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浓亲子情,节日共传承

2018-02-22蔡红红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亲子幼儿园

蔡红红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蕴含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勤劳勇敢等优良品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但是,靠幼儿园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和传承,力度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协助。为此,传春幼儿园热情邀请家长走入幼儿园,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协同幼儿教师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节日传承活动。

一、重视传统节日传承,整合教育资源

1.大力宣传节日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开展“论坛”讨论,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我园在“班级论坛”上开展关于“节日文化传承”的大讨论,家长们积极性高,近96%的家长参与主题讨论。焦点问题集中在现在的孩子熟知并热衷的大多是“洋节日”,而对我国节日的意义和来历知之甚少。我园开展“传统节日传承”活动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家长们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队伍中,全力支持我园的节日教育活动,与孩子们交流节日感受,突显传统节日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明确节日教育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做出重要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习近平总书记精神的引领下,我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传统节日宣传栏、LED显示屏、学园网站、智慧树、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向家长介绍传统节日传承的目的与意义。各班采用“家园直通车”“家园联系栏”“家长信箱”“主题墙”等形式,搭建起家园之间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为节日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

2.形成节日资源库,丰富活动资源

民间节日活动既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家庭文化。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前,我园向每个家庭发放了“民间节日问卷调查表”,重点了解泉州人是怎样过节的,以及有哪些有特色的风俗习惯等。在调查表中加入了“节日活动家长资源”一栏,由家长填写节日活动中可提供的各种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可参观、活动的场所等)、物质资源(材料、车辆等)及人力资源(民间艺人、相关特长)。幼儿园汇集了一些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家长帮助整理有关各个节日的知识、特色与风俗,在网站和微信群上发布,共享资源,还精心筛选出有价值、有实效性的资源,形成“资源库”,纳入到各个传统节日活动的安排中。

二、搭建家园互动平台,有效实施节日教育

1.亲子携手共创喜庆的节日环境

我园结合环境创设活动,把收集到的传统节日简介、挂饰、图片展示在楼道、主题墙、家园联系栏中。然后,我园要求家长带领幼儿走进节日里的泉州,用相机记录泉州人过节的瞬间,把冲印出来的照片与教师、小朋友们分享交流,再用于装饰班级主题环境。

另外,我园还邀请家长参与布置热闹的节日环境。如我园中班在元宵节时组织了快快乐乐做花灯活动,热心的家长联系了一位做花灯的老工匠,拍摄他制作花灯的全过程,并上传到学园网,供家长和幼儿观看学习。各家庭还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准备了相应的制作材料(竹筷子、绸布、色纸、废旧纸盒、饼干桶、酸奶瓶、中国结、灯穗等)。活动中,家长和幼儿大胆发挥想象,用弯、折、剪、贴、画、涂各种技能制作出一盏盏造型优美,色彩亮丽的元宵灯。教师协同家长把花灯装饰在走廊上,让人们畅游在灯的海洋,共同感受元宵节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

2.家庭亲子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了解社会、亲近社会,为孩子们今后顺利适应社会打好基础。教师在每次节日前都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节日课程,鼓励家长带孩子参与节日庆典,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1)节日民俗体验活动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丰富多彩的迎新年活动,如贴春联、挂灯笼、拜大年、讨压岁钱、吃年夜饭、逛灯展等。春节期间,我园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到古文庙看灯展,一盏盏形态各异、各式各样、富有闽南特色的花灯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泉州花灯的超群技艺和独特魅力。还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天后宫摸米龟,教幼儿念闽南童谣:“摸龟头,建大楼;摸龟嘴,大富贵;摸龟身,大翻身;摸龟脚,吃不干;摸龟尾,吃到有头又有尾。”边念童谣边绕着米龟走一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晚上,有的家长带着孩子观看泉州元宵文艺踩街,感受古城古朴的民俗风情和快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体验了团团圆圆的浓浓亲情。

(2)节日教育实践活动

清明节时,润饼菜是闽南地区特有的美食。为了制作润饼菜,家长要先带幼儿到西街,现场观看润饼皮的制作过程。只见师傅正在灶台前熟练地烙着润饼皮,一把面团往锅上一贴,一蹭,划上一个圆圈,手落手起间,粘在锅底的面糊瞬间变成一张薄面皮,最后再用铲子轻轻挑起,一张又白又薄的润饼皮就做成了。孩子和家长纷纷竖起拇指称赞“太快了”“太厉害了”。买到润饼皮,家长再手把手地教孩子将做好的油酥海苔垫底,加上胡萝卜丝、肉丝、海蛎煎等菜肴,撒上香喷喷的花生末,再将底部往上包,轻轻卷起,一个“好吃”的润饼菜就做好了。咬一口,哇!脆嫩香甜,回味无穷!家长不禁感慨:“这样的习俗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亲身感受泉州美食文化的魅力所在,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体验节日教育的魅力

亲子活动是指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育形式,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为目的,是教师、家长和幼儿三者之间进行互动游戏的活动方式。

1.甜甜粽子香,浓浓端午情

端午节时,小班的亲子活动共分为“话端午——幼儿表演”“戏端午——亲子共同制香包”“品端午——亲子共同品尝粽子”三大部分。在“话端午”环节中,幼儿表演了精彩的诗歌朗诵和划龙舟。在热闹的锣鼓声中,孩子们齐心协力划动“龙船”向前激进,在家長们鼓掌加油声中,“龙船”乘风破浪到达彼岸。在“戏端午”环节中,教师介绍了端午挂香包的意义,及制作香包的材料、方法,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迫不及待地开始装香料,做香囊,每一个香囊都倾注了孩子和家长无穷的用心。在“品端午”环节中,教师先请一位奶奶来示范包粽子,家长再手把手地教孩子用粽叶将炒好的糯米与肉、虾米、卤蛋用绳子包好。最后,家长和幼儿一起品尝制作的各种不同口味的粽子,孩子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还体会到了传统节日的快乐与乐趣。

2.暖暖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登高节”。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中,幼儿和爷爷奶奶“重阳节,登大坪山”活动开始了。迎着晨光,他们在山门口留下了温馨、难忘的亲子照。教师一再交代了安全、环保事项后,登高之旅就开始了。“爷爷,我的书包自己背!”“宝,爬慢点!注意安全!”长辈们与儿孙们互帮互助、互相照应,很快就安全抵达了山顶。当孩子们看到郑成功雕塑时,惊呼 “好大的马呀”,爷爷笑着抱起小孙子说:“这是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而旁边可爱的小孙女拿起自己的小手帕,轻轻地为奶奶擦去额头上的汗,浓浓的亲子情,在温暖的怀抱中传递。

大班幼儿带着自制的贺卡和美丽的鲜花,与家长一同携手走进敬老院,献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小朋友们还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给他们敲背、捶腿、说悄悄话。家长们主动帮工作人员打扫、整理老人的寝室,为老人准备丰盛的午餐。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懂得要尊重长辈、关爱老人。

四、注重节日活动反馈,提升主题教育的价值

每一次节日活动后,教师都会整理节日活动成果,以主题墙、主题夹、活动视频、活动相册集的形式向家长反馈活动效果。主题墙上,教师会及时展示收集来的调查表、活动照片、活动过程记录,体现节日活动的轨迹和孩子成长的足迹,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和收获。墙面毕竟有限,当新的节日来临,教师再将节日的主题资料制作成文件夹,挂在墙上,供家长与幼儿随时翻阅,活动相册集、活动视频能让他们甜蜜回忆节日中的精彩瞬间。另外,教师还保留了一些家长拍摄的有传承价值的视频,作为课程资料保存。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感受到节日的教育价值,并伴随孩子脚步共同成长。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需要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有机配合,形成教学合力,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在多渠道的参与下,使传统节日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幼儿的心田,使孩子从小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中受到良好民俗民风的熏陶,使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宝贵遗产、文化精髓能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传春幼儿园)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亲子幼儿园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