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社教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及出路

2018-02-23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教广播受众

李 嘉

1 广播社教节目面临生存挑战

所谓新媒体,一般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电脑、手机、微博、微信和客户端APP等终端和平台,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和检索便捷等优势,近年来发展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7.53亿。通过手机上网获取信息已成为公众重要的娱乐和生活方式。相比之下,形式僵化、内容平淡的传统广播社教节目近年来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1.1 形式、内容因循守旧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的新时代,一些广播社教节目因循守旧,没有互联网思维,不注重碎片化编排,内容缺乏新鲜度和时效性,不重视融合新媒体,导致与听众的互动性弱,且呈现出日益加深的颓势。

1.2 节目素材资源优势不明显

广播作为传播媒体,以前在掌握素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甚至具有垄断性,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今掌握节目素材资源的优势不再明显。节目素材资源优势的削弱,必然会影响到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进而导致节目的质量下降。

1.3 人才遭遇危机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发展前景广阔的特点吸引了大批传统广播媒体人才,这势必会影响到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没有人才支撑,广播社教节目从内容生产、形式创新、传播途径等方面都会日渐衰微,时间长了必然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节目影响力继续下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失,而人才流失又会降低节目的质量,导致节目影响力继续下降。

1.4 受众流失

节目质量下滑,会导致对受众的吸引力减弱,受众自然会加速离开,而转向新媒体平台。近年来,一些社教类的微信公众号、音频客户端APP上面的社教类节目,受众数量一路上扬,影响力爆发式增强,与抢占传统广播社教节目的受众份额不无关系。

1.5 舆论话语权渐渐削弱

新媒体平台上的社教类节目,选材一般都会紧扣社会热点和贴近民生,再加上新媒体传播的聚合叠加效应,使得其舆论掌控力、话语权越来越强。而相比之下,传统广播社教节目舆论话语权却在不断削弱。很多传统媒体报道的内容,并没有形成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是新媒体报道后,却能扩散发酵、成为热点,这应该引起深思。

2 紧紧拥抱新媒体,广播社教节目才能找到突围之道

新媒体带给传统广播社教节目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但并不意味着广播社教节目就会消亡。BBC克里斯·韦斯科特在其著作《新媒体变革对BBC的影响》中提到,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该观点代表了目前学界业界的普遍看法。传统广播社教节目必须立足自身实际,紧紧拥抱互联网,和新媒体形成竞合状态,充分扬长避短,才能找到突围之道,实现逆势发展。

2.1 立足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

与新媒体相比,广播社教节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是优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受众无所适从、疑虑很多。相比之下,受众会选择相信传统主流媒体的调查报道,这也说明了传播媒体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广播社教节目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

2.2 搭乘新媒体快车

融媒体时代,对互联网、新媒体视而不见,是不明智的。广播社教节目要想逆势发展,就必须搭乘新媒体快车,用新媒体思维武装自己,从而实现跨越发展。广播社教节目搭乘新媒体快车的方式主要有依托微信、微博、客户端APP等,也可以在这些平台建立自己的官方账号。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社教节目必须重构传播模式,才能获得发展空间。除了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提供节目直播、点播服务外,还可以对节目音频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然后以短音频产品的形式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使节目内容传播效果最大化。

2.3 节目内容接地气

节目对受众有没有吸引力,关键取决于节目内容。广播社教节目在内容选择上,一定不能脱离实际,所选择的内容一定不能离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太远。一定要选有趣、有用、有价值的内容。可以是涉及百姓民生的最新政策解读,比如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政策解读,也可以是涉及老百姓衣、食、住和行等方面的生活资讯,还可以是百姓身边的正能量故事等。

2.4 编排碎片化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坐下来静静收听广播节目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碎片化接收信息。与广播新闻类节目相比,广播社教节目时效性稍弱一些,更注重内容的教育性和服务性,同时,为了把知识讲得具体、生动,所以导致出现很多“长篇大论”的广播社教节目。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社教节目以往那种大板块编排方式需要做出改变,才能适应受众接收信息方式的变化。举例来讲,以往一小时时长的广播社教节目,可能只设一两个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相对偏长,能一直耐心听下去的听众越来越少,传播效果打了折扣。碎片化编排,就是将内容分散成小块进行编排,两三分钟形成一个小高潮,这样既方便人们随时收听,也能随时形成兴奋点,便于节目传播和提升传播效果。

2.5 注重节目互动

融媒体时代,必须重视受众体验。作为广播社教节目,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APP,与受众展开互动。注重节目互动,一方面体现了对受众意见和建议的尊重,能调动他们收听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增强受众的黏合度;另一方面,受众参与节目话题讨论发表的观点意见,也可以在节目中播出,让受众参与到节目内容的生产,从而丰富节目内容。

2.6 增强服务功能

广播社教节目要想吸引受众,增强服务功能是一个重要抓手。可以利用大数据掌握受众的特点,比如年龄层次、性别、职业类型和文化水平等,然后精准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教育、健康和理财等方面的服务。

增强服务功能,一方面可以在节目内容上多介绍一些生活资讯和生活小窍门。另一方面,还可以依托节目衍生出线下活动。比如:徐州电台调频91.6《畅行早高峰》栏目,为了满足听众出行休闲的需求,2018年4月由主持人带领听众,分别前往山东临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安徽宿州野生动物园游玩,受到了听众欢迎。这些依托节目举行的活动,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提升了节目的美誉度。

3 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社教节目的内容生产模式和传播渠道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生存挑战。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势头,广播社教节目不应逃避,也不应惧怕挑战,而应直面挑战,主动融合新媒体,找准发力点,实现突围,获得新的发展。

广播社教节目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搭乘新媒体快车,使节目内容接地气、编排碎片化,注重节目互动,增强服务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逆境中实现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社教广播受众
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困境及突破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社教节目的创新研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