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预习的重要性浅谈
2018-02-23林文生
林文生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六中 福建泉州 362500)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因此,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知识,就会竭力地运用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勾联和融汇就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一则有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乃至运用;二则有利于培养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理论依据
1.构建学习观理论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发现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从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教育实验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其质量的高低依赖于学生主体经验的多少和社会互动能力的强弱。
2.习惯养成学说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二、预习的好处
第一,预习可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地阅读和思考,这就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教科书时,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搞清思路,抓住要点,解决难点。预习时有些地方没弄懂,听课时就会受好奇心的驱使格外留心,一旦理解了,思想上豁然开朗,印象就特别深,可以久记不忘,有时预习自己认为已经明白了的内容,听课时会发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因而引起进一步的思考,甚至发现新的不理解的问题,这对深化学习和提高理解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第二,预习可以直接提高效率。首先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弥补了漏洞,这样扫除知识障碍,使自己听课时精力能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再翻书查找。省去课上许多时间。
第三,预习能开拓思路。经过预习,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就要开动脑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有时预习得比较好,对所讲的知识比较熟悉,就可以跑到老师思路前面去,想一想下一步他会怎么讲,然后在继续听讲中加以对照。由于思路开拓得好,听课效率就提高,老师布置的作业能顺利地完成,这样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增加,学习就主动了。
第四,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书上都有,由于做过预习,知道哪些内容书上有,哪些没有,就可有选择地记好笔记。或用笔在书上划重点、做记号,或记下简略的提纲,而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思考。这样做比把时间大量用在埋头记笔记上要强得多。
三、预习的方法
1.阅读法。阅读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应把书本上有关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对于陌生的新知识,决不能仅看一遍,而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可在重点和难点部位做记号,以引起自己足够的注意。
2.联想法。联想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贯穿于全过程的重要方式。由于语文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预习时总会引起一些联想。联想的过程,实际也是将知识融汇贯通、初步掌握的过程。有了联想,就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得以发展。正如列宁所说:“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3.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能对某物提出问题,说明对该事物是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内容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成功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变换思维的角度,要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
4.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通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己会感到喜悦,同时,也会留下一些尚未得到答案的疑问,这是正常的。这些问题可等待老师讲解。这就需要做好预习的后期工作,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总结出来,整理清楚,记录在册,以便老师讲解后,填上正确答案。
四、预习的步骤
1.总览单元。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2.分析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透视”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有的题目启人深思,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懒惰的智慧》等,文章的内容往往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有的题目则直接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说明或记叙的对象,如《苏州园林》、《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等。
3.辨别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等。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
4.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往往影响他作品的风格。例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明月几时有》都是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它在选材立意和语言风格上就呈现出一致性。
5.了解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课文中选入的伟大作家鲁迅的文章,有些内容与背景有直接的联系。
6.研读课文。在研读时,切不可浅尝辄止,应仔细阅读,深入体味。阅读中遇到的难字生词应查工具书。生动而典型的句段要反复阅读,进而阐明和作注。发现疑点,若思之不解,可在听课时解决;若课堂上未涉及,下课要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切不可就此放过。
教学实践证明,提前预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