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角亭,不能忘却的洪都记忆

2018-02-22洪宣

军工文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洪都厂房南昌

洪宣

我们铭记与敬畏的,不是眼下稍显老旧的这座楼阁,而是那个时代、那群人的历史痕迹。

随着南昌航空城奠基仪式的启动,占地25平方公里的洪都新家园蓝图自此开始展现。按照“边建边搬”的模式,洪都公司老厂区将陆续整体搬迁至30公里以外的瑶湖航空城。2017年11月21日,洪都公司标准件厂正式启动搬迁。搬迁发车仪式上,跟车离去的分厂员工,向着标准件厂所在的八角亭、向着过去在八角亭奋战的无数个日夜不停挥手。至此,八角亭告别了她作为洪都生产厂房的最后一任主人,即将履行新的历史使命。

这座建筑设计呈八个角的八角亭楼阁,被数棵粗壮的百年老樟树和一条2米来宽的小径环抱,内部有楼阁观测,采光充足,布局科学,牢固耐用,具有独特的工业建筑艺术价值。八辐向心、铁骨铮铮的八角亭,与洪都风雨相伴八十余年,历经风雨,见证了洪都成长壮大的奋斗史,记载了中国航空工业和洪都的传奇生命历程,犹如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洪都人献身航空。

与洪都公司其他待搬迁和已搬迁的厂房不同,八角亭外没有外墙上大大的红色刺目的“拆”字,依然保留着温情与静默。搬迁后的八角亭不会被拆,而将作为工业遗产保护建筑继续驻守在老洪都这片热血土地之上,向后来的人们述说过去的洪都,那个时代、那群人的故事……

在苦难动荡的岁月中艰难诞生

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与意大利签订合同,拟在中国成立一家制造意式飞机的工厂,地点设在南昌,公司全名为航空委员会下属的“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也称“中意飞机厂”,生产制造意式飞机。随后,八角亭作为当时唯一的生产厂房,在历史中诞生。

1936年11月起,在八角亭厂房里,洪都“边建厂边修理”,先后修理了意制BR.3教练机和“美龄号”专机等机型。1937年4月,还制造了布瑞达25式教练机20架和萨伏亚S-81式双发轰炸机6架,开启了中国制造双发大型轰炸机的先河。

彼时的南昌,战略地位日益重要,是当时集中国航空工业中心、航空管理中心、航空科研中心及最主要空军基地于一身的航空战略中心。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中意飞机制造厂遭日机轰炸,因当时意方人员的出卖,日机轰炸几乎“弹无虚投”,这个当时相当完备的飞机厂瞬间几乎变成废墟,导致中国新生的航空工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1948年12月,国民党将重要物资、人员迁往台湾,这里留下一幅破败不堪的残局,八角亭也在一片残墟中苦苦守望着……

1949年南昌解放时,由中南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以后成立了南昌航空站。

1951年,当朝鲜战场激战正酣,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以过人的气魄和胆识酝酿着一项气势恢弘的千秋伟业。4月17日,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在战火中诞生了。6天后,刚刚成立的航空工业管理局正式通知南京22厂迁往南昌,新建南昌飞机制造厂,也就是今天的洪都公司。当时,这座八角亭式厂房连同一条1500米长的碎石跑道、一个飞行指挥塔台,一座两层楼的办公楼、一座器材库房以及旧设备30余台一起移交给洪都公司。

历史定格在1951年4月23日,从这一天开始,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航空企业开始了60年辉煌壮丽的征程,八角亭也被赋予新的生命,从此见证洪都一个又一个奇迹的诞生……

在航空报国的信念中缔造奇迹

洪都成立之初,八角亭里先后有修理、机加单位入驻,是重要的生产场所。在这里,怀揣着报国理想与信念,首批创业者们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纵使硝烟弥漫,残瓦废墟,荆棘丛生,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修理飞机,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人心中的崇高追求。短短几年时间,在这里修理好的几百架战机,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前线。

当时,洪都公司退休老职工苏荣富就在八角亭工作,经历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走向制造的全部历史过程。1951年10月1日,工廠开工修理第一架雅克18飞机。苏荣富在机械加工车间担任磨工组组长,就在八角形厂房里进行生产。在这个厂房里,除了制作修理飞机用的机械加工零部件,还承担了起落架修理,车间按工种分为五个工段和一个直属的磨工组。生产进展很快,到1951年底,仅三个月的时间,就修理完成了30多架雅克18飞机。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洪都逐步由飞机修理厂过渡到飞机制造厂。当时,洪都除了飞机的机身骨架和中翼外,其他零部件已完全自制。随后,他们用一架苏制的机身骨架和中翼,装上自制的零部件,在1953年“五一劳动节”上进行试飞,经过50个起落,18小时的飞行试验,效果良好。

在此基础上,洪都公司向全体职工发出“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的口号。由于当时洪都的厂房并不多,八角亭就显得非常实用,多个工种都集中在这个厂房里,生产的特点是零件项目多、批量小。为了响应号召,八角亭里的车工、铣工、钳工、磨工全部发动,开动脑筋,努力拼搏,实行三班制工作,人停机不停……1954年7月,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雅克18)终于诞生了,而这架飞机的绝大部分零件都是在八角亭里完成的,因此,八角亭也成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的直接见证,见证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飞上蓝天的历史。

此后的数十年间,八角亭经历了初教六、强五飞机以及几型导弹等多达十几种型号的研制、发展、壮大,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进驻八角亭的单位也几经演变。按照老前辈的说法,最多的时候,同时有六个单位在八角亭里办公生产。但不管机构怎么调整,人员怎么变动,八角亭始终作为重要的生产场所,参与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重要机型的研制任务,见证了早期航空人“献身航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创业和奋斗史。20世纪70年代,洪都的强五飞机创造了年产100架,月产36架的历史纪录。

在历史风雨的沧桑中历久弥香

八角亭早期的内部结构与现在的略有不同,是八个角用墙砌起来,相互分割,互不相通的。圆形厂房中间是工具室,八个隔间到工具室借工具都很方便。每进入一个区域都只能看到一个角,看不到其他角的全貌。但是在八角亭二楼转一圈,可以望到厂房的每一个角落,工人工作的状况尽收眼底。据说,这是当年为了便于“工头”监督工人而设计的,这也成为八角亭最大的建筑特色。这种互不相通的结构曾经还救了八角亭一“命”。

20世纪70年代末,八角亭内有16、81、84车间和计量站四个单位,其中包括飞机结构件装配、起落架装配和附件装配等重要生产环节。由于附件试验总是与液压油打交道,液压油经常喷溅出来。一次,有职工在厂房一角抽烟,烟头正好扔到浸了油的木屑上,火势瞬间蔓延,很快就失去了控制。如果是普通结构的厂房,或许早就烧成一片灰烬,但八角亭却因为八个角之间相互有墙相隔的建筑结构避免了一场“生死之灾”,只是烧掉了一个角,幸运地存活下来了。后来,这个角被修缮。再后来,由于组织机构调整和厂房的相继演变,就把隔墙敲掉,只保留了承重立柱,也就是今天八角亭内部联通的结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八角亭又见证了洪都改制的步伐与进程,成为重要的机构旧址。随着洪都进行分厂制,81、84等单位相继迁出,标准件厂作为最后一任主人整体迁入八角亭。迁入时,对历经沧桑,有些破旧的八角亭进行了修补和装修,但结构未动,保留着本体的完整、稳定。

但由于年头久远,厂房最初的建筑设计所体现在监控管理优势逐步被现代管理模式所取代,加上厂房结构呈圆状,机床设备不好布局,很长一段时间里,八角亭的生产条件相对洪都公司其他车间厂房,是比较落后和艰苦的。如今已搬迁至航空城现代化厂房的职工们回忆当年刚进入八角亭工作时的情景——那时候,八角亭很破,木条钉成的隔板敷上了水泥,手一打墙,碎石就掉下来。每到夏天,毒辣的太阳光通过楼阁上的大窗户直射进厂房,加上不通风,厂房像大锅炉,室温比其他廠房要高3~4℃。每到夏天,职工都会想出各种防暑降温的办法,甚至有职工将木质窗户涂上红色或绿色的漆。阳光投射进来,有种斑驳的历史厚重感。此时在宽敞明亮厂房工作的职工们,回忆起这些,一定看到了树影婆娑间,那座隐约可见的二层楼高的小楼阁……

历经80余载风雨的八角亭,作为厂房的功能逐步在弱化,而作为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却突显出来。尽管世事沧桑变化,如今,八角亭依然八辐向心,钢骨铮铮,诉说着过往历史的一切——

它不会忘记,白手起家的洪都人用汗水、智慧和生命捍卫着报国强军的誓言;时代先锋们披荆斩棘捧出一座座丰硕的奖杯。3个月,拿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教8飞机当年发图、当年试制、当年首飞成功;L15新机采用数字化设计制造,从详细设计到首飞,仅花了一年多时间;为了前线,为了国防,为了荣誉,工人师傅们日夜奋战,不让自己耽误一个节点……担当,源于忠诚。夜色中寒来暑往,这样一份忠诚,从先驱们夯下第一锤地基开始,便代代相传。

恋恋不舍是真情,直面未来是豪情。八角亭的缩影,是洪都人的精神特质,是洪都精神的积淀。这股精神,将支撑着洪都人在当下的科研生产交付、航空城建设和老厂区交付的“三线作战”中,继续争创一流、坚决完成任务的行动!

再次踏入八角亭,安静而空旷,但是闭着眼细听,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有轰鸣的机器声响、有人们的齐声呐喊和欢呼声……

伴随着八角亭作为洪都老厂区重要工业遗产建筑,将被悉心保护,犹如我们始终铭记洪都60多年奋斗历史的同时,南昌瑶湖畔的航空城,一座以八角亭为原型同比例规模的厂史陈列馆,也即将展现。 “新八角亭”将见证的,是新时代里洪都的壮阔蓝天、是航空城里新奇迹的不断诞生。

八辐向心,聚而不散。洪都人,再踏新征程。

猜你喜欢

洪都厂房南昌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李克强考察航空工业洪都
航空发动机大型工业综合厂房消防特点与措施
把甜蜜带进厂房
眷看洪都
转型升级 砥砺“洪都心”
打造中航工业学习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