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四个自信”首先要坚定理论自信

2018-02-23熊邦国

学习月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理论体系特色

●熊邦国

“四个自信”中的“理论”,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自信就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

一、从理论逻辑看,坚定“四个自信”首先要坚定理论自信

相对于理论自信而言,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均可归结为实践自信。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文化呢?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分别作了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文化,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指导下的活生生的实践。坚定道路、制度和文化自信,是实践层面的自信。

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理论自信是实践自信的支撑,也是实践自信的先导,是更具说服力和更坚强的自信。

其一,理论自信是实践自信的支撑。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产生于实践。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会逐步摸索总结出带有普遍性、适合常态化、具有恒定性的意念或做法,这就是经验。经验再进一步系统化、抽象化、本质化,或浓缩为核心观点,或揭示出背后规律,或上升到宏大层面,或建构起内在框架,就形成为理论。理论是经验的升华,科学的理论更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抽象出来的,而不是从头脑中凭空想象的,不是主观臆造的。要确立实践自信,必须以从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为坚实支撑,否则,就会因为缺乏根基而摇摆。

其二,理论自信是实践自信的先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是系统化和抽象化的实践,是众多实践的融铸体,是本质实践的外在表达,是串联过去、现在和将来实践的灵魂。理论可以使实践置身一域又关照全局,立足本环节又串通整个链条,俯视表象又洞察内在,从而使实践变得自觉而不盲目,行动更加顺畅高效。只有确立了理论自信,实践自信才有方向、有目标、有预期、有引导。

其三,理论自信是更具说服力的自信。理论能将问题揭示得全面系统而深刻,将道理表达得透彻明白,能让人们从思想深处认识、理解和接受,理论自信一经确立,就更具说服力。

其四,理论自信是更坚定的自信。理论渗透人的骨髓,洗涤人的灵魂,浸润人的价值观念。理论自信一经确立,会异常坚定而从容,会久经磨难而不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二、从历史逻辑看,坚定“四个自信”首先要坚定理论自信

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和无数革命先辈的人生历程都是先选择正确理论和信仰,然后才有坚强的实践定力。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时起,就将马列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五四运动后,各种各样的新思想如实用主义、工读互助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教育救国论、实业救国论充斥着中国政治思想舞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一些还被付诸试验与实践,但均以失败告终。而唯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才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和解放的希望。在经过将马列主义与其它各种思想、主义进行比较、选择之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才终于选定了马列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并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建立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正是确立了对马列主义理论的信仰信念,我们党才矢志不渝,经历千辛万苦,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跨过了一道道沟壑,夺取了一个个重大胜利,最终走到了今天的辉煌。

我们党的一大批革命先辈也是走过了理论清醒到行动自觉再到实践定力的道路。《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之作,老一辈革命先驱很多都是通过接触研读《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认识马克思主义,从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周恩来、邓小平、朱德等都是我党较早接受《共产党宣言》影响的人。1919年周恩来在日本留学时就了解到《共产党宣言》,1920年10月赴法留学,在法国同蔡和森等人一起学习该书,最终成为共产主义者。后来,以周恩来为核心成立中共旅欧总支部,邓小平、朱德等也是重要成员,总支部先后出版过《少年》《赤光》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包括宣传《共产党宣言》。邓小平晚年曾说,他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朱德在回忆中也说过相同的话。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人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后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系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认识到马列主义是真理,从而走上革命道路。此外,恽代英、刘志丹、邓子恢、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是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才走上革命道路的。

毛泽东更是如此。他曾对采访他的美国记者斯诺深情地回忆道:“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共产主义文献的中文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由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他虽几起几落,仍不改初衷,最终成长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核心,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从红安走出的两位国家主席,所走的也是一条理论引领到实践定力的道路。董必武作为晚清秀才,先是追随孙中山辛亥革命。随着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一次次失败,他亲自尝到了旧民主革命失败的滋味。1918年春,他辗转到上海住了一年半时间。在上海期间,他亲历了五四运动,特别是结识了同住一条街道的李汉俊。李汉俊是我国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先知先觉者之一,留学日本,接受了先进思想,回国后住在上海他的哥哥李书城家里。董必武通过结识李汉俊,得知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特别是了解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个马列主义,他的观点开始发生转变,当时他说了一句话:看来,孙中山的路走不通,要走列宁的路。于是他从上海回到武汉,决定办两件事:一是办报纸,二是办学校。报纸没有办起来,经过多方筹措,最终办起了私立武汉中学。正是以武汉中学为职业掩护,董必武积极参与直至主持创建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与陈潭秋一起作为这个党组织的两位代表出席党的一大,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此后,他矢志不渝,终身不改。直到1975年3月5日逝世前的第28天,他还撰写诗词《九十初度》,最后两句“遵崇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表达了他铁一般的理论信仰。

李先念也是从接受党的宣传开始才走上革命道路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董必武的直接指导下,一批黄安籍学生在武汉中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共黄安特别支部(简称特支)也于1923年冬在武汉中学成立。1922至1923年间,董必武三次回老家黄安,在县城和高桥、八里等区进行宣传。距离李先念出生地李家大屋不远的九龙冲乡李家岗、静山庙都是当时党组织的宣传网点,当地共产党员常利用赶庙会、集市的时机,宣传革命道理。李先念常去庙会、集市凑热闹,听了宣传后很受启发,产生共鸣。15岁时,李先念被人带至汉口球场街的陈福记寿器店当学徒谋生。他看到师傅们对店主的不满,晚上和同住的工人师傅们聊天,还见识过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江边码头也是他常去卖苦力的地方,与码头工人交上了朋友。李先念后来回忆说:在汉口这段日子的生活,对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理论,很有帮助。

中国共产党正是秉持了自己选择的理论并保持自信精神,才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一大批革命先辈也正是从接触马列著作,认识到马列主义的真理性,确立了对马列主义的信仰,才有了矢志不渝的革命实践。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伟大实践,必须始终保持理论自信。

三、如何坚定理论自信

坚定“四个自信”要从坚定理论自信开始。坚定理论自信对于我们党员干部个人来说,就要做到熟记内容、吃透精神、融入价值、化为意志、转为行动。

熟记内容。坚定理论自信首先要熟悉理论的基本内容。对理论的基本内容不熟悉,不知理论为何物,不牢记于心,就谈不上坚定理论自信。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发展和演变过程,搞清楚来龙去脉,熟悉记牢其构成部分和理论框架、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及支撑论点,以及这些论点确立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等等。

吃透精神。了解和熟悉理论的内容和框架,只是表层的、肤浅的,是远远不够的,对理论的接受和信仰是不牢固的。必须吃透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理论、信仰理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主题主线、目标方向、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各部分各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理论精髓和理论品质,等等。

融入价值。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我们咀嚼食物,最终是要将其营养成分吸收到体内。我们吃透了理论的精神实质,也要将其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让其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并与自己的精神世界浑然一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作为自己价值观的基本构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标准作为评判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念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

化为意志。理论渗透进自己的骨髓,还要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内心定力。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坚强意志,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观念成为自己日常言行的指针和标尺,不论何时、何地、何环境,都能坚守,矢志不渝。

转为行动。理论是用来指导行动的,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物化为实践,否则就是虚幻的理论。坚定理论自信,出发点就是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理论自信是否坚定,最终要靠自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中的表现得到检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外化于行,就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具体岗位,虽然岗位千差万别,但都可归结到上述六大建设中的某一方面。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又要胸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将自己的具体岗位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做到方向明、大局清、思路对。既不做空洞的理论说教者,也不做纯粹的事务主义者,而要做理论自信与实践定力统一论者。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理论体系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完美的特色党建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