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经济管理角度研究电力工程造价风险识别的方法
2018-02-23刘晓玲
刘晓玲
摘 要:风险识别是电力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电力工程工作状态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技术经济管理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电力工程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如何在技术经济管理角度下研究电力工程造价风险识别,以此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技术经济管理;电力工程造价;风险识别;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4-0148-02
了解以往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可知,其中潜藏着大量的风险事故,造成的影响或大或小,但不管是哪种风险事故,最终都会为电力工程造价带来制约。因此,在实践发展中,要想保障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可以有序进行,需要工作人员结合以往累积的风险事故处理经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全面掌控风险,持续优化电力企业的技术经济管理水平,以期实现预期设定的发展目标。下面对技术经济管理背景下的电力工程总价风险识别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
1 风险识别的内容
1.1 收集和记录信息
电力企业涌现出的风险问题具有专业性特点,因此工作人员在收集相关信息数据的过程中,要依据对外聘用专家的方式,寻找潜藏的风险问题。例如,工程在运行阶段一直推广的量价合一模式,因为具体依据不完善,若是指令过大,将无法达到市场运行要求,而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工程发展特点进行有效总结,不然很容易在内容上产生差异性。如果专家可以结合定额指导和市场量价管理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解析,能在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同时,全面掌控收集和记录信息的方法,以此提升风险信息的有效性。
1.2 明确不确定影响因素
了解实践案例可知,造价风险具有隐蔽性。例如,在电力工程建设的线路工作中,工作人员会引用多种类型的电力变压器,而它们在市场中的报价存在差异性,因此工作人员要在了解工程建设需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类型。同时,受隐蔽性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无法客观判断工程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设施,如工程在工作状态下需要引用标准高的类型,但在施工中却要引用标准低的类型,此时若直接选择标准高的设施,不但会提高后期维修成本,而且难以满足线路运行要求。
1.3 提出造价风险管理系统
在明确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后,工作人员要对其实施全面整理,而后对其分类,只有确定各类因素的类型,才能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效依据。除此之外,在对这些不明确因素分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构建相应的造价风险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及时判断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造價风向。例如,在设计变电站时,电容器、电抗器等设施的保护装置都要在考虑过压、失灵等因素的情况下,结合电气调节的定额进行实践操作。
2 风险识别的方法
2.1 结合风险表进行研究
在电力工程中实施风险识别工作,可以通过深层探索风险管理团队或保险行业的分析表明确潜藏的风险故障。在分析表中,通常都会标注可能发生的风险,及这些风险对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依据风险表进行风险识别工作,是通过潜在风险推理出可能带来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在研究原因后获取结果。
2.2 鱼刺图
这种方法与上述方法正好相反,其属于通过结果寻找原因。工作人员在引用这种方法进行电力工程造价风险识别工作时,要从几点入手[1]:(1)明确需要研究的问题。(2)对出现风险的可能原因进行推理判断。(3)明确影响各个原因出现的因素。(4)对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进行研究。
2.3 研究敏感性
在深层探索电力工程造价的敏感性时,若是价格、数量等产生变化,就证明工程的最终效益、资金数额等都会产生变化,且存在一定的幅度。此时,工作人员依据敏感性分析法,可以及时明确影响工程的最大因素。了解实践案例可知,这种方法是依据计算不同变量在变化过程中项目指标的变化幅度,以此提出正确判断,而后在对比研究各类影响因素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通常情况下,研究敏感性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几点:(1)明确评价的具体标准;(2)对大概会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判断;(3)计算影响因素对评价标准带来的影响;(4)明确最敏感的影响因素,而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 风险识别的步骤
3.1 招投标
在招投标工作中,风险识别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业主的信用风险。在签订合约后的双方,若是受某种因素所影响,导致合同条款难以有序运行,会为投资者带来影响,这就属于“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是指对策风险。在提出对策时,若主体与客体两者都有无法预计具体风险因素,企业预先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但难以落实,而且达不到预期效果,严重的还会构成负面影响,这种风险就属于决策风险。
3.2 设计变更
(1)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和投资工作带来的风险;(2)设计变更会叠加计算工程量,且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因为不同部门工作人员对施工图纸的了解不深入,所以也会影响建设现场的造价管理工作,严重的还会增加施工造价。
3.3 施工组织设计
具体分为几点:(1)在工程建设之前,工作人员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和设施,不然难以为整体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最终延迟施工时间;(2)组织设计不符合要求,将会导致工程投标方和承包方在初期签订协商的合同履行阶段出现问题,进而增加施工时间;(3)施工建设部门没有完善的项目规划方案,也没有储备相应的管理文件,将难以控制工程建设质量,最终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和质量。
3.4 施工日期
具体分为几点:(1)在电力工程建设期间,若是需求的资金不能到位,将会延迟工程建设时间,难以在预期时间内完成任务;(2)项目投资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及技术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不达标;(3)在电力工程建设期间,若是所需原材料不充足,建设期间的设施存在严重的磨损情况,将会延迟工程建设日期;(4)在施工阶段,组织设计产生改变,需要重新设计工程项目[2]。
3.5 自然条件
这一风险包含了,在工程建设期间出现的火灾、泥石流及台风等自然现象,不但影响工程建设时间,而且会提升工程造价。
3.6 材料价格
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种材料,而因为市场环境不稳定,材料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这对电力工程造价而言存在极大影响,这就需要项目设计人员在施工之前认真考虑这一因素。
3.7 竣工阶段
具体分为几点[3]:(1)通货膨胀。出现这种情况会让货币贬值,最终导致资产本金与投资收益缩水,进而带来工程造价管理风险;(2)利率。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政策持续优化的过程中,利率也会产生变化,这也是影响工程建设出现不可预测因素的主要原因;(3)外汇。这种风险是说,企业在对外贸易和沟通中,外币兑换汇率变化带来的损耗。传统意义上受经济发展限制,这种风险的出现概率很低,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外汇风险出现的概率非常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中有大量的风险事故,会对工程造价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在实践发展中,要结合以往风险处理案例,提出有方向性的风险识别方法,以此为风险管控工作提供有效保障。电力企业在识别工程造价风险的过程中,会从费用、时间等方向入手进行探索,在研究存在风险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明确风险的征兆,以此提出完善的预防策略,这对技术经济管理角度下的电力企业发展而言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峥.基于技术经济管理角度的电力工程造价风险识别分析[J].大科技,2017,(19):100-101.
[2]徐军.基于技术经济管理角度研究电力工程造价风险识别的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83.
[3]熊妍,孙玲.电力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以A公司为例[J].当代经济,2016,(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