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谣言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谣言舆情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0)

信息时代,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网络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根据第41次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净增4074万人,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5.8%,手机网民则占使用网络总人数的绝大部分。此外报告还指出在上网群体中,学生人数达到了1.96亿,占上网总人数的25.4%,是占比最大的网民群体[1]。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认知机制和思想意识形态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歪曲。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虚拟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复杂的形势,网络舆情容易产生网络谣言等负面冲击。网络谣言通过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等网络介质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具有虚假性、传播快、影响广、破坏大等特点,且常易引发负性的蝴蝶效应,是网络时代引起社会动荡与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原因[2]。在多元文化冲击着主流价值观的现实中,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呈现着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方面多数学生责任意识符合社会主流并且日益理性化,但另一方面也有相当学生的责任意识薄弱且日趋功利化,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而产生价值取向偏差[3]。

一、网络谣言下,大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

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对责任意识认识不足。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由青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行为心理特征常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相互矛盾[4]。加上长时期的校园生活,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经验缺乏,辨别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认知偏差。正是由于这种渴望摆脱依赖,完全独立又未能独立的矛盾,使大学生产生挫败感以及偏激心理等心理困扰。网络的低门槛、自由度高的特点使得其成为大学生宣泄倾诉的地方,加上网络的虚拟性更助长了一些学生错误的行为,甚至迷失自我。

2.网络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虚拟网络世界模糊了大学生的是非道德观。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以及开放性,使得其广泛面向所有人,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虚假信息散播成本降低。在网络世界里,网络主体很难受到道德和责任的约束,因而容易出现发布虚假信息、做出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等后果。青年学生对网络责任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信息鉴别方式单一,在网络世界中难以拿捏好道德水准,容易因为某些小事而丧失自律自控能力。尤其是当网络舆情中出现负性情绪时,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非理性情绪弥漫,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

3.高校网络责任意识教育的缺失

高校网络责任意识教育滞后是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我国高校舆情引导起步较晚,力量相对薄弱,加上又直接面临着新媒体复杂的网络环境,导致网络责任意识培养没能在高校引起足够的重视[5]。尤其是当今高校重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某些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未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些在无形中都加剧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状况。

二、网络谣言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防治措施

习主席提出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6]。网络谣言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长远发展,也是顺应国家把握网上舆论引导时度效号召的举措,应多管齐下构建个人、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网络防治多元主体结构。

1.加强自我管理,不断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培养青年学生网络责任意识中,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只是起到外部的推动作用,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学生自身。要想真正培养好社会责任意识,还需个人的重视,不断强化自我管理。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辨别信息对错,加强自控和自律能力,学会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强化自身对网络的责任意识。

2.师生共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校园

学校要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制定完善的引导机制,做好网络谣言治理,应多管齐下,管理与教育两手抓。不仅要求学校做好本职工作,根据时代形势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以及明是非、辨真伪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和法制观念,从而学会主动抵制不良信息或言论的影响。同时又可以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课程,以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帮助其塑造健全的人格。

3.优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舆情网络环境

社会只有构建和谐的网络舆情环境,才能保证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这就要求客观分析时代网络特点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建立网络舆情下的责任和道德失范防控与引导机制。首先要求社会多开展网络宣传活动,加强网络责任宣教,不断提高人们网络责任意识。其次要加强监控,主动过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禁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最后要及时辟谣,对网络上出现的无根据的消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向公众解释,以把谣言的影响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谣言舆情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谣言π=4!
消费舆情
谣言
舆情
舆情
舆情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