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018-02-23
(吉林省辽源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吉林辽源 136200)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阅读能力是学习外语的人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不具有相当的汉语的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真正学会汉语的。令人担忧的是,汉语阅读课并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特别是和其他课型比,如口语课、语法课。各个学校对汉语阅读课的教学和课程安排还有很多不足,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还很不够,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差,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在汉语水平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值很大,学生要想在阅读这部分不丢分就要即保证阅读的速度又要有准确性,这就为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应该站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我们的阅读课教学。我们如何能克服传统的阅读课总被上成精读课这一问题,教师如何能引导学生去适应阅读中各种题型的变换,教师如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一些技巧这些都是我们在本文中要讨论的问题。
对外汉语的教学也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它也应遵循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经验,总结了针对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几点原则:
1.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原则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我们就要注重学生的习得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语言文字的输入量要够,使学生与汉语文字有直接的接触。现阶段我们国内高校所选用的教材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很紧密,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会对其感兴趣。在难易程度上,所涉及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都是学生已掌握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主要是要使他们更加熟练的掌握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已建立的语言信息库,同时运用所学来达到正确理解汉语信息输入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对文段的阅读,理解,推断的能力。现行的汉语阅读课最大的误区就是把阅读课上成了精读课,词法语法的讲解成了占据大量课堂时间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进行信息的时间很有限。
2.符合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前提下优化课堂步骤的原则
阅读的心理过程就是把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已知信息的过程。汉语教师也要遵循第二语言的教学规律对泛读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层次和水平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一步一步地引导和安排教学步骤。
(1)对于阅读材料中的生字和生词,难度较大且根据语境很难猜出词义的,同时也会妨碍学生理解的我们要统一处理,但注意不要对词法讲的过多过细,那样就有演变成精读课了,只要学生能明白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2)对阅读材料的文章标题加强引导,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来引出所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尽可能的刺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在进行泛读练习时我们一般提倡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读两遍,这两遍是有区别的,第一遍是快速阅读,也可以叫略读,给学生限定很短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几个很浅的问题,只要课文都读到了就能回答上。第二遍是深层阅读,在这遍中要求学生更注重细节问题,并能推断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用意。
(3)在仔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应能够对语篇的深层含义有更好的理解,并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进一步的讨论分析。就该话题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把这部分布置成课后作业,这样可以把阅读的输入过程转化为语言的输出过程。
3.教师在阅读课上发挥指导和主导作用的原则
在阅读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活动能否按计划进行,就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和指导了,同时还对学生有监管的责任。教师对学生主体的指导和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阅读时间的有效控制和阅读习惯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是衡量其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准,我们在课堂操练过程中必须对学生阅读所用的时间做出严格的限制,否则不考虑阅读速度的练习也无法使学生适应汉语水平考试的要求。具体每篇文章该给学生多少时间要取决于文章的长度和难易程度。另外教师在课堂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要加以指导,有些学生速度慢,他往往是用笔尖一个一个词的看,还有些学生习惯在心理默读词和句子,在心里逐词的翻译,这些不好的阅读习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速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放宽视觉范围,从看词转化成看意群和看句子,把逐个词的看转化成扫视大的意群和结构。让学生逐渐的学会跳读的方法,或是学会找到回答问题所用的关键词,尽量避免和减少回视率。从阅读心理的角度上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克服用母语思维的习惯,应该尽量用汉语思维的好习惯。当让这个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式的,不可操之过急,训练之初给学生的时间要长一些,然后再逐渐缩短。
(2)课堂训练重点的制定
我们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能领会文章的大致意思,并能对文章的主旨和大意,人物、细节,并能理解具体的事实,也能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能理解主要的句、某段大致意义,也能清楚全篇的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并由此进行推测、判断;和理解字面意思,同时也能理解作者更深一层次含义,如作者的意图等;还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学生所具备的常识理解。
(3)训练的题型要多样化
为了使阅读训达到最优的效果,教师就一定在练习题的设置上下足功夫,光是依靠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习题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老师发挥聪明才智,去自编一些习题类型。习题的编写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和阅读水平来编写,其次是要符合阅读材料的类型,最后还要符合水平考试的阅读要求。我们在编写练习题的时候还要做到难易结合,而且尽量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使形式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得兴趣。
4.在阅读教学中增加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原则
有过阅读经历的人都知道,对一篇文章理解的好坏不光取决于你掌握了多少字词和语法结构,也不单单取决于你的语言知识水平,而在文中所涉及到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你对文意的理解。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D·Ausubel)也在他的著作中指出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语言知识的掌握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越多,对该语言的民族特点和风俗了解的越多,就会对阅读理解起到越好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外,还要特别重视对汉语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介绍。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忽视了对中国文化背景的了解是不现实的,反过来,学生对文化背景的学习和了解也会促进语言的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