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阳县农村广播现状及对策

2018-02-23曹昕怡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8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喇叭广播

曹昕怡

(作者单位:射阳县广播电视台)

1 射阳农村广播面临的发展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村组大喇叭通响率低,听众对广播需求度高

在调查问卷数据中,经常听广播的占44.1%,通过收音机收听节目的占29.2%,车载电台占36%,村组大喇叭占30.4%,想通过农村大喇叭获取广播资讯的占62.3%。对比性数据显示,群众对广播的渴求度高,但只有三成的人选择的是用村组的大喇叭收听,究其原因,除现在广播收听渠道变多的因素外,在村镇普及率非常高的大喇叭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选取的农村代表村镇是盘湾镇的新沃镇和长荡镇的胜利桥,选取两个镇区各50人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数据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人表示村里的大喇叭原本是转播过射阳广播节目的,出现过一次故障后经维修传出的是噪音,村里索性全部关掉,69%的群众表示听不到广播节目。而数据中对农村大喇叭重新通响,获取广播节目的需求占80%,因为乡镇中留守中老年人和留守青少年儿童占据乡镇的主要人口,他们获取资讯的渠道相对城市要狭小得多,所以,更需要通过传统收听广播的方式来收听广播节目。

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开发区的两个大型社区中联和凤兴,社区内的大喇叭在2015年是重新安装的,因为村部平时会通过大喇叭播放政务信息和通知,所以只有三成人表示听不到,有37.8%的人表示偶尔能通过大喇叭收听到射阳台的广播节目。村居调查中,50%的人愿意收听节目。中老年人虽然获得资讯渠道多,但他们基本不务农,从事经营、小作坊作业等相对固定区域的职业活动,所以这类人群愿意通过收听广播来获取教育、新闻等广播资讯节目,但建议分时段播放。

位于县城中心的虹亚社区的和朝阳社区,属于两个老小区,50岁以上的居民占据70%以上,虹亚社区外来人口较庞杂。很多人通过大喇叭来获取县内和社区信息。在虹亚社区,69%的受访者表示能听得到广播;而朝阳社区的大喇叭基本是关闭的,社区的六成人员通过微信客户端、汽车广播等新方式收听广播节目。

1.2 现有广播节目形式单调,群众多元化态势明显

调査样本显示,听众对现有节目的评价:节目单调、不够吸引人占36.7%,与听众互动性差占31.1%;在对本台建议的选项中,节目种类尽可能多样化占38.5%,增加生活类的服务信息占41.3%。在节目主持方式中,认可主持人独自播报的只有21.9%,其余受访者都选择了嘉宾与主持人交流、或主持人对话式的节目。综上,现有广播节目形式略显单调,群众更喜欢多元化的节目模式。

在调查人群中,40岁到60岁占据了1000份问卷的主体,问卷调查对象的职业也是从农民到个体经营者不等。受访者普遍关注新闻时事节目。在爱听的节目类型中,占比较多的是新闻评论、生活服务、青少年等节目类别,最高的是新闻评论,占比超过50%。同样,在对现有广播节目的建议中,加大新闻节目信息量占比42.9%;在问及如果增加一档什么样的节目时,40.9%的受访者选择新闻资讯节目。

现有节目中生活服务类的较少。大部分节目与群众的生产生活贴近性不强,41.3%的调查对象表示应增加一些生活服务类信息。

青少年节目、老年节目渴求度上升。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现状,青少年违法行为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的普法教育非常重要,而射阳台广播节目还没有设置专门的法制栏目。老年人晚年生活工程一直是县委县政府重抓的项目,在调查问卷中,增设老年养生类节目的呼声较高,占比32.9%,现有的广播节目中还没有针对中老年人这一方面的宣传节目。

农业节目、综艺节目仍然有较大市场。在实地调研中,农民对针对性较强的农业节目呼声也很高。其中,首选农业政策的占58.6%,了解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达到45.5%,务工信息占据44%。在这次的调査过程中,经常听到农民朋友抱怨电台里很难听到与他们的生产经营相关的节目。

2 建议采取的改进措施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广播不仅面临传统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的竞争,还面临着手机、电脑等新媒体的冲击。对于目前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困境,热心听众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结合省内较成功的广播改革案例,我们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通过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才能逐步扭转现有广播发展的劣势。

2.1 充分发挥大喇叭、小音箱传递政务信息的功能

在乡镇,广播具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传统广播的优良模式值得继续保持和发扬。群众对重新安装大喇叭、调频音箱,回归传统收听方式呼声高,希望能及时听到县委县政府重大民生决策的相关信息。这次调研中,64.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安装调频音箱,63.3%的人愿意通过村里的大喇叭来接受广播。这些数据有力证明:广播在农村、镇区市场还是很大的。

2.2 恢复乡镇自办节目,构建全县广播通联体系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广播自办节目,乡镇通讯员和县广播电台一直保持紧密联络。

射阳广播电台作为全县广播的宣传平台,必须构建全县统一的广播新闻通联体系。广播《射阳新闻》在将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基层地同时,利用全县各镇设立乡镇站自办节目这一契机,组成全县各镇乃至各村的通讯员队伍,吸纳来自一线的新闻源,捕捉最鲜活的新闻内容,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2.3 拓展互动功能,广播发展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现如今,智能手机、汽车成为人们必备的通讯和出行工具,广播的发展也需要紧贴时代发展步伐。在调查问卷中,农村中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20%会使用微信,这无疑给电台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如果电台可以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设置自己的网络电台,绑定在射阳电视台的总客户端上进行在线收听,不仅能拓宽电台收听渠道,还能让政策传递真正深入民心。

2.4 增加节目的针对性趣味性,板块设置体现多元需求

节目需要细分类别,在每个栏目中增加子栏目,丰富广播的节目类型,参照统计数据进行节目的重新包装和设置。增加本地新闻资讯内容,细分农业节目的类型,增加淮剧、小说等综艺类节目,开设青少年法制专栏、开设老年养生专栏。

从总体上讲,群众希望整体的广播节目特征是轻松、有趣味。在接受调査中,72.4%的人喜欢游戏、竞猜、有奖类节目,40.7%的人认可有故事情节的节目。因此,广播电台要顺应需求,尽量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设置栏目,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到知识、了解时事。

2.5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适时利用社会资源补齐人才短板

在问卷调査中,33.1%的人表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较差,31.5%的人表示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可听性较差,24.4%的人觉得亲和力欠缺,这就对主持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射阳县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现有的人才队伍中,拥有专业资质的少。取得专业播音资质的1人,取得专业编辑资质的3人,只占现有人员的一半,想要做出优质节目常常显得有心无力。因此,应首先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在社会上广纳贤才,补齐人才短板。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喇叭广播
喇叭盗窃案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我们班的“大喇叭”
喇叭盗窃案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