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双创”热潮下的人才缺失
2018-02-23刘司可
●刘司可
引言
2018年2月2日,《人民日报》公众号发布了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近 35万中国顶尖学子的就业去向再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报告显示,国企、金融机构、华为、BAT等大型单位依然是顶尖学子们的就业首选,也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身到基层公务员的行列。值得关注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下,双一流学子的创业占比却极低,据统计,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选择创业人数为68人,北京大学为50人,上海交大只有26人,比起进入银行、华为、国家电网等大型单位动辄成千上万的就业规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本来最有潜力成为创业主力军的青年才子,大多在最有创业激情的年龄选择削尖脑袋进入体制内或是知名企业,创业已然成为了大学生择业的非主流。同样,在国家双创政策的良好背景下,最具有创业竞争力的科研骨干、高校精英们,也并没有展示出应有的创业热情。而当前正是我国需要激发市场活力、探索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如果大学生、科研人才等最具有创业创新活力的群体都不愿投身其中,那么将可能对国家的长远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分析
1.大学生缺乏创业思维,“创业创新”极易沦为表面招牌。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青年群体,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更是我国优秀高知青年的代表,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模式将对今后的社会走向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在国家双创战略的政策引领下,许多高校纷纷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或是类似研究单位,社会上各类创业孵化平台更是层出不穷,但是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却并没有因此而被唤醒,考英语四六级、考雅思托福、考公务员、考研究生、考银行等依然是大学生群体的标准动作。不仅如此,越是像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双一流顶尖高校的大学生,越是争相进入体制内、大企业就业,而选择创业的人数越是少。事实上,这些双一流高校是在创新创业方面投入最多的地方,各种热闹的大型创业活动或创新机构几乎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宣传招牌。
2.感性认识不足,成为顶尖学子与创业创新之间最大障碍。现行教育体制下,像双一流毕业生这样的顶尖学子,往往都是传统考试模式下的佼佼者,对创业创新几乎是没有什么感性认识的,这也直接限制了顶尖学子们的发展欲。双创战略实施以来,虽然很多双一流高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筹办了很多创业活动、创业课程,设立了创业学院,再加上社会上众多创业孵化器的纷纷成立,校园内外都营造出了浓厚的创业氛围。但是广大双一流学子们依然不为所动,因为无论氛围有多浓,在很多顶尖学子眼中,创业依然离自己很遥远,好像都是别人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对于一路考上来的双一流学子们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考研、考公务员、考大单位,仿佛才是更为适合他们的上升路径。缺乏对创业创新的感性认识,对长期所处环境、体制的固化思维,成为顶尖学子与创业创新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3.在职人员缺少创业动力,很多人不愿走出舒适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技术骨干是最具创新创业竞争力的群体,如果这部分在职骨干去创业,成功几率将比大学生或是其他社会人群高出许多。因为他们普遍掌握着一定的技术、经验、创意、财力等创新创业所需的关键要素,比起普通人群的小本创业,在职精英的创业活动可能更具市场价值与创新价值。但实际情况是,在职人员离职创业的比例可以说比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还要低。大家都知道创业肯定是有风险的,市场有着太多不确定性,纵然当前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在职科研人员出去闯、出去干,甚至可以保留原职务放手去搏,但是愿意走出去的人依然是凤毛麟角。因为大部分高校或是科研单位的在职人员,早已适应了非常有保障的体制内生活,虽然经商创业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但是比起去冒险做不确定的事情,更多的在职人员还是更愿意守在体制内,享受着可以满足一家老小生活的薪酬待遇,继续留在更加熟悉更加稳定舒适的生活圈里。
4.热潮过后仍应坚守初心,“创业创新”不是一阵风。顶尖学子不愿意去创业,更多想着进入大单位找份优厚稳定的工作,这本来也没有什么错,因为能够进入双一流的顶尖学子,本就需要经历中考、高考、考研、考博、考公务员、考大企业等太多残酷竞争,去拥有一份更为规律且有保障的工作也是家人与社会眼中的理性选择。但是如果中国最优秀的学子们都只想着走稳定、舒服的生活道路,不愿意选择艰苦创业或是承担任何风险,那么创新创业又还能有多大发展空间呢?在经历了几年的公务员、国企员工、科研人员等大单位的历练以后,虽然这些大学生可能具备了更多的社会经验,但是棱角早已被磨去多半,也早已适应朝九晚五的节奏化生活,拖家带口的他们更加不会去贸然创业,就更别谈什么创新了。特别是在“80后创业明星”茅侃侃自杀离世后,创业的艰难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双创”热潮正当时,但热潮总有逐渐退的时候,值此之时,更需要提倡梦想的可贵,特别是对顶尖学子还有在职的科研精英骨干们,要告诫他们:只有坚守初心才能更接近最初的梦想。
建议
1.继续加强思想培育,转化双一流学子传统思维模式。思想培育已经在很多高校里实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高校还要继续不断地丰富思想培育方式,让更多成功的商界名人到高校进行自己创业人生经验的传播,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更多双一流学子感受到创业的魅力,感受到那份实现梦想的喜悦与内心的满足。不管有没有创业念头,只要能与成功人士找到精神上的契合点,都会对双一流学子的多元化思想培育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因为,长期在这样的思想盛宴下成长,双一流学子的创业灵感与观念必然会被激发,长期接受商界成功人士的言传身教,可以帮助有创业创新想法的双一流学子不因保守观念的固化而埋没掉内心的创造性思维与激情,可以争取培育出更多的创业创新优质人才。
2.加强感性认识,给予双一流学子更多实战机会。一是可以采取与公共孵化器联合的方式,通过众筹、资助等形式,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项目实践机会,并在他们经营期间给予关注与指导。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与他们交流、多协助他们,争取每个双一流高校都能培育出一批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二是丰富双一流学子们的社会实践经验。鼓励双一流学子们利用假期多参加公益或商业性质的实践活动,增加学子们对未来工作生活的感性认识,让他们可以更清楚的感受到进入大单位、从事公务员等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通过丰富双一流学子们的社会经验,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热情,从而优化当前人云亦云的大学生就业模式。
3.完善创业激励体系,务实与务虚相结合。在职科研骨干就是曾经的大学生,如今的双一流学子也可能在几年之后成为社会各界的骨干,激励他们开拓进取、创业创新不可或缺。一是多务虚。在职骨干们往往已经拥有一定的资本与技术积累,家庭和事业都处于起步阶段,这时梦想可能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赚钱养家似乎才是他们眼中的重点。因此,重新唤醒他们心中几近消亡的开拓精神至关重要,通过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多向在职人士传递创新创业观念,无形之中增强他们重塑自我的信心,也为他们迈出艰难第一步提供更多动力。二是真切务实。创业往往是一条难以回头的路,只有坚定信念才能披荆斩棘,给予创业的在职人士、大学生或是其他社会人群更多关注与保障,让他们在精神上与政策上都能够有个依靠,为他们迈过坎坷提供更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