2 旧料热再生技术构成环节

2.1 沥青混合料老化

通过天气气候的热胀冷缩和道路车辆的负荷压力,使得沥青混合材料的使用性能不断的降低。此外,沥青混合料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主要起到了的胶结的作用[2]。但是由于在公路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外界不可控因素,使得沥青的力学以及物理、化学性能降低,导致路面出现安全隐患。

2.2 集料质量不断下降

集料是公路中颗粒状的粗料、细料等物质。集料在公路中起到最大的作用便是保障公路良好的排水性、平衡性、稳定性。但是在车辆运行的同时,必定会公路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震动、冲击,长久作用之下,会导致集料中的粗料支离破碎变成细料,细料则会变得更细,使得公路路面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由于矿粉含量不断增加,导致道路的抗剪能力不断降低、公路总体摩擦阻力也不断的下降。当公路原本的集料配比出现变化时,若遇到恶劣的天气,便会严重的导致整个公路的安全隐患不断提升。集料配比变化主要是粗料的细化、集料性能的弱化。在旧料热再生技术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废旧混合料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便于更加详细的针对混合料的受损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此外,还需要严格的针对混合料的相关功能性能进行分析,把握旧料的详细信息。

2.3 废旧沥青、集料再生

针对废旧沥青再生来说,公路沥青的老化是公路使用中必然的现象,若沥青出现老化的现象,会导致沥青变硬,其针入程度不断的下降、整体流性不断降低,但是其粘性则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旧料热再生技术中,针对废旧沥青的再生,便是最大程度上恢复废旧沥青的部分性能,促使废旧沥青达到使用标准,发挥其原本的性能[3]。在开展废旧沥青再生的过程中,一般会在旧沥青中,融入一部分行的沥青结合料或者融入再升剂,恢复原本沥青的实际性能。在当前开展旧料热再生的过程中,一般會对掺入不同数量再升剂的废旧沥青进行检测,当其性能切实的达到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够融入使用。

针对废旧集料再生来说,集料会因为公路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外力作用,导致集料粗料出现支离破碎、细化等现象,使得集料的实际性能不断下降。在旧料热再生技术研究与探讨的过程中发现,在外力的作用中,集料的配级明显的发生变化。集料配级的规范会随着实际的公路维护要求而转变,所以针对集料再生的过程,一般都是利用废旧的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新的集料,针对被损坏的集料配级进行转变,以便于切实的达到公路维护的实际要求[4]。通过混凝土和新集料的融入,能够有效的转变集料的实际性能,重建公路的抗剪能力和摩擦能力,改善集料的性能与作用。

3 再生沥青、集料实践研究

3.1 再生沥青、集料实验概述

针对再生沥青、集料开展实验的主要目的,便是针对某公路路段养护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统计。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主要将废旧沥青进行加热,使废旧沥青变得松散。随后利用三氯乙烯溶液针对废旧沥青进行分解,针对分解后的废旧沥青开展抽提筛分实验,测定油石比和矿料级配,以便于针对沥青、集料的损坏程度和级配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3.2 废旧沥青性能、再生测试

当前测试废旧沥青时,一般都利用阿普森法来测试废旧沥青的实际性能。阿普森法能够真实的针将废旧沥青中的针入度、延展度、软化临界值等内容进行明确,以便于更好的针对废旧沥青的实际利用情况和再生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开展废旧沥青再生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利用市场上高效的再升剂,针对废旧沥青进行融合[5]。本实验分别在回收的废旧沥青中,添加了6%、10%、13%的再升剂。通过实际的研究发现,再升剂计量的增加,能够有效的改善废旧沥青的延展度和针入度、降低废旧沥青的软化点。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将再升剂用量掌握在10%左右时,其再生效果最为显著。

3.3 再生沥青、集料设计与配比

我国针对沥青、集料再生设计与配比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本文在原本的再生配比框架中,统筹较好的粗料骨架结构,并针对破旧粗料结构中产生的损坏结构进行了切实的重建。结合测试结果,在新料中添加了15%的再生混合料。采用了新型的SBS沥青改性技术,将油石的比例控制在了5:1。用过的新料的填充,转变了废旧公路的配级,最终合成再生混合料,其详细的配比情况如表1所示。客观来说,旧料热再生技术便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沥青、集料还原到原本的功能。所以,在针对再生沥青、集料实际性能检验的过程中,一般选择针对符合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功能进行检验。再生沥青、集料设计与配比的实际功效是非常显著的,其稳定度、流值、残稳度、破坏应变度等均达到实际的标准。

4 公路养护技术中旧料热再生技术的运用措施

4.1 公路路面的清扫及加热

在实际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维护的路面进行认真的清扫,切实的避免杂物在再生环节中的融入,保障旧料热再生技术使用的实际效率。此外,应该准确的在清扫之后,将需要再生的公路路面进行标识,并设置出相应的导向线,确保公路维护路面边缘的美观与自然。在前期准备工作完善之后,便需要开展加热工作。针对需要养护的公路路面,利用再生机组进行加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的把控当地的气温和路面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加热速度,制定科学化的加热方案。严格的控制铣刨的温度,既要保障废旧混凝土的融化于松软,又要避免造成沥青的过度老化,为下阶段的工作打好基础。

4.2 公路路面的铣刨及拌和

在加热机组开展工作之后,就必须及时的针对路面的理清进行铣刨及拌和。将铣刨机组配置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左、中、右。在开展铣刨的过程中,应该先在左右两侧开展铣刨,铣刨的程度应该为两侧的三分之一左右,将铣刨的沥青收集到路面上。随后通过再升剂装置,严格的按照剂量加入再升剂。针对铣刨中间的装置,应该在铣刨剩余路面的同时,将旧料与再升剂进行全面的搅拌,并且在废旧公路中间形成地垄形状的再生料堆积。

4.3 公路路面的新沥青混合料复拌

新沥青混合料一般都会利用运料车运到的公路养护地点,运料车在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骑着料垄,并且将新沥青混合料倒入提升复拌机前端的料斗中。随后,通过料斗供料的刮板输送器,控制新沥青混合料的倒料数量。在新沥青混合料复拌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的路面养护情况,合理的将新沥青混合料添加到料垄上。新沥青混合料叠加在料垄中之后,应该在保障混合料不离析的同时,保障混合料位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严格的把控新沥青混合料的实际温度。

4.4 公路路面的铺展与碾压

当新沥青混合料复拌复拌施工养护完毕之后,应该紧跟摊铺机公路施工。摊铺机匀速的向前。能够有效的将新沥青混合料复拌与再生沥青复合料进行充分碾压,有效的避免了混合料离析的现象。在碾压与震动的过程中,双钢轮能够避免沥青黏輪的现象产生。尽量控制喷洒水量、紧跟摊铺。在摊铺与碾压之后,应该等到施工养护路面的温度地低于50摄氏度之后,再开展再生沥青集料的质量检测。当检测结合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之后,及时的针对路面进行清理,并开放交通,公路正常投入使用。

5 结语

总而言之,积极的在公路养护技术中添加旧料热再生技术,能够在促进现代化护路发展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道路养护观念,切实的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要求。在开展公路养护的过程中,应该详细的针对旧料热再生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严格的结合实际道路养护环境,针对再生沥青、集料实践研究。在旧料热再生技术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把握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保障道路养护技术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栋.公路养护技术中旧料热再生技术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7(7)193.

[2]刘炳威.热再生技术在公路施工养护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技,2016,39(9):184-184.

[3]万修堂.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7(21)122.

[4]吴超.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2017(35):25-26.

[5]陈熊,洪德兵.路面热再生技术在养护施工中的推广意义[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7,13(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