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小学生

(镇城中心校 山西太原 030041)

一、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1.家校共育的意义

家校共育是以学校为主体,引导在小学生的教育中使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中或是说增强家长注重家庭教育的意识[1]。家校教育能弥补学校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薄弱,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曾几何时我们在教育方向上一度走偏,只注重学习成绩,不注重学生的素质、心理、正确三观的教育。只有家校共育的模式才能使小学生全面发展,无形中增加的小学生的教育时间,家长、老师应改变传统的观点,小学生不是只有在学校才能得到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更能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素质教育[2]。

2.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现状

目前城市的家校共育的发展比较顺畅,城市的家长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关心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能积极配合学校提出的建议,并经常主动和老师沟通小学生的状态,交流心得[3]。但是在广大的农村,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家长的文化水平低,或是由于经济的压力,不得不外出务工,导致越来越来的儿童都是隔代教育,现在国家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对于这些所谓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难道都要交给学校吗?

3.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家校共育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问题:(1)由于农村地理原因,造成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困难[4]。在农村地区由于居民居住不集中、分散,有很多小学生要走几里路,天不亮就要出去上学,这在客观上阻碍的家长及时的和老师进行对小学生在校表现进行沟通,老师也得不到家长的反馈。家校共育的首要前提就是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教育中。但对于农村的家长来说与老师进行沟通都是难题,尽管是老师挨家挨户的进行家访更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农村家校共育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2)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如果要求他们参与到教育中对于农村的小学生家长来说非常困难,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是考试取得好成绩,所以他们认识教育司老师的任务。就算是老师能说服家长参与到教育中,他们也只能在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上起到一点作用,辅助小学生完成作业或是要求他们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综合素质等的困难程度如同难于上青天,但是老师在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部分农村地区现在还存在比较落后的想法,学习有什么用,这些家长认为上学没有用,不如早点出去上班挣钱或是在家帮忙干农活,就更别说让这样的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3)在农村地区小学生家长为了给儿童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大都选择去城市里打拼,将儿童留给家里的老师照顾,老人们不懂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教育,他们只能帮助这样的孩子吃饱穿暖。农村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基本很少有物质方面的享受,家长出于愧疚的心理,在经济情况稍有好转的情况下,他们最关心的是儿童在物质上的得失。所以对孩子的“溺爱”目前在农村地区是最为普遍,家长们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由于家长和孩子们接触时间少,没有沟通,家长发现学生的错误不去批评,长时间造成了小学生不健康的心理。(4)德育意识的缺失,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们课本上的知识,也是育德与人的过程,教会学生们建立一个健康的三观。尽管有个别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也只是简单粗暴的打骂体罚的教育方式,这样对小学生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会导致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并走上错路。

二、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于农村小学生家长教育程度低,不懂对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应该统一组织家长们进行学习,大力宣传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例如开设家长学校等。学校不定期的开设基座,普及家校共育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接受系统的学习。应引导家长观察发现每个小学生的特点,在督促辅助小学生的学习的同时,还能在精神上关心小学生,注重小学生的德育发展。畅通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针对沟通难这个问题,老师可以给每个小学生写在校的学习日记,由小学生带回家之后让家长写上反馈,或是采用微信等聊天工具进行交流,但一定要增强家长主动沟通的意识。开展家校共同参与的活动,例如布置一些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作业,或是在学校组织一些老师、家长与学生都参与的活动,促进三者之间的沟通。对于目前留守儿童增多的问题,目前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靠家长外出打工来维持,所以在农村的儿童大多是隔代抚养。因此要在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社会各界应该参与其中,为农村小学生提供的专业的教育,例如像大学生,退休教师这样的志愿者担当起家长在家校共育的角色责任,弥补农村小学生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使农村小学生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结语

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重大工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更需要家长的参与。本文主要分析的在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不仅需要农村地区的家长改变错误的观点积极参与学校小学生的教育中,还应呼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有这样才能广泛在农村发展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小学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我是小学生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