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谣邂逅游戏七部曲

2018-02-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外婆桥童画童谣

童谣是儿童喜欢的语言游戏。它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声韵活泼,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幼儿知书明理,提升审美能力,轻松快乐地学习语言。笔者在童谣教学中运用幼儿喜欢的游戏、表演、建构、绘画等手段生成一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孩子乐此不疲。本文以中班民间童谣《外婆桥》为例,与大家分享童谣邂逅游戏的精彩。

第一部曲——自制图卡印象深

民间童谣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这样的传授方法简单便捷。但对于一些篇幅长的童谣,我们就运用自制图卡来帮助教学,它使幼儿的感知更加具体、生动,使难以理解的童谣变得简单,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童谣《外婆桥》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所以笔者选择了多幅图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先出示外婆桥的远景图,再逐一出示鲤鱼、糖、枣、糕等小图。孩子们看图卡、说童谣,一幅幅画面逐一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的感知更直接,语言更清晰,一两遍就全记住了。

自制图卡由幼儿自主操作,反复使用,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此外,我们还启发幼儿自制图卡,通过制作、排序、拼图、讲述等步骤自主学习童谣。自制图卡使童谣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孩子对自制图卡的学习活动也充满期待,他们形象思维的优势更为突出,学习的兴趣也被充分激发。

第二部曲——说唱童谣节奏强

说唱诵读既加深幼儿对童谣的理解,又帮助幼儿掌握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到童谣的意境、童趣和温情。童谣《外婆桥》里,“摇呀摇,摇呀摇,一摇摇到外婆桥”,耳熟能详,且多次重复,就和孩子们有旋律地唱。配上|3-6|5--|6ⅰ6|5--|6-5|6-ⅰ|563|2--|的旋律,其他的内容节奏地说:头不/熟,尾巴/焦,盛到/碗里/吱吱/叫,吃到/肚里/呼呼/跳。说唱结合,有了旋律,改变了说的单调,增加了说的趣味性,孩子们说起来节奏感更强,兴趣也更浓。

说唱的形式很多,有变化的节奏、重复的后缀、不同的旋律。童谣和音乐巧妙地融合,此时的音乐不是外在于幼儿之外的学习内容,而成为幼儿的心灵语言。音乐童谣是节奏强、韵律美的“儿童专属的精神食粮”,[1]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的效果更好。

第三部曲——方言诵读韵味足

民间童谣使用的大多是民间的口头语言,用方言说童谣显得更加亲切。童谣《外婆桥》版本较多,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韵味,南通地区的方言具有浓郁的音乐感和地域性,听起来更加圆润和温暖。笔者试着带孩子用方言说童谣,发现大部分孩子不会说,发言发音也不准,特别是熟 (rè)的发音,南通方言里却念yí,差别很大,好像嘴巴张不开,于是将录制的方言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他们学习方言很认真,也觉得说方言很有意思。

方言教学有利于拉近幼儿与老师的距离,增加师生间的感情,形成一种无形而自然的安全感和亲切感。方言童谣的学习,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培养幼儿的语感,帮助幼儿感受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爱说家乡话的情感。

第四部曲——合作表演趣味浓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有强烈的表演欲望。表演游戏既可以帮助孩子巩固和复习童谣,也可以帮助孩子在个性张扬的表演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童谣中有外婆和宝宝两个角色,在现代孩子的眼中,外婆的模样是烫着大卷发、戴着老花镜、常常穿围裙、爱看电视和打牌,宝宝懂事又聪明、爱玩又好吃、喜欢玩手机。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表演远远超出了脚本内容,增加了故事情节,增添了多个场景,增设了其他角色,还增补了角色间的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与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2]民间童谣表演游戏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表演才能,使他们从感受语言美、艺术美中去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的熏陶。

第五部曲——建构游戏意境美

外婆家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外婆桥。根据童谣游戏的需要,孩子们决定在建构区搭建外婆桥。对于桥的建构,孩子们发生了争执,外婆桥是老式的拱形桥还是新型的立交桥?讨论之后,他们认为农村大都是水泥的拱形桥,而且桥面窄、桥柱短。于是,他们拿来了拱形的积木和短短的木柱搭建外婆桥。围绕着外婆桥,他们还将马路、房屋、市场等进行了整体规划,一幅具有乡村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微型图展现在大家面前。

童谣建构游戏的过程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外婆桥建构游戏帮助幼儿重温旧经验、获得新经验,在丰富的学习素材中,幼儿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促进了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学习中成长。

第六部曲——体育游戏快乐多

童谣和体育游戏是一对孪生姐妹,说童谣、玩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童谣《外婆桥》可以玩多种体育游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开展不同难度的游戏。小班幼儿手拉手玩摇小船游戏;中大班幼儿玩坐式摇船比赛,两名幼儿面对面坐好,双脚伸直,相互顶住脚底,双手握住拉紧,一前一后拉动身体,边摇船边说童谣。游戏开始时,“小船”怎么也动不了,在“动作儿歌”的提示下,孩子玩得很开心。“你屁股坐在我脚上,我屁股坐在你脚上。脚和屁股一起抬,你先我后一二摇。”孩子们都会摇船后,再组织竞赛活动,比一比哪只小船最先到达外婆桥。外婆桥可以是固定的地方,也可以由两名幼儿双手举过头顶扮成“外婆桥”,摇船一一驶来,最先到达的幼儿获胜。

在童谣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获得认知、情感、动作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正如维果茨基所说: “儿童在游戏中的水平高于在其他活动中的水平,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第七部曲——童谣童画创意新

童谣和童画相辅相成,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绚丽之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在一个外婆家,他们怀着对外婆的爱画出一幅幅充满童真的作品,虽然看上去有些笨拙,但细细欣赏却能感受到与外婆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一笔一画都是去往外婆家的路,一横一竖都是幸福甜蜜的回忆。将童谣画成童画,再将童画编成童话,在循环反复中产生新的创意美。童谣童画是开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的途径。体悟生活的美好、善良和友爱,理解、欣赏、创造美的内涵,这些都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

童谣邂逅游戏,就像偶然邂逅了久违的老朋友让人感动不已。童谣用最质朴的语言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将童谣和游戏、艺术、方言、建筑等融合,产生新的童谣作品,它更加贴近现代儿童的生活,更能满足现代儿童的需要,已成为新时代的产物,它记录下儿童对人生的美好憧憬,是有生命的东西,犹如一粒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童谣邂逅游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幼儿的认知、情感及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发展,幼儿园童谣系列活动的开展也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儿童创写童谣游戏的教学模式。唱响童谣玩游戏,伴随成长的童谣游戏唤醒了幼儿对生命、情感、意识、审美的多重感悟,并将幼儿带回到生活、自然和民间,幼儿自由愉悦地学习,创造着丰富、生动、永不枯竭的文化和精彩。

猜你喜欢

外婆桥童画童谣
童谣里的童年
羊肚菌鼓了村民荷包
快乐童谣
摇到外婆桥
童画·童话
童画·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