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2018-02-23夏小雨等
夏小雨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36
摘要 目的:探究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收治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结果:研究组TBIL、ALT、AST和PTA指標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疗效显著,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关键词 腺苷蛋氨酸;胆汁淤积型;肝炎
胆汁淤积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尤其常见。胆汁淤积型肝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功能丧失,而造成机体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重度胆红素升高和肝功能持续恶化等。如果血清胆红素浓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可加速肝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加快疾病发展进程,进一步加重肝损害。2014年1月-2016年12月对收治的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效果较优,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35~68岁,平均(54.7±6.1)岁。患者临床表现为大便灰白、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胆汁淤积性肝炎诊断标准。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给予人血白蛋白、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苦参碱等基础保肝治疗。并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将20 mL门冬氨酸钾镁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1周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将1000 mg腺苷蛋氨酸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1周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检测指标:注意检测及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疗效评价方法:①显效: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后,TBIL和ALT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50%),临床症状有所好转;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均无好转,甚至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检验指标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的TBIL、ALT、AST均降低,PTA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个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有3例和8例患者得以治愈,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94.3%,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胆汁淤积型肝炎可持续促进肝损伤进展,加快疾病发展的进程。临床治疗应以根除和控制原发病为主。目前,临床上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药物较多,包括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和苯巴比妥等,但临床治疗效果不一。腺苷蛋氨酸在解毒、抗氧自由基、抗感染和提高Na+/K+-ATP酶的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可通过转甲基化作用保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提高Na+/K+-ATP酶活性;通过转硫基作用,合成一系列含有巯基的氨基酸,提高细胞的解毒功能。此外,腺苷蛋氨酸还可以对抗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减少胆汁淤积的程度。
我们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基础保肝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各项化验指标下降得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疗效显著,有利于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