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报道的话语分析
——以《环球时报》为例

2018-02-23

新闻传播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环球时报话语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阳 550025)

梵·迪克指出:话语分析就是要从文本和语境两种视角对话语进行清晰且系统的描写。话语分析中,文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话语分析不可脱离其文本所在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构成的语境。对“十九大”期间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时,必须对我国现今的社会环境进行大致考量。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绿色中国到共享小康,这些飞跃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中,而且是可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十九大”的召开关乎国家命运、人民福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社会各界对“十九大”的召开满怀期盼。《环球时报》作为主流媒体,必然不会减少对十九大的关注,对于本次会议其既有宏观层面的把握,又有微观层面的关照。

一、宏观层面:主题紧扣会议主旨构建国家正面形象

话语是基于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述,同其他类型的话语一样,新闻也有很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新闻报道的宗旨是“让事实说话”,然而在报道过程中挑选何种事实、怎样描述事实等都存在隐含的主观态度。

“文本的主题是建立在世界的常识性知识和个人信仰与兴趣基础之上通过宏观过程从命题族群策略地推导出的一个宏观命题”[1],从新闻报道的主题便可推导出媒体对某一事件的大致态度。由于我国新闻媒体一直以来充当着政府宣传“喉舌”的职能,在对十九大进行报道时,《环球时报》大多是以图文的形式发布会议议程、议题、领导讲话等会议内容,保证消息及时地、准确地传达到公众平台,完成了作为官方媒体的最基本任务。但除此类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外,《环球时报》作为官方报纸其作用不仅是传达信息,同时还承担着态度输出的职能。

费尔克拉夫认为:“标题就可能是主观的和带有偏见色彩的,它依赖于对这个世界知识、观点态度、宏观结构及其表达。”[2]据费尔克拉夫所言,分析新闻报道的标题对于理清其报道中所含观点态度十分重要。《环球时报》在10月18日的报道标题中写道:《前进,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将“十九大”的召开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中国发展路上的一大进步。这篇报道无论是在主标题还是在文中的小标题“勇立涛头、只争朝夕、筑梦不息”中都给予了十九大极高的赞誉,用类似“口号标语”的形式做文章标题更显现出《环球时报》对国家蓬勃发展的必胜决心。“主题可以用标题的形式进行表达和暗示,标题显然是消息文本的纲要性概述。”[3]“十九大”召开前的9月8日的新闻《国强,侨则安(喜迎十九大)》中,新闻标题用上了“强”“安”“喜”等字眼,突出十九大的召开令万众期待,海外侨胞虽人在万里之外却依然团结一心向祖国。9月1日的报道《欢欣鼓舞迎接十九大》展现出全国上下干部群众都以饱满的热情、优异的成绩迎接“十九大”的召开的画面,以人民群众翘首期盼的细节来凸显“十九大”的召开是关乎全民福祉的喜讯。

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认为:“他者的存在实质上是为了凸显自身。主体只有存在于与他人的反身关系网中才能确认自身。所以,在话语感知和建构世界的过程中,他者的存在就显得极其重要。‘我们’就在与‘他者’之间的对比中实现了自己。”[4]在进行“十九大”新闻报道时,《环球时报》作为面向国际的新闻媒体充分利用其他国家领导人或媒体的“声音”,让其以“他者”的身份出现来帮助建立十九大的积极的话语意义。例如10月16日的国际新闻《外媒:十九大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再谱新篇章》就以外媒为主体,从外媒的角度看待十九大,认为十九大为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巨大贡献。类似主题的新闻报道还有《普京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国着眼未来前景非凡》《斯蒂芬·佩里:十九大报告彰显中共决心和自信》《海外华媒聚焦十九大:世界将分享“中国机遇”》等也都报道“他者”对十九大会议的肯定评价。证明十九大的重要性和正面意义不仅仅是来自中国一方的“自我夸赞”,而且是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以此对十九大进行歌颂称赞。

《环球时报》作为面向全球的官方媒体在对“十九大”进行报道时,整体表现出拥护国家政策、展现国家正面形象的报道态度。在报道主题上大多是发布“十九大”会议相关议程及报告,在及时传达大会精神的同时给予“十九大”以极高赞美和充分肯定。

二、微观层面:拒绝生搬硬套报道风格平易近人

(一)多数据支撑保证事实客观性

“新闻话语的修辞还通过确切数字所隐含的精确性来强烈地暗示其真实性。”[5]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其发展速度惊人,但国家形象却一直以来饱受诟病,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为转折点为国家形象的构建树立了正面的榜样。“十九大”召开期间同样是中国抓住机遇向外界展示自我形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其形象与国家形象必不可分,《环球时报》在会议期间同样加强对共产党执政方针的报道。10月17日的报道《重磅!十九大会期、议程定了》除了介绍会议议题外还将中国共产党会前充分的准备工作作为重点描述部分。其中有言:“中共中央组织了59家单位就21个重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从细枝末节处报道我党对此次大会的重视和会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说明会议议题的提出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对现实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后方拟定。这一点充分证明我党在工作中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确认2280名代表资格有效……其中工人党员占8.7%,农民党员占3.8%,专业技术人员党员占12.4%,少数民族党员占11.5%。”这一报道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事务的参与协商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以上报道都是利用事实或数据从侧面展现我党坚持民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面形象,此种做法有助于让共产党的形象扎根于受众心中,让世界加深对中国及执政党的认知。

(二)多重消息源突出话语多样性

在新闻报道中,消息来源的主体差异也会影响新闻报道效果的呈现:国家领导人或官方机构的话语更具权威性、知识分子的话语更具专业性、平民阶层的话语更具心理接近性[6]。在对会议进行报道时,《环球时报》采访多个社会阶层,结合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发声”突出话语多样性。10月17日的一则报道《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党章修改是十九大一项重要任务》中,新闻发言人庹震向广大民众介绍党章修改的相关信息,以官方发言人为消息来源说明此条新闻中的相关内容不容置疑,增强其权威性。十九大会议中陆续出台多个工作报告及新规新政,篇幅较长且专业性词汇颇多,专家的相关解读可以帮助民众更好地理解、领会会议精神。在《韩庆祥带你梳理十九大报告的十二个亮点》报道中,以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为消息来源,对十九大报告进行梳理并划出十二个亮点,可让民众更加简便地读懂报告重点、领悟会议精神。然而此前的报道大多是从官方、媒体、权威的角度对十九大进行报道,但十九大会议并非是简单的“从上至下”“唱高调”,对人民群众的采访让群众“发声”则令报道更具说服性。学者曾庆香认为报道中直接引语的运用可以增强新闻的人情味和感染力[7]。10月23日的报道《十九大时光:新时代新作为各地群众热议十九大报告》中甘肃天水的建筑工人说道“……对我们农民工是一个保障,我就觉得我们走到哪儿心里都特别暖。”四川北川桃龙藏族乡九成村村民说道:“最重要就是我们村里三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对人民群众的访谈进行直接引用,在增加报道说服性的同时一反硬新闻严肃冰冷的风格,平易近人。

(三)平民化视角扩展报道可读性

丁伯铨教授提到时政报道的三个弊端之一便是与受众新闻需求错位,缺乏鲜活内容的报道占很大比重[8]。如何将国家的政策及会议精神准确地传达到民众心中,同时增加报道的可读性是媒体必不可少的功课。时政报道略显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词汇过多、报道风格严肃、报道内容冗长,而在时政报道中适度增加日常生活词汇可使报道略显活泼。只有报道可读性增强,受众才会更有兴趣阅读,政府期望传达的信息才能顺利被受众接收。《环球时报》在10月19日《2050年,中国会是这个样》中将十九大报告用更加平民化的简单词汇加以阐述,例如形容中国社会“升级换代更自信”、形容中国是“讲道义的大国”的国家形象、形容中国制度“能成主流模式”,这样的词汇简单且精炼,让读者不用仔细查看繁杂的报告便能直接、准确地领悟报告的要点。再如《十九大后,习近平频频喊话“关键少数”》一文中摒弃硬新闻中常用的严肃、刻板的高级词汇,而是更多地运用“节奏不一般”“敲黑板”“过硬”等词汇增强报道可读性,不至于让政治新闻枯燥无味。

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平民化视角讲求内容必须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对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9]。十九大召开期间,各大报纸对会议本身的报道多如牛毛,平民化的报道视角从更加微观的生活角度出发展现十九大精神,可谓见微知著。《环球时报》10月18日的报道《“00后”孩子们眼中的十九大》中,以孩子们的眼光是如何看待十九大的。孩子们关注“选拔干部”“反腐败”等问题,认为“有责任心”“清正廉明”的人才有资格当党代表,“最喜欢中国共产党,因为咱们祖国就是他们建立的”……“孩子们”的话虽天真简朴,但却不会让人以为是套话、空话,更易深入人心。《笨办法磨出技术大拿》一文中,以全国劳动模范、江苏某公司邓建军为角度进行报道展现十九大代表风采。文中写道:“机器轰鸣声记录了他不断学习创新的岁月,牛仔裤里沉淀着他攻坚克难的技术人生”。牛仔裤、机器轰鸣等平民化的细节,都足以拉近读者与这位代表的心理距离,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展现出十九大代表真实、敬业的一面。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十九大召开前后的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环球时报》从宏观层面及微观层面都肩负起了对外宣传的责任,树立了国家和党中央的良好形象。工作报告的梳理及解读及时、准确地向读者传达会议精神,完成了作为政府宣传“喉舌”的本职工作。在工作报告中穿插不同群体对十九大的看法成功避免了政治新闻假大空的问题。在报道时尤其注重对细节的描写,让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形象深入人心。从宏观、微观的角度让世界对中国、对中国共产党都有更加全面、更加崭新的认识。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环球时报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