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智慧教育的实施
——以台州市椒江区实验二小智慧校园校本培训为例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校园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浙江台州 318000)

互联网+时代,教育正经历着信息化的变革。智慧校园顺应潮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了交互式的融合,它以其高效、灵活、便捷的特点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我校又是省数字化示范学校,市中小学数字化示范校园,基于此,近几年我们通过层递式的校本培训,构建起我校特色的智慧校园体系,成效明显。

一、“智慧的环境”——统一规划,描绘智慧蓝图

硬件建设上:建成标准机房,学校网络布线走向作用明确,布局合理;新添一台服务器,实行虚拟化。改版校园新网站,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单点登录。微格教室建成并使用,创新实验室建成,电子书包实验项目推进,实现了城乡学校共同体交流平台的同步互通,能与下辖的农村校区进行异地同步网络教研。

系统平台的架设上:学校充分挖掘资源、整合资源,架设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校资源、学生、德育、教务、教科研、后勤、家校互联等方面的协同办公。

各项制度的制定上:学校制定相关制度,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依据。

二、“智慧的学习”——融合与创新,凸显学校特色

建设智慧校园,它的核心任务是满足师生智慧化学习的需要,让师生在智慧化的氛围中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赢。我校在智慧校园的探究中虽然还属起步阶段,但我们也为此进行了多方的研究:

1.以校本培训为抓手,形成智慧学习氛围

过去三年里,学校开展了承接递进式的三大校本主题培训——《以微课促成长 全力推进高效课堂》、《打造智慧教室 助推高效课堂》(电子书包系列)、《互联网+视域先智慧教育的实施》(电子白板、互动课堂系列)。学校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面对面授课,派遣教师外出取经、学习。学校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抓手,边培训边教研,并参与微课、电子书包、移动终端互动课堂的实践操作中,以教研促进培训,以培训提升教研,对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理解。

2.以项目试点为推进,增强智慧教学实效

学校立足于语文、数学等重点研究学科,辐射全课程,在教材、教学、评价等领域进行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一是实施“五步”电子备课,即:计划-主备-交流-完善-反思。一人主备,全体交流,所有过程全部在网上实现。二是尝试“微视频”。将骨干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制成微视频上传至资源库,其他教师根据需要将这些视频嵌入到自己的网络课件之中。三是骨干教师引领,发挥电子书包等互动课堂高效性。

3.以学校各网站为平台,拓宽开放式学习途径

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学校现阶段推出了四种学习模式:1.移动学习:优学派电子书包2.我爱口算系统3.微课管理平台4.结合课题研究学习。学生层面,通过不同的学习菜单,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特别是微课学习平台让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教师层面,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了不同的预习、巩固菜单,并通过微课、电子书包等平台进行使用,彼此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分享,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同时,学校推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三种教学模式:1.课前网络自习+课堂深度探究2.课中网络学习+课中深度探究3.线上+线下双向学习,智慧教室的打造,助推了高效的课堂。教师的素质在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是稳中有升。

三、“智慧”的果实——共同努力 及时反思与总结

三年来,在学校校本培训的推动下,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校本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智慧校园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视域下的智慧教育,助推了高效课堂。在全区的小学质量抽测中,我校的成绩在城区同类学校中位列第一。

当然,互联网与我校教学工作高度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优势与好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建设智慧校园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但目前智慧校园的建设已经有些脱离教育这一根本目的,甚至沾染上了商业风气,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制作厂商的系统设计更多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展示其高科技气息甚至从中获取利益,这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作为教师,我们在吸取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有自己的风格,将潮流和自身情况融为一体。学校提供给我们平台、优质的资源,我们应该加以利用这些东西,努力创新。“智慧”校园建设虽然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校园”的前景是光明的!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校园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