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儒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018-02-23
(光泽二中 福建南平 354100)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创造了领先世界的、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坚实基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继承了前人重教的传统,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重要发展,为儒家教育和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教育学说和教育实践,对中国乃至周边国家的古代社会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要素之一。他认为国家要走上富强康乐之路,首先要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接着就应当抓教育建设,教育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将教育提高到培养治国人才的唯一正确途径的高度,倡导任人唯才反对任人唯亲,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的竞争。任何科学技术都要由人来掌握,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我国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充分说明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基础性。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方面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大量“学而优”的各类人才,离开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才能最终实现振兴中华的蓝图。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提倡任人唯才的观念,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1]
儒家肯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指出人的天生素质并没有多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孟子从“性本善”出发,认为教育能“积善”;荀况从“性本恶”出发,主张通过教育使之“长迁于善”;朱熹认为人性中有“善”有“恶”,而教育能“明天理,灭人欲”。儒家的历代学者都认为教育对人的后天发展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人的道德修养、伦理规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重视德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鲜明特点。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孟子认为教育要“明人伦”,要培养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可见儒家教育思想非常重视培养人的爱心、人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人类物质力量空前强大的今天,重视德育仍然十分必要。“知识就是力量”,而力量具有双重性。知识掌握在有正义感、有社会责任心的人手中,是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知识掌握在不法之徒手中,是破坏社会幸福、毁灭人类文明的工具。比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一个小小的“病毒”程序,就能以极快的速度使数以万计的电脑瘫痪,造成社会运行的混乱、大量珍贵数据的丢失。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离开社会道德的规范。只重视科学文化的教育而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会给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后果不堪设想。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德育的重要性,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度关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说明了儒家教育思想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是非常有远见的,而且儒家的道德观、价值观对当今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仍具有指导意义。
“有教无类”是教育民主化的历史性进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理论上肯定了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人都应当接受教育。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应用于他的教学实践。这一方针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从少数特权阶层扩大到广大的平民,开创了教育民主的先河。全民教育既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局限于培养出少数的精英,更在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接受教育已成为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国民的平均教育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论是义务教育的普及、还是特殊教育的发展,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闪烁着“有教无类”思想的永恒光芒。坚持教育的社会性、非歧视性,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广大教师有义务在教学实践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当前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还十分有限,在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吸收社会力量办学,通过立法普及义务教育,充分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的公平公正,也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切实实践“有教无类”的思想,大力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发展教育,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儒家教育非常重视教师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尊师是儒家教育的显著特点,如孟子把“师”与“君”并列,而荀况更把“师”与“天地”并列,倡导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重教必须尊师,“师尊”则“道严”,尊重教师的实质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没有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发展教育事业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教师的自身素质,如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既“学而不厌”又“诲人不倦”,是优秀教师的典范。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是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教师更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以教为业、以教为乐。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今天仍然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2]
儒家教育思想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仍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儒家教育思想中也有与现实不适应的方面,如儒家教育偏重文事,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不论是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还是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都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儒家倡导的“师道尊严”有尊师重教的积极一面,但也有学生无条件服从老师的消极一面,特别是儒家将孔子、孟子等人的论述绝对化、神圣化的做法,与当今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独立人格的要求相背离。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地、正确地学习和评价儒家教育思想,批判性地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将其光辉的一面发扬光大,促进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中学历史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