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语学习真实案例介绍社会文化理论
2018-02-23欧阳鹿秦晓晴王建洋
欧阳鹿 秦晓晴 王建洋
二语习得领域曾一度重视对个体认知差异的研究而忽略了影响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因素。部分研究者只关注学习者与语法的关系,认为环境因素是可以被忽略的“背景”或“噪音”。近三十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经历社会转向,研究者们日益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过程的影响,不再人为地把个体和环境割裂。2018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了经典著作《第二语言教育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导论:叙事视角》一书,该书将个体学习者放置在其所处的历史与环境中研究,首次以叙事的方式将社会文化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和观点向读者介绍,在语言教学领域普及了社会文化理论。
本书三位作者Merrill Swain,Penny Kinnear,Linda Steinman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语言学习观是:社会历史环境是研究者应当重点分析的对象;语言习得以社会活动为媒介;社会活动不仅影响认知,更是人类认知得以形成的过程。本书独特的叙事则包含作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搜集的二语学习数据,如研究数据和课堂任务等。将抽象理论概念以具体的案例呈现是本书的特色和创新点。全书共八章,前七章结构相似,每章先简要介绍社会文化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和术语,然后以真实的语言学习案例阐释术语,探讨相关研究,总结争议焦点,最后列出了研究问题和阅读参考。作者以理论概念和叙事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了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私人语言、协作对话、日常和科学、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活动理论和评估等社会文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第一章介绍维果斯基的调节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从社会文化理论看,人类的高阶心理活动都通过物质或符号工具的调节得以实现。本章以一名叫Mona的英语老师的经历为例,讨论了其语言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调节工具,如语法书、电脑、收音机、英语节目、磁带、母语、社交等,对教师构建课堂学习资源以调节学生学习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第二章通过Sarah在加拿大法语浸入式项目中学习法语的故事探讨语言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作者认为在实践社区中师生、同伴共建“支架”,有助于最近发展区的实现。
第三章探讨言语化,即以言语作为认知工具表达思维的过程。本章通過Jody和Sophie的故事展示了自我语言和协作对话如何共同促进思维发展。
第四章介绍了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及其相互关联。本章以在安大略大学就读的Thaya为例,讲述了她在大学写作课堂中如何在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中转换,掌握写作技巧,理解写作过程。作者阐释了科学和日常概念的区别,认为前者是有意识的、系统的、正式学术知识体系,而后者是自发的、常识性的意会知识。
第五章探讨情感与认知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章以双语学习者Grace为例,指出语言学习过程中从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的轨迹及两种语言文化共建学习者身份的过程。在调节和身份塑造的过程中,情感和认知帮助主体理解学习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不可割裂的。
第六章通过英语教师Sandra与法籍加拿大学生Marc的邮件互动探讨活动理论。活动理论认为人类知识的建构是一个包含多人互动和社会力量的复杂过程,在活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成分为主体(即执行者)、客体(即目标)和工具(即调节手段),这三者的互动,必须遵循一定的群体规则和劳动分工。
第七章用一名加拿大留学生Yang准备一场重要的结业测试的故事探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动态评估。作者节选了Yang的两次口语考试片段,论证语言成绩不仅受语言能力影响,也受考试形式影响。动态评估本身是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反映了广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价值观,也对语言学习和教学未来将以什么方式开展产生影响。
第八章向读者呈现了两则叙事故事。作者并未对这两则叙事加以理论分析和讨论,而是鼓励读者在学习前七章的基础上,用社会文化理论对其解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语习得领域在其学科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各种新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仅2000年以来,就有数部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二语学习、二语教学法、语用学、教师教育方面的专著出版(见:Compernolle & Remi,2014;Poehner,Matthew & lantolf,2014;Lantolf,2013,2000等),这些著作对推动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某些具体概念,如调节、最近发展区、支架、言语化等,对一线语言教师、研究新手和语言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仍然比较抽象,也不容易领悟。《第二语言教育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导论:叙事视角》一书的出版及时解决了国内广大师生阅读原版理论著作遭遇的困境,有助于读者理论结合案例,从中得到启发,进而设想如何在外语学习、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应用社会文化理论的相关概念,是一本适合广泛读者群的入门级读物。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大学生英语学术写作迁移现象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建构”(项目编号15YJC740055)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第二语言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及应用研究”(15BYY077)的阶段性成果。]
(欧阳鹿,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 秦晓晴,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王建洋,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