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不想做皇帝,只是更喜欢做木匠

2018-02-22巫婆的葱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父皇木匠皇帝

巫婆的葱

说到朱由校,大家可能觉得比较陌生,但说到“木匠皇帝”,大家可能都会“哦”一声——“知道知道,就是那个不理朝政,只喜欢做木匠活的那个皇帝”。天启皇帝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可谓是个超级有才华有技术的皇帝,他心灵手巧,对于打造家具,建造房子那可是行家能手,如果那时就有鲁班奖的话,他可能拿奖拿到手软,真可谓皇帝中的鲁班,技术控一枚。

今天OC仔就想去拜访一下“木匠皇帝”,看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文盲”天子,奈何童年身世悲苦】

当OC仔到明皇宫的时候,皇帝正在看书。

OC仔:皇帝你好,我是来自未来的0C仔,我们后世对你很好奇,就让我过来采访一下你……诶,等等,你在看书?

朱由校:怎么了?朕看书有何不妥?

OC仔(尴尬地搔搔后脑勺):没,没什么……就是我们后世传说,您,是文盲,不识字……

朱由校爽朗地哈哈大笑:朕确实没读多少书,但堂堂一国之君,怎么可能不识字呢?

笑完,朱由校若有所思地回忆道:当年朕还小,太祖太皇太后,也就是我祖奶奶还在。皇爷爷不喜欢我父皇和我,不让父皇出阁读书,祖奶奶直接跑到太祖皇帝的牌位前大哭,吓得皇爷爷长跪不起,马上答应送父皇去学堂。奈何父皇那时已经十三岁,后又长期辍读,十九岁时才又奉旨出阎读书,长期被禁闭在宫中,读书实在是少。所以,我父亲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朕也差不多,根本没人管。直到十六岁我登上皇位之前,没读过几天书。实在闲得慌,就跟几个太监宫女在御花园里捏泥人,玩过家家。

人生总得有个精神依托,既然不能读书,做做木匠也好。好不容易熬到父皇上台,总以为这下可以好好读读书,可偏偏父皇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西去了,没爹没娘的我,没读过一天书,就这样赶鸭子上架被推上了帝位。

OC仔:您也是个可怜人儿,对您表示莫大的同情。

朱由校:朝中那些老臣们争来争去的,他们根本不在乎我和父皇这样的皇子是否真的接受了教育,他们只是希望有朝一日,皇帝即位后,他们就可以日日在我们耳边聒噪,说我们承了他们的恩才有今天!我可不想如了他们的愿,那我就索性不读书咯!

【党争祸国,世间人心最是难测】

OC仔:陛下好任性!其实他们也是为了您好啊!

朱由校:原先朕也是那么以为的,朕一即位马上给予他们支持,也处理了一些贪官,我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但他们太让朕失望了!在他们眼里,党派之争竟胜过了天下!当我大明王朝的军队在辽东战场上节节败退时,他们只是一味认为将领是“异党”,对其排挤打压。熊廷弼本来治理辽东多年,总算是有点效果,但东林党非要朕处理他,最终导致广宁兵败,六万大军惨败于努尔哈赤的八旗劲旅,东北战场几乎全线崩溃。他们口口声声为了朕为了天下,但一个个把朕当傻子糊弄,连袁崇焕将军也是如此。他给朕上过一道折子,号称只需在关外修城屯田就能让后金投降,朕惊喜啊,多希望他这招管用啊,但朕只是用了一串反问句“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追问这样操作的可行性,他便哑口无言。可惜啊……朕要改变这种情况,只能换人了。或者,要有人能制衡他们。

OC仔:所以,你选择了魏忠贤?

朱由校:朕知道他顶着朕的名号在外做的那些事,朕也知道他打压东林党……但是如果这个朝廷被别的朝廷替代了,将军到了新的朝廷还能当将军,地方大员到了新的朝廷还能当地方大员,那时唯独朕这姓朱的最没资格和他们讨价还价。东林党整天在朕面前讲不能与民争利,朕本来也不想加税,但边境战事吃紧,打仗怎么能不花钱?如果不于民加税,那些好处能落到百姓头上,朕也算是做了件善事。但事实真的如此么?最后是江南那些富得流油的士绅商户不用交多少税,反倒是西北贫困农民要加税。流民遍地的现状不改变,就算把徐鸿儒、安邦彦、王二这帮农民军打败十次,他们也会有第十一次卷土重来,农民有无数次试错的机会,但官府一次机会都没有,败了就败了。你说,朕需不需要爪牙?

【喜弄机巧,只为寻找精神寄托】

OC仔眼看朱由校越来越阴郁,赶紧找话缓解氛围:这个……哎呀,不提这些了,听说你特别喜欢木匠活,而且做得特别好?

这个话题引起了朱由校的兴趣,眼睛都亮了起来:哈哈,终于说到一点朕喜欢的话题了!朕曾在庭院中仿制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雕镂刻画,玲珑剔透,高三四尺许,使用的砖瓦则是命令琉璃厂专门定做的。朕还嫌行军床笨重,设计出轻便易携带的折叠床,这个可以为外出休息提供多大的方便啊。朕还酷爱雕镂木器,曾制作护灯小屏八幅,手刻《寒雀争梅戏》,制作完工后将其交给身边的小内侍,让他们到集市上去兜售,还特意叮嘱说这是御制之物,定价不能低于一万两。第二天,太监们将卖灯屏所得银两如数奏进。

不过朕对所造的物件喜爱都不长久,刚做成时爱不释手,而过不了多久就觉得索然无味了,之后又会再次造些新的物品出来。朕喜欢的只是这个过程,只有在做这些器具时,朕才觉得是最放松。朕从小见到皇爷爷不喜欢父皇,大家都想争太子之位,还出了“梃击案”。皇爷爷后来怠于朝政,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皇爷爷和父皇在一个月内先后去世,那时朕才十六岁,之前没有人把朕当回事,突然又都围在朕身边,教育朕,让朕做决断,朕烦都烦死了。那些奏折,字朕都認识,但是没人教过朕该如何处理啊!不像这些器物,朕多琢磨琢磨,再精巧的器物也能制作出来,政事太难了,不想了不想了!

朱由校是个神人,他不爱女人,不好政治,就爱趴在案头,研究土木工程设计,按现在的话来说,他也算是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科研工作者了,以他的成就而论,在这方面他绝对够得上是教授级别。然而他出生在了错的时间,偏偏还是皇帝,就注定难逃悲剧的一生。

猜你喜欢

父皇木匠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木匠身影
皇帝怎么吃
木匠手中的诗情画意
如何高雅地讨要生话费
刺客
刺客
谭木匠
父皇,去哪儿
木匠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