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分析型微课”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有效性
2018-02-23尚明明
尚明明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辽宁本溪 117100)
任务分析法是指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再根据这些难点确定教学内容、目标等。而“任务分析型微课”是根据任务分析法开发的有针对性的课堂分析和实践方法的载体。是提高计算机专业理论学习的一项有效手段。
职业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从业前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那么就要依据岗位的工作描述、岗位需求等,确定学生要达到岗位需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系统地研究教材任务,对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
任务分析法把困难的问题分成简单的步骤;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能够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由于计算机教学中全理论化的讲解和按部就班的操作流程,知识点固然全面,却形成了知识僵化,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情况,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基础不牢、自制力差,这种状态下灌输大量的知识给学生,学生根本无法消化。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对“任务分析型微课”的合理运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任务分析型微课的方法分析
1.归类分析法
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确定分类方法后,可用图示或列提纲的方式,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2.图解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对认知类教学内容的分析。图解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括教学内容的一套图表或符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分析者容易觉察内容的残缺或多余部分以及相互联系中的割裂现象。
3.层级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这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在层级分析中,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愈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愈低,愈是在上层的难度愈大;而在归类分析中则无此差别。
4.信息加工分析法
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特点是能够清楚地揭示达到终点目标所需的心理操作过程或步骤。这种方法不仅能将内隐的心理操作过程显示出来,也适用于描述或记录外显的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
5.使用卡片的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的工作细致复杂,常有必要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改、补充或删除。因此,需要掌握计划技巧,较有效的一种计划技巧是使用卡片。方法是:将教学目标和各项内容要点分别写在各张卡片上,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安排,经讨论修改后,再转抄到纸上。特点是:灵活,便于修改及调整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形象直观,便于讨论时交流思想。
二、“任务分析型微课”的实施策略
1.针对学生特点,确定分析方法
中职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学生的价值观偏向模糊、摇摆、模棱两可,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采取由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层级递进的方式,使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扬长避短”。
2.利用教材,确定任务
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类计算机专业教材中,设计了很多任务,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为此,我们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并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合理地加以选择。
3.集思广益,合理的设计任务及进行任务分析
有些任务虽然能够反映社会需求,由于受学生本身接受程度与学习资源的制约,限制着任务的设计方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资力水平、内需情况和环境是否许可等对学生有可能完成的任务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改编成易于学生接受、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任务。
三、“任务分析型微课”的有效性
1.思想性与激励性
“任务分析型微课”应恰当融入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竞争精神,树立学习动机。
2.多样性与实用性
任务形式的多样性,贴近生活的实用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参与到任务中来,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教材规定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3.直观性与形象性
直观形象的任务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理论知识”之间形成纽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操作方法等知识,引导学生完成思维过渡。
4.针对性与启发性
“任务分析型微课”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该微课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要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会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任务分析型微课”的有效实施,可以实现一个很好教学效果,它不仅可以作为课堂内容的一个引导。我们也可以尝试把任务分析渗透在结课环节之中,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巩固新知,也让学生在有所思、有所乐中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