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材目标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中心小学 辽宁抚顺 113300)

自主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可以理解为:自主、高效。自主的含义就是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自觉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高效是课堂要达到的效果,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1]

一、老师要实现思想和授课方式的转变

1.老师角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是灌输者、守护者,现在应转换为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导向,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用心去理解,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能够独立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以前的教学方法转为“老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探讨→老师答疑→诊断反馈→巩固提高”,从而达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习负担得以减轻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转换教学观念,在根本上实现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转换。

2.师生关系的转变

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就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教学过程当中最为活跃的也是师生关系。因此,这就要求每个教师真诚的、平等的、理解的对待每个学生,这是达到建立和谐民主,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2]

二、自主高效课堂的前提是要精心备课

有效备课要求老师做好备课准备,从“学科知识教学”到“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从传统的“教教材”转换成自主开发教材“用教材教”;从设定课堂目标到一系列设计的总体目标、科目目标、单元目标;从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到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从简单的课桌准备改为生成教学设计,从教师组织活动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从课堂准备到对课堂二次发展的研究。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

1.教材分析抓住“课标”与“教材”的基准点

抓住基准点,即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预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教科书的产生、使用和发展,并把握参考点。正确分析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表现和活动之间的结合。这样,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使学生能够理解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目标定位抓住“制定”与“达成”的契合点

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去制定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成为“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兴奋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实践、反馈、纠正和激励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思考、探索、感受、互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注意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和处理

在课堂上,一些老师刚刚问了学生问题,但没有给学生们留出时间去思考,就立即让学生说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得不到有效性,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些教师允许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但老师不提出要用多长时间,什么标准等要求。使学生们漫无目的地阅读和交流,教室组织松散,教学时间紧张。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空间去思考,必须减少“说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做”。

1.语言节奏的把握

语言是课堂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沟通行为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语言的质量。首先,说话要清晰流利。教师的语言清晰明了,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能轻易的拨动学生的心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来避免当地方言和口语。只有当老师讲课清晰,才能让学生用心倾听。第二,语气应该有节奏。“重音是反复强调的;快乐的时候充满了喜悦;生气的时候,表现愤怒;悲伤的时候,声音忧郁”这种高低的声调伴随着情绪的起伏,也就形成了节奏。[4]

2.老师应认真安排教学内容,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简洁明了

课堂上,安排教学内容时,节奏上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引入的教学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瞬间就进入规定的场景。其次,要根据学生感不感兴趣的规律来设计教学的重点、难点。最后,课堂上要留有回味。因此,在教学之后,教师要给教学结尾设有余味,制造出悬念,让学生有未知的知识去探索,并激发出学生对新知识探索的强烈渴望。

高效的课堂的建立和实施需要老师必须变成“四个者”:促进者、学习者、决策者和幸福者。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转换角色,从传统的教授人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才能推动学生的成长;其次,要实现教学相长,老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节高效课,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合作,尤其是老师,他是一节课的决策者,一堂课的质量好坏取决于老师。

高效的课堂除了是一种教学概念,更是对一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材目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