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有关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2018-02-23

关键词: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素质

(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兴中学 辽宁沈阳 110121)

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教育转轨,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保证,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搞好素质教育,本文拟结合个人工作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进一步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理想教育的追求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把重点放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上,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等新的教育理念,把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更重要的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是着力于培养21世纪人才和新一代公民的伟大实践。[1]

2.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自我完善的改革实验

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严重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背离了基础教育的规律,使中小学教育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成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症结所在。导致了学生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这种现状与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相违背,与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相冲突,与世界教育改革的走向相背离,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实施素质教育。[2]

3.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

素质教育以形成、发展和完善每一个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为宗旨,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形成、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着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生长点。这就较好的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稳定性,准确地握住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性,基础作用和主要任务,真正抓住了基础教育最本质、最关键的东西。

4.素质教育是繁荣经济,储存人才的重大举措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不高。因此,强化基础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作用,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但为人才高地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提供较丰富的人才储存和强大智力支持。

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要把握素质教育自身的特点

1.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经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应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拔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这种“片面性”相对立的。他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就从教育内容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性质。素质教育是这种全面性要求是有其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的。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全面的,而非单一的。人的素质发展具有整体性,素质教育既不是“为升学做准备”,也不是“为就业做准备”,而是“为人生作准备”,也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

3.素质教育具有发展性

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更重视学生科研成果、潜能和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这种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的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4.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推进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转轨的思想基础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要对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负责。应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要有紧迫感,要抓住当前的机遇。只有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首先转变了教育观念,端正了教育思想,才能使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应根据各校的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使基础教育改革稳步有序的开展。

2.提高教师素质是教育转轨的根本保证

素质教育,要靠人来实施。建设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形象,可以用“长、宽、高”来概括。“长”就是要有一技之长,要有胜任教学的本领;“宽”就是知识面要宽,要成为教学中的多面手;“高”就是思想境界高,乐于奉献、敬业爱岗、帅德高尚。要提高教师素质,一是要加强学习,强化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使广大教师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争先的意识。二是开展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并采取制度约束、典型带动、政策激励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把好教师队伍的“入口”关。四是优化教师配置,形成竞争机制,促使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五是培训一批学科带头人,以点带面。六是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3.深化教学改革是教育转轨的最重要环节

日前,课堂教学仍然是一种主要教育形式,上好每节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课,保证体育、美术、音乐、劳技四门课的开课率,并且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备课、有场地、有器材”。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促使学校必须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开设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组织教学,不准随意增减课时和增加教学难度,不准利用节假日补课,坚决反对乱编、乱发各种复习资料,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愉快学习,生动活泼的发展。

4.强化教育科研是教育转轨的理论保证。

进行教育改革,必须有正确的教育科学指导。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素质都离不开教育科研。我们的校长要带头学习教育学理论,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尽快的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这也是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广大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置身于教育改革的第一线,实践经验多,第一手材料多,要做教育科学研究的有心人。不仅要及时总结经验,更要边教学边科研,要善于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中找规律,从实践中出理论,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教师中少一些教学书匠,多一些教育专家。

5.建立健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制订出中小学课程计划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学生管理等教育常规管理规程,规范中小学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要制订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方面的常规教学基本要求,并建立监测检查机制,严格奖罚制度。把校长和教师教育教学成绩、教学科研成果、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竞赛活动成绩及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结合起来。创设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能充分体现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竞争和奖励机制。

[1]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出版社.

[2]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素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纸媒编辑的基本素质和责任
学习英汉翻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逻辑联结词常见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