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成品艺术与“物”的解放

2018-02-22周宇

戏剧之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解放现代艺术观念

周宇

【摘 要】对于现代艺术的艺术品,早已不能从传统的审美角度去评判与理解,甚至到底需不需要艺术家本人的亲手制作和技术积累也不可罔论,现成品艺术是现代艺术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成品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理念的探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艺术的特点,进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乃至后现代艺术的深层次意义。

【关键词】现代艺术;解放;观念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123-02

在西方艺术的发展史上,传统艺术所标榜的技艺、求美逐渐淡化,现代艺术携带着离经叛道的风格呼啸而来,将旧式艺术中的创作经验和内容打碎,重构成新的艺术世界。艺术家需要的不再是对物质世界惟妙惟肖的模仿,不要求艺术家有高超的技艺与对纯粹美的理解,而是更注重对艺术本身的创造性突破。

现成品艺术指的是艺术家不通过自己生产,而是利用或者改变现有的产品的即刻形态,这种利用或者改变则成为生产作品的行为。因此现成品艺术淡化了艺术创作的过程,更为注重艺术构思和之后艺术品带来的思考上,达达主义代表人物马歇尔·杜尚把现成品分成“相互式”的和“帮助”的两类。相互式的现成品指的是可以在艺术品和普通物品相互转化的现成品,“帮助”的现成品指的是经过艺术家之手,组合或者加工过的现成品。不论是哪种类型,艺术品的来源大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因此引发的视觉冲击与审美思考更为强烈。就如布里奥在《后制品》一书中提到:“后制品的前缀‘后在这里并不表示否定或者超越的意思,而是指明了一个活动的范围,一种态度。”①

现成品艺术作品众多,但最为著名的作品还是在1917年杜尚将一个小便池送到了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属上“R.MUTI”的字样,并将这个小便池命名为“泉”。这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相互式”現成品艺术,由生活中常见的甚至略带“不雅”的物品,变成在博物馆中展出的艺术品。这对当代艺术的冲击可想而知,艺术这个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就高高在上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这也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何为艺术,艺术的边界在哪里,艺术与美的关系。

《泉》的现成品特质在于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它让人们了解到,只要用一种艺术的视角去看待现成品,那么一切包涵着创意与理念的现成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人人都可以把日常用品变成艺术,那么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这也就是艺术从贵族专享到走向大众。

杜尚将艺术与审美从抬高到空前的哲学高度,让创作者从艺术中超脱出来,站在艺术之外来看艺术,不再是为了审美的愉悦感而艺术,也不是为了精湛的技艺而艺术,而是为了艺术本身。即使多年以后,那个颠覆了西方艺术史的小便池成为了过去式,但杜尚带给艺术的这场革命却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杜尚以颠覆艺术的方式给了艺术重生的机会,他是当之无愧的不以技艺仅以作品而成就艺术的大师。

“帮助”类现成品艺术相对与“相互式”类型来说,更注重的是艺术家对物品的改造和意义交互过程。例如杜尚的作品《L.H.O.O.Q》就是“帮助”类的典型例子,杜尚在世界名画《蒙拉丽莎》上做了一些戏谑性的改动,他在印有《蒙娜丽莎》的明信片上用铅笔给蒙娜丽莎的嘴角边添上两撇调侃的小胡子。在当时引发了批评界的震动,对于历来象征着美好和高雅的《蒙娜丽莎》来说,这被认为是一种侮辱和亵渎。

杜尚以艺术视角对世界名画做出这样看似轻率的举动,体现了他反传统的一面,也透露出其反理性的思想实质。杜尚用这种源于生活中的现成品的艺术创作行为对艺术的边界和本质提出了质疑,也促使大众以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整个艺术史和艺术作品并开始认真思考由杜尚发起的对艺术的一系列疑问。

杜尚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的兴趣在观念而不只是视觉的产品”,这句话也体现出现成品艺术作品对观念的传达远大于对作品的本身物质形态的需求,杜尚看重艺术作品必须表达出某种特定的观念,而不是对某一艺术品的重复制作,杜尚的作品最为直接的表达了他的艺术观念,也生成了一种对于现代艺术新的艺术欣赏角度和解读方式,使在传统中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成为一种普罗大众能够接触、品味的人人艺术,从本质上拉近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在杜尚的艺术创作出现之初,在艺术界引发轩然大波的同时,更多的是反对的、抗拒的声音。在传统的艺术世界里,如此离经叛道的艺术是反传统、反审美的。但是“现成品”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对于传统艺术具有观念上、本质上的创新,让本身走向僵化的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随着时代的进步,现成品艺术逐渐在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简单的现成品完成了一件件令传统艺术感到纠结和挫败的艺术作品,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作能力让我们见证一个艺术的传奇,他的艺术创作就像他的生活一样充满着自由——不受约束,他破坏了传统的美学体系,一直遵循着自己的艺术原则前进。杜尚的现成品艺术行为对二战以后兴起的许多现代艺术流派,包括波普艺术、抽象表现主义、装置艺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激励了许多现代艺术家打开思路、扩大视野,从而把各种观念、形式和材料纳入到艺术的范畴不断探索艺术创作新的可能性。

现成品先是肢解了传统艺术中对美的呈现和对技艺的追求,而后对艺术创作的创新在于对艺术观念、艺术思想的革新,而随着这种观念的发展,艺术创作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这种现成品的创作,艺术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突破艺术的边界,表达新的创作理念。例如说行动绘画的创始人波诺克革新了绘画创作的方式,他将画布铺在地上,围着画布或走动或舞蹈,将颜料泼洒与画布之上。波诺克的作品并非呈现对客观世界某种物品的纯粹模仿,而是融合了他的行动元素在里面的,饱含情感与表达倾向的绘画。这种行动绘画的创新之处在于绘画的重点在于过程之中,而不仅仅是传统绘画所注重的成果。总而言之,现代主义艺术都是从艺术创作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突破传统,打破传统艺术作品中固有的、程式化的方面。

这种突破传统的观点经过不断的发展,在今天艺术创作中,从现成品艺术中“观念”的突破,逐渐发展为对艺术品的“物”的本身的突破,在现代艺术中“物性”的解放最初是较为模糊的体现,例如在野兽派绘画中大面积的色块和粗放的线条是对线条的解放,在印象派的绘画中,朦胧的景物和光线是对色彩的解放,在抽象派绘画中凌乱的线条无法构成具象的物体,这是对线条的解放。而在当今时代,“物性”的凸显更为清晰和完整的表现了出来。在艺术家徐燎原的设计作品中,完整的诠释了艺术作品中“物”扮演的重要角色。当这样一件艺术品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时,观众无法直接的从作品中提取出来自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具体事物,也就是说作者没有直接让一个作品变现或再现了什么东西,而是在观众的欣赏过程中突出了其本事“物”的特性,例如作品的材质、线条、色彩和形态。

这种直接的“物”的凸显,与现成品艺术中观念的凸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淡化观众对于作品呈现的具体的情节、实物的理解和联想,而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对作品本身的思考与反思上。同时现成品艺术打破了传统艺术中对于题材与技法的桎梏,而“物性凸显”则是对各艺术元素的突破,不管是线条、色彩或者是主题等等方面,都打破了传统。

有人认为,现成品艺术昭示的是现代艺术所面临的巨大的空虚与悖谬境地,这种说法不过是建立在旧的传统的眼光上的,万事万物均在发展与运动之中,那么艺术这一几乎贯穿了人类存在历史的文化现象也必然面临着不断的革新与发展。现成品艺术的出现昭示着现代艺术的脚步已无法阻挡,昭示着从崇高的审美角度出发的传统美学的倒塌。艺术是向一切可能敞开了怀抱,因此艺术可以是一切,是一切可以。

注释:

①尼古拉·布里奥.后制品[M].金城出版社,2014:8.

猜你喜欢

解放现代艺术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