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少数民族影视的华彩篇章
——第三届民族影视高端论坛综述
2018-02-23周德仓
李 欣 周德仓 曾 洁
少数民族影视是中国影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影视的发展经历20世纪“暗香疏影”的漫漫时光,逐步走向21世纪“竞相开放”的多元化阶段,正在迎来全球化语语境下“百花争艳”的美好前景。2017年11月3日至5日在渭水之滨古都咸阳,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和西藏民族大学主办,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第三届民族影视高端论坛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本次会议得到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收听收看中心、《西藏民族大学学报》、拉萨隆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机构大力支持。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影视坚守与突破的主题,全国30多所高校和业界的50多位专家学者展开热烈、生动和深入的探讨。开幕式由中国高校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迎新教授主持,西藏民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凯致辞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代表。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德仓院长和庞晓勇书记先后介绍了该院发展的优势特色,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暨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会长,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重点指出要通过整合民族院校和其他院校的学术力量,提升民族影视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有关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和张智华教授,西北大学张阿利教授、云南艺术学院宋杰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李启军教授、西藏民族大学泽玉博士先后做了主题发言。
回望少数民族影视悠远的历史时空,聚焦当今少数民族影视艺术发展的新时空,畅议民族影视未来机遇,专家学者研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类型化与“一带一路”新机遇
少数民族影视是一种可比较的艺术,题材风格与其他类型的影视艺术存在异同之处,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在题为《新时代民族影视艺术的美好期待》发言中指出,民族影视作品具有美好的人性情感、浪漫情怀和奇异的风光,要思考如何将民族影视艺术的独特性呈现出来,如何跳出小众视野,融入大传播时代,关注新时代和现实生活,将民族文化的广义价值与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特质融合在一起,“一带一路”战略对民族影视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西北大学张阿利教授以《“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电影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为题,探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平台建设,加强区域间的影视联动等方面,提出共谋“丝路电影新格局”,构建“文明、包容”的丝路电影新秩序,优化丝路电影国际化区域布局,积极促进丝路电影国际市场规则,强化丝路电影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丝路电影教育、文化、学术的国际化交流等良策。
北京师范大学张智华教授以《网络促进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发展》为题发言,网络传播为我国少数民族影视传播提升了时效性,拓展了观众的数量规模,为少数民族影视的深度挖掘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云南艺术学院王智教授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应与时俱进,使之成为电影全球化语境中国的一个强音。昆明理工大学杨璐谈到云南动漫出现了《彩云南》《撒尼之火》《后羿射日》等一批以民族题材为核心的佳作,应借“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拓东南亚和南亚市场。
2 少数民族的主体性与自我建构
主体性表达了传播主体的主观感知和认识活动,少数民族影视的主体性建构反映不同民族如何在自我认识过程中建构自己的主体问题。广西民族大学李启军教授论及新时期少数民族电影的主体性问题,从电影叙述主体的多样性、新时期少数民族电影政治性的淡化、民族主体性的觉醒、个体主体性的张扬以及大众主体性的沉睡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他认为,首先新时期少数民族电影更加集中挖掘与探索少数民族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的异质性,其次以电影《阿拉依》为例,探讨主人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归属认知以及感情归附,最后提出异域世界原生态电影的兴起,强调这三个方面正是对民族主体性觉醒的深刻反映。
唯有语言在作为存在的现实中奠定了自我的概念,主体性才能反映说话者自立为主体的能力。西北民族大学杨伟从创作主体的视角认为,万玛才旦凭借母语电影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现对传统的眷恋,对现代文明的反思,藏族本土导演在多元社会背景下尝试“我者”影像文本的虚拟和现实融合表达,改变了藏族文化在大众传播中被“他者”建构的“刻板印象”。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张希秋认为,万玛才旦捕捉藏民族的日常生活,看似简朴实则蕴含着藏民族古老的民族密码,自然真实地呈现出藏人在特定时空中的状态,万玛才旦的电影不仅是民族形象的自我言说,更是对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家园意识”的回归。浙江理工大学田瑞认为,电影《塔洛》致力于展现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下底层人物命运,通过塑造在现代文明中迷失与找寻自我身份的孤独牧羊人形象,呈现转型期社会个体在身份认同中的失语与对重塑话语权的渴望。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乌兰以《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题,论及善良、坚强、宽容的草原母亲形象。昌吉学院邴波在《哈萨克族题材电影:文化境遇·苦难叙事·女性形象》一文中指出,新疆哈萨克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在渴望构建民族国家及现代社会转型的文化境遇中建构起来的,反映近60年来新疆哈萨克题材电影女性形象的嬗变轨迹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一致性。
3 跨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
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少数民族影视跨文化传播的内在源泉,构成了不同民族对各种文化现象理解和界定的空间。四川大学朱晶进认为,藏族题材电影“叫好不卖座”现况,是跨文化传播中两种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现实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张丹在发言中指出,新世纪中国蒙古族题材影视的跨文化传播,阐释本民族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公共议题的文化共性,立足当下而且体现公共认知的价值。
西京学院高有祥教授从主流价值观、结构与叙事、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情感等多个角度阐述,认为要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塑造丰满的民族人物形象,创作具有时代感的民族团结史诗电视剧。西藏民族大学袁爱中教授探讨民族记忆与国家认同建构,认为藏晚直播作为一种仪式召唤,跨越时空凝聚“国”“族”“家”三维情怀。
西藏民族大学脱慧洁比较涉藏纪录片的生产机制,认为凤凰卫视历史纪录片生产选择人类共通的文化探讨视角,更倾向于国际传媒市场机制的诉求。北京卫视主动并自觉承担了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宣传与阐释。中南民族大学阎春来教授主要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必然性、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内容呈现和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北京真之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片人何钦以2017年北京电影节最佳少数民族历史影片《情比山高》为例,认为成功拍摄和发行民族题材电影,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他分析中国电影市场充斥商业大片的现状,直指民族题材电影生存空间的亏弱,原因受制于资金制作和宣传等方面,呼吁国家应从专项基金方面增加对民族题材电影的公益扶持力度。
吉首大学陈文敏剖析融媒场域中“节日电视”的效度与限度,论证视像传播的效力重建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议题,电视媒介是传承节日记忆、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一维。但在后电视时代节日传播的效力正随着社会、文化、媒体场域的嬗变而出现“文化折扣”现象。西藏民族大学张涛在《“香格里拉”神话与幻象》一文中,反思西方的“西藏印象”影像文化生产,批判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以及美国实现“世界新秩序”的政治意图。
4 人才培养与研究创新
云南艺术学院宋杰教授的发言主题是《民族影视教育的主要任务:视听语言的扫盲》,提出“他者”视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呈现存在偏离,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自我”表达者应该掌握视听语言,合理运用视听语言表达规律,才能自由表达某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行为以及精神价值。纪录片的写实主义符合民族影视的审美文化追求,对于少数民族影视人才的培养应回归专业教育,强化视听语言的针对训练。西北民族大学李欣认为,民族院校影视专业的特色化定位,就是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的培养目标,激励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时代进取精神,冲破地域化族群的局限,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感,讲好家乡的故事和中国的故事。
中南民族大学的黄迎新教授,以《民族影视理论研究的空间与图景——以新世纪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的研究》为题,围绕“民族”概念起源,条分缕析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民族”概念的翻译等问题。他指出“民族影视”是“少数民族影视”的简称,指在内容上与我国少数民族或者少数民族地区有关的各类视听媒介形态和艺术表现样式。同时,指出由于研究政策的引导,民族影视理论研究将迎来新时期,多学科共同进入一级跨学科,未来民族影视研究领域将出现更多高校和各方学者。西藏民族大学泽玉博士审视西藏影视研究状况,反思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量化研究,应在基础理论方面进一步深入,改变应用研究的零散状况。电子科技大学韩洪教授介绍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和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等泛喜马拉雅地区高校的合作优势,建立泛喜马拉雅地区传播研究中心等情况。
本次会议同时进行了“藏风藏韵”视听作品展播和颁奖典礼,闭幕式由西北民族大学刘俭云教授主持总结,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归纳民族影视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指出要利用国际化的影像表达手段,弘扬民族精神与讲好中国故事,解决融资难题与积极推进民族影视生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民族影视将会更多地融入中国以至世界电影文化艺术潮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