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探讨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武德武术教学质量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体育课部 云南昆明 650106)

大学教学中,体育课成为了必需课程,大学体育武术课程用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效果也比较明显,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然而由于课程安排教学形式等原因,武术课程的开发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造成当前武术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1.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武术更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包括各种形式的打法和拳法。然而在很多大学武术课程的教学中形式仅仅包括二十四式的太极拳或者初级的长拳,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单调的课程已经很难满足大学生学习武术的需求,在兴趣上已经使学生感到比较乏味。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无可厚非,但过于注重教学任务实际上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对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也不利[1]。加之格斗散打等外来运动项目的普及,高校男生也更喜爱高强度的运动模式,使得这些运动对散打这门“慢运动”形成了“围剿”。因此,在武术教学上广大教师需要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2.教师专业性不足

大部分高校对武术着这门课程高度重视,然而对于一些地区体育教师在武术教学上并不能成为其教学强项,这也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甚至用错误的方法展示出武术动作要领,这对学生的身体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教师在武术的专业上一定要严于律己,确保学生的动作规范[2]。

3.教学手段落后

在大学体育武术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学手段通常落后,因此将高效的教育方法运动到实际教学中会产生良好的效果。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大学教学产生了极大地改变。然而,传统的教育方式依然限制了大学体育武术课程的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呆板的教学理论导致学生运用武术动作时非常不协调,不能达到“强化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感受不到武术的柔美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生兴趣,还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

4.教学过程过于重视武术动作

在武术课程中,基本的动作要领是武术课程开展的关键,然而在武术的表达形式上,单一的动作不能完全展现武术的奥妙和精髓,武术作为一门课程不能将美学融入其中,达不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二、如何提高大学武术教学质量

1.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生武术的兴趣,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迎合大学教纲,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武术的传承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把规定的动作要领通过学生的动作和感情一同表达出来,这样就更能体现武术的文化底蕴[3]。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过于注重动作的标准程度,现阶段教师更应注重心理生理和社会多方面的结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使武术教学更加科学化。另外。要在语言上积极指引学生融入武术课程,教师应在动作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武术动作的演变。武术动作时是武术课程的“体态语言”,教师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将会助力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武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其自身特征,教师要认清武术教学的特殊方式,言传身教的方法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心态,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并防止放松警惕的情况发生。在教学在应该让学生懂得“习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和“学会三天,练好三年”的道理,这种鼓励和警示会大大激发兴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2.注重武术的文化传承

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壮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不无关系[4]。对武术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武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了各民族的精神所在,而武术的教育功能正是将武术弘扬广大的保障,武术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都需要通过武术教育得以发挥。

武术很好的结合了道家思想,是传统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武术形式,因此对运气的感悟有较高的要求。与太极拳类似,在运动武术动作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思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动作要领转化为容易记住的口诀,如“野马分鬃”,“白鹤亮翅”,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更加注重形神兼备,模仿武术大师的神态,察觉自身身体的变化,感受武术的魅力所在,学生在练习武术时不仅能身体动作更加协调,也助于保持良好的将神状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由于传统的武术教学内容形式单一,过于注重其竞技性,脱离实用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构建新的武术课程体系,可将武术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基础科中淡化武术套路,强化武术的实用性。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武术可以“为我所用”。 武术学习可以分为不同阶段进行定位,使其内部形成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可以制定制定形成性评价。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现有的武术水平,是学生逐步掌握武术教学内容,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研究。

3.将武德列入武术教育大纲中

对学生武术课程的教育应注重武德的培养,就是把武德和武术教育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武德教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武术的内涵,明确习武目的不单单是强身健体。在期末武术课程教学评定中,教师把武德放入参考标准中进行评定。在具体实践中,每次上课之前可以行抱拳礼,而在课堂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有些武术动作难度系数较高,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加强武德教育。

4.利用先进设备教学

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科技手段也开始应用在教育领域,武术课程上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将科技和武术教学结合是发展武术文化的有效方法。这可以使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不仅可以观察教师的动作要领,还也以通过图片展示学习到武术理论,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还原逼真的场景,从各个角度展示武术动作,结合自身条件更好的学习运用武术。此外,我国各大高校还应建立武术教学上的合作机制,将不同高校的优势资源得以共享,共同为我国大学体育武术课程做出贡献。

5.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武术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更方便教师开展教学任务。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武术课程没有必要,因此,教师应从转变学生的观念开始进行引导,明示学生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坚韧的性格,还可以在危急时刻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规范自身的教学动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从美学的角度结合动作教学,从而提升学生武术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武术课程的过程中,容易缺乏清晰的概念,很多学生仅仅把武术当做一种体育锻炼的形式,顺利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对武术的概念和精髓没有真正掌握。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把学生练习武术的行为和武术检测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指导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教师通过积极引导,指出在武术在学生身上不足之处。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武术,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效果。

6.注重师生配合

学生也应该根据自身学习武术的情况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差别对待别学生的武术学习情况和武术素养,从而加强师生的教学合作实现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反过来,教师可以制定形成性评价,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综合能力。制定形成性评价调动学学生积极性作用明显,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有利于掌握学生学习动向,更有利于塑造完整的人格,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武术教学作为一门传授课程,在练习过程在难免伴随身体的疼痛和心理的疲劳,所以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比赛的形式促进武德交流,以武会友的形式充满新意,让武术比赛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在比赛中应树立威信,做到点到为止,让学生感受到武德这种谦虚礼让的精神。在这种精神引导下,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念,明白什么事得与失,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班级之间或是同学之间可以举办武术和武德的知识竞赛,邀请体育教师充当评委,并在最后比赛结束时进行总结性发言。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带领学生观看一些和武术武德相关的影视作品,如《太极》《叶问》等,通过一些优秀的武术题材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武术的真谛。

结语

如何提升大学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摆在大学体育教师面前的任务,教师应强化师资力量,注重教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建立形成性评价测评学生的知识节能和情感目标,同时也应该注重武德在教学中的渗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武术健康的在教育领域发展。武术课程的开展会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学习武术的风潮,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

[1]陈海峰.大学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探讨[J].时代金融(下旬),2017(5):289,294.

[2]梁晋裕.大学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5):85-86.

[3]梁晓明.职业院校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7(50):119.

[4]祝磊.高校体育武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39-41.

猜你喜欢

武德武术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