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18-02-23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时代信息

李 鹏

(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 广播电视中心,河南 濮阳 457000)

大数据促进了时代的转型。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科技发展至今,硬件的发展速度早已经赶不上数据的增长速度,我们已经从传统的网络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积累形成数据,数据反映出问题的本质。这里的传统媒体人区别于自媒体人。面对大数据时代超容量且分分秒秒都在不断更新与变化的数据信息,面对形式各样的新媒体,传统媒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传统媒体人不仅要在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更要分析这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形成有意义的信息输出,形成社会舆论,服务社会;还要适应新媒体的变化,加强学习,与新媒体合作。媒体人应该是意义生成者,而建立在大数据技术上的事件分析和意义解读,要比采访专家和记者的个人判断更可靠。媒体人借助大数据更加客观地分析和解读人物和事件,促使人物得到关注、事件得以解决,形成一个良性的媒体环境,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科技发展让传统媒体人的基础建设发生变化

(一)计算机及数码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人的工作方式

科技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发展,提高了传统媒体人的工作效率,缩短了作品的制作流程。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升级,让媒体人的专业工具更为专业,不论从听觉、视觉,还是触觉都能使作品达到最好的效果,如高清的摄影摄像器材、航拍数码无人机以及后期制作软件开发等。这些不断更新的工作硬件及软件设施大大增强了媒体人的职业操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给媒体人更大的提升空间。

(二)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促使传统媒体人改变思维

大数据时代不仅带来科技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形成数据的过程中,媒体人的思维也随新科技变革产生的社会效应在不断更新改变。在思维变革的过程中,媒体人作为信息最直接的传播者,数据的集成量比普通人更直接、更丰富,思维也更敏锐。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人打破传统意义的信息,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数据分析,折射出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传播形成舆论效应,服务社会。

(三)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人面临的商业变革

传统媒体人与传媒机构并存的大数据时代,传媒体制无论从经营方式还是经营理念上都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品牌战略和商业宣传都打破了传统的传媒机构模式,媒体可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也延长了媒体产业链。大数据时代,各类媒体、媒介的数量剧增,有传媒集团、企业、社团、工作室,还有新媒体中不同领域的自媒体人都聚集在媒体行业中,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造了全新商业模式的营销平台,更从技术战略出发,打造以用户为主的方便快捷的媒体传播方式,如客户端、各类媒体APP、网台联动、移动客户端等。

二、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人面临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媒体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角色的再定位。传统媒体一直以“内容为王”,缺乏技术支持,有很强的内容创造能力,却缺少技术养分,这使其看起来枝叶丰满却难结出可口的果实。技术汇聚数据,数据的意义自现,才会有“相关性”一说。这方面,传统媒体业存在先天劣势。大数据时代,媒体人首先要适应和认识的就是信息,或者说数据,要有大数据视野。面对互联网上庞大的信息,媒体人不再是唯一可以发布信息的人,因为互联网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创造者,人人都是记者,媒体人的舆论引导优势不再,“到现场”不如“在现场”,网络媒体的时效性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人的想象。其次,媒体人自身的信息来源变少了,而互联网上复杂的信息源真伪难辨,很难从中筛选出真实的数据信息。怎样清除垃圾信息是媒体人必须面临且需下功夫解决的问题。许多时候,网民主观的强势舆论评论太多,容易左右媒体人的判断。再次,大数据时代,信息原有的单纯代码变成了商业化的可造财富。信息转化成了商品,成为产业文化的新支柱。只要客户愿意,互联网就可以提供永不下线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信息交易变成可以随时随地消费的商品,即为商品就要追求价值利润最大化。传统媒体人参与信息产出的同时,传媒与营销紧密挂钩,不再是单纯的媒体环境。传统媒体人要适应更多东西,尝试更多的改变才能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然后,要迎合观众做媒体。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被动地接收新闻、电视剧、电影、广播等,对节目的内容无法起到干预作用;大数据时代,媒体运用数据处理模式,直接掌握受众的偏好。通过互联网扁平化的互动交流平台,节目内容一经播出,观众直接根据个人喜好通过平台发表观点,形成对节目评判的数据。有的粉丝团体甚至可以干预自己偶像的角色内涵或者剧情发展。庞大的粉丝团体直接影响市场的走向,以至于很多传媒影视机构都是迎合观众做节目。最后,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海量信息生成商品,在不同程度的利益引诱下,出现了许多不法、不健康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为此,广电总局下发了许多限令整改,其他相关部门也下发了许多条令整改。网台联动下的正规媒体集团面对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自媒体,在正确面对新形势的同时也要承认新媒体存在与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压力。

三、传统媒体人需应对的挑战及未来

新科技为媒体人带来的改变是大于存在的问题,媒体人有了新任务、新角色,要从大数据入手,了解舆情产业的发展趋势。媒体人作为传媒产业的中坚力量,经历时代变革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一)加强信息获取能力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海量信息降低了传统媒体人的新闻敏感度及新闻专业素养。正因为如此,面对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人不仅要提高固有的文字能力,更要提高信息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可视化等方面的能力。这对于文科出身的编辑、记者等媒体人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二)提高公信力,保持传统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过去,媒体人总是在第一时间接触和获取新闻,而在大数据时代,媒体人却失去了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的优势。媒体平台通过大众舆论收集大众信息形成新闻数据,新闻信息加数据可以增强说服力。但是现在,不仅专业媒体有收集数据的能力,社会中不乏人才和社会团体也拥有收集数据的能力,这对传统媒体人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与挑战。传统媒体人与普通自媒体和个人相比的优势就是社会公信力。提高传统媒体人的社会公信力,在这个诱惑不断的社会保持媒体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每一个传统媒体人不应忘记的义务。

(三)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增强追踪报道能力

传统媒体人提供的专业内容仍然是传统媒体的核心优势。传统媒体的专业内容优势在于分布合理的信息渠道与专业培养的媒体人队伍。无论从新闻事件的追踪报道能力,还是深度解读能力上,传统媒体都有其自身的公信力和深入调查能力。大数据时代,不管信息接收终端怎么变化,也不管传输渠道怎样改变,专业的、优质的内容肯定会产生最大价值,获得最多的用户和最大的市场。

(四)展望未来

传统媒体人依存于传媒企业,专业传媒行业的未来决定了传统媒体人的发展。首先在机遇方面,大数据技术产品创新正逐渐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应用需求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大数据为市场营销、成本控制、产业核算等提供了新的商品模式和产业连接,如在我国拥有最多网络通信数据的腾讯公司、拥有最多网络交易数据的阿里巴巴公司和拥有最多网络搜索数据的百度公司,都在积极地筹建大数据业务体系。虽然成熟的产业体系建设并非一朝工程,但是如果以数据为核心进行思考,传媒产业未来的发展就更为立体。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媒体人把海量信息数据经过专业处理模式精密提取、深度加工包装后,变成新的信息产出,如从以往大量的民生信息中,我们可以提取大众感兴趣的生活、医疗、娱乐等多种信息,集中分类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整合并合理包装形成新的新闻产出。其次,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媒体已经与新媒体合作实行了“网台联动”,传统平面媒体也转入网络电子媒体,开发了一系列的应用终端、APP等应用程序,打破了传统的媒体形式,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方式。专业媒体机构的本身就是个大的信息存储罐,且具有权威力和社会公信力。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如以网络为媒介的新闻图片和新闻视频即可作为信息商品出售,或通过其他渠道以冠名等形式形成商品,产生商业价值,实现媒体信息产业多元化发展。最后,传统媒体人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自媒体有太多的优势,可以随时随地捕捉信息焦点,形成新闻发布,且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如微信群转发的罗尔募捐事件,虽然最后公布了募捐巨款的数额,网友评声渐小,却仍有好奇者在分析捐款数额的准确性,及罗尔募捐事件幕后的真相。由此可见,自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相信类似的事件如果再发生,罗尔募捐事件将再次回归人们的视线作为评判教材。所以,未来传统媒体要加强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尝试与自媒体合作,形成新的合作模式与新的产业模式,实现媒体合作双赢。

四、结语

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机遇,也潜伏着风险。大数据为传统媒体人提供不同的新闻报道路径,提升了媒体人的专业技能,节约了工作时间,为大众提供了一睹为快的新鲜资讯。信息可以成为创造利润的商品,为传媒产业带来收获和众多商业机遇,但有机遇当然就会存在风险,如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数据归属权、数据流通壁垒等,而这些问题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想要有效解决,就离不开加强监管,要完善立法,同时也需要行业自身在发展中严于律己。大数据时代,新媒体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新媒体平台使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这已然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人也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结合新媒体平台,结合信息的碎片化和系统化特征,打造有深度的好文。在大数据时代,只有尊重媒体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才能更好地利用媒体引导社会的舆论。通过真实公正的报道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才是传统媒体人工作的最终目的。

[1]张坤阳.大数据时代:媒体新任务和媒体人的新角色[EB/OL]. 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508/488526.htm,2015-08-17.

[2]杨君君.机遇+技术:“媒体人+”或将迎来最好时代[EB/OL]. http://it.sohu.com/20160126/n435810326.shtml,2016-01-26.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订阅信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展会信息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