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导向的体验式教学在畜牧学科中的实践应用

2018-02-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体验式畜牧导向

畜牧学科是理论与生产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畜牧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加入实验、实践、参观等体验式教学元素来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但是,在各种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事物上,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宏观的学习出发点和技能的最终回归点。因此,在畜牧学科的体验教学中需要以成果导向为出发点,让体验式教学带着目的开始,带着问题探索,最后以获取成果和评价改进而结束。

一、体验式教学在畜牧学科中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和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是当前国内“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教学主流模式中老师的主要问题之一[1]。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两种参与形式,即主体接受性参与和主体体验性参与,而体验性参与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由于缺少了实践和体验作为依附,导致学习内容被学生很快忘记。刚接触畜牧学科的同学对于营养、饲料、育种、动物生产只有抽象的概念。这种抽象感是普通的PPT图片、文字和视频难以充分具体化的。这种抽象感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如同空中楼阁,不能经受现实的考验,知识易忘,学习效果欠佳。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引导并推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实际或模拟的情境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交流和实践去领会、理解、掌握、判断、和验证学习内容的过程[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式教学可以克服抽象理论带来的记忆和理解的“低阶学习”效果差的问题,为“高阶学习”的能力培养奠定好基础。由此可见,发展体验式教学极为必要。

二、成果导向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在畜牧学科中结合应用的必要性

成果导向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成果[3]。成果导向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专业科目设置,而且可以设计具体到具体科目的某一堂课的内容。把成果导向性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体会和验证,而且这种体验以成果为引导,体验获得的结果又能切合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的期望。

虽然在畜牧学科中常常有观摩学习、实验操作、实习和实践等体验式教学条件,但在开展这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成果导向,导致学生缺乏大局感和目标感,不能把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相反,成果导向教学虽然为教学指引了方向,但实施过程还需要依托有效的具体教学办法。

尚未步入社会的畜牧学子往往是懵懂而迷茫的。他们不知道将来可以做什么,现在要如何去努力。在畜牧学科的专业课开设之前,让学生到实践基地如养殖场(鸡场、猪场、牛场、羊场等)、饲料厂、(模拟)孵化车间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将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但是简单的参观与实践往往不能为学生带来深刻的体验。如果把成果导向式教学与观摩体验结合,就有助于让学生知道基层工作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基石,让没有任何畜牧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参观和实践过程中启动探索的好奇心,进而拥有探索目标。

三、成果导向教学结合体验式教学在畜牧学科中的基本应用模式

畜牧学科中常见的体验式教学类型包括参观考察、实验操作课、假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研究)、产学研基地校外实习、情景模拟、情景再现(如微课、视频)、角色扮演等,以上不同的体验教学方式都可以同成果导向教学相结合。首先,体验课前告诉学生通过体验课程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能为将来的个人求职、职业发展,社会地位、薪资待遇、畜牧行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创造什么价值。其次,告诉学生通过这个体验教学要掌握什么技能,如何掌握。但是具体掌握和探索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这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有个初步的认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步骤上,首先,建立好体验实践的基地,准备好相关体验的软硬件条件,告诉学生目的地、基本知识点,并提出一些入门级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做初步了解,并说明参观实践后的教学评价方法和具体作业的要求。然后,设计体验的方案,结合畜牧学科的成果需求,把畜牧理论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专业问题和体验联系起来、把行业和研究的最新动态与体验联系起来。最后,教师还要提供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个人反思、分享和表达的平台,开展研究性体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挑战不断涌现的新问题的能力,教师对体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再改进。

四、不同预设目标下的成果导向教学结合体验式教学在畜牧学科中的实践应用及意义

1.体验教学与国家、社会、行业发展目标成果相结合,激发畜牧情怀,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饲料公司为例,参观与实践前请同学们寻找以下答案并写见习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本饲料厂是如何利用采购、研发、技术、生产、品控等各个环节实现粮食资源的节约,为国家和人类的食物安全保障做出贡献的;如何通过提高动物养殖效率,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动物蛋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饲料的研发和推广部门是如何推动畜牧行业的发展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参观、实践,和公司领导人的交流中就会获得所见事物背后的知识,并把事物与知识建立联系。

2.体验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成果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和信心。以饲料公司为例,把以上成果分解为更具体的阶段成果,例如参加“创青春”创业比赛并获奖,让学生作为竞赛者去参观访问饲料公司,让学生思考作为创业者,公司的董事长,要如何设定公司方向、建立和管理财务部、生产部、行政、销售、企划、采购、研发、技术、生产、品控、服务、安保等部门并获得成功呢?带着比赛的驱动力和相关问题,学生在见习实践和交流中可以获得较大的收获。

3.体验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成果相结合,让学生找到大学努力的方向。例如,参观与实践体验前,老师布置以下任务:请同学们调查本公司包含哪些部门,哪些部门和我们专业未来就业相关?未来本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哪些技能才可获得这些部门(例如管理、销售、企划、采购、研发、技术、生产、品控、服务、安保等)的工作?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哪些训练获得这些技能?带着这些问题,使学生在参观与实践基础上和人力资源管理总监、公司领导人和员工交流互动,进而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启发。

4.体验教学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成果相结合,让理论落地与实践结合。让专业知识点有具体实物和过程的附着点,让知识点网络成知识系统,促进学习和思考的升华。这种收获通常体现为对具体的事物和实践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孵化场的孵化过程见习对于家禽相关的遗传学、育种学、家禽生产学的应用可以做良好的铺垫;养殖场养殖过程的见习对于各种动物的生产学(牛生产学、养猪学等)留下直接的印象;而饲料厂的参观与实践将为营养学、饲料学、饲料加工工艺等课程奠定知识附着的基石。

5.体验教学与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技能培训的目标成果相结合,让学生领悟研究逻辑和研究方法。以实验课为例,该类课程是畜牧学科最常见的体验式教学方式。但是实验课的意义往往被学生当成简单地熟悉某项实验技能和记忆某些操作步骤。甚至觉得很多操作技能是未来用不到的。在引入成果导向教学时,一方面就要告诉学生实验课(或实践课)的理论和技术将来可以应用到的生产领域、对于学习理论和研究的意义、对于未来就业和生产的实际意义、对于研究问题和验证假设的意义。让学生带着目的和问题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设计实验课堂的时候要具备如何透过烦琐的实验操作获得高于实验操作的技术和能力,如何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畜牧学科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同时融入成果导向教学方法需要注意:①明确本次体验教学的预期学习成果和任务。②为了实现以上效果,教师策划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体验式教学实施方案。③启发学生开展反省、分享和总结讨论活动。④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实施和再改进循环。最后,以成果为核心导向,通过对应的参观、情景模拟、情景再现、暑期社会实践、试就业、技能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一线生产和劳动中,深刻体会并升华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获取教学的最佳成果。

猜你喜欢

体验式畜牧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