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要点

2018-02-22倪久元高红治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设施蔬菜配套技术

倪久元 高红治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在不断改进农业种植方法,开始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提倡设施蔬菜培养以及立体栽培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拥有诸多优势,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从设施蔬菜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模式的现状,并介绍了几种常见蔬菜的立体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关键词 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模式;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S3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3.016

1 设施蔬菜的概念

1.1 设施蔬菜

设施蔬菜是设施农业中的一个类别。设施农业就是指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利用一些技术工程对一些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控制,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其实,设施农业还包括其他几种类别,如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这些新的种植方法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而且发展趋势较好,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设施蔬菜就是在环境相对可以控制的环境中种植蔬菜,利用这种种植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现实中遇到的问题[1-2]。

1.2 设施蔬菜的特点

1.2.1 能够合理利用各种光线

对于蔬菜的生长而言,光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一种蔬菜的日照时间都应该进行合理安排。在以往的种植过程中,不会对各种蔬菜进行测定,因为都处于同一光线下,而且日照时间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各种蔬菜最后生产出来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质量比较好产量也很高,有的产量则很低。而利用设施蔬菜能够根据每一种蔬菜的特性去确定每一种蔬菜的日照时间,从而能够保证充足的光合作用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蔬菜,一定是高质量、高产量的。

1.2.2 设施蔬菜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设施蔬菜具有技术含量高、效益高的特点,整个产业发展基础是比较规范的,而且它的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因此设施蔬菜正在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转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是传统种植技术无法比拟的。因此,与传统种植办法相比,设施蔬菜的培养方式更加自由,没有太多的约束条件。此外,这种技术能够使蔬菜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而且可以作为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3-4]。

1.2.3 设施蔬菜抗灾能力强的优势显现

近年来,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而且不少地区常常会遭到一些恶劣天气的影响。例如,最大的蔬菜输出地区寿光县在2018年便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的蔬菜被破坏,既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带来了经济损失。这就是传统种植模式的缺陷之一,而设施蔬菜则拥有较强的抗灾能力。设施蔬菜一般都种植在大棚里,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从而能够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2 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模式的现状

目前,设施蔬菜的立体蔬菜栽培模式在很多地区得到了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缺乏对设施蔬菜的认识,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在一些建立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模式的地方,缺乏对设施蔬菜的正确认识,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人对于设施蔬菜的认识还比较浅显,没有看到背后的巨大商机,从而很难形成产业化机制。

2.2 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

一些人已经看到设施蔬菜的未来,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却没有将这种技术推广出去,因此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设施蔬菜技术,从而不利于该技术的长远发展。

3 设施蔬菜立体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3.1 立体栽培模式

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体化的无土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或者以搭架、吊挂形式按垂直梯度分层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培,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

3.2 几种常见蔬菜的立体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3.2.1 洋葱、菠菜、生菜的立体栽培模式

洋葱、菠菜、生菜的立体栽培模式平均每160 cm划分为一个种植带,低垄宽100 cm,高垄宽60 cm,垄高15~18 cm。洋葱每年9月下旬育苗,50~60 d后将真叶种植在低垄内,行距25 cm,株距15cm;9月下旬,高垄上播种菠菜,春节后即可收获;2月中上旬培育生菜苗,3月移植到高垄上,株距30 cm,5月下旬收获。栽培技术要领就是作物种植前需进行耕翻和施肥,做好高低畦。洋葱种植时需覆地膜,注意浇水和喷药的时间与剂量;生菜结球大小达到常规时要进行肥水管理,促使叶球增长。

3.2.2 日光温室秋延迟生菜、西芹的立体种植模式

日光温室秋延迟生菜、西芹的立体种植模式平均每140 cm划分为一个种植带,高畦宽60 cm,低畦宽80 cm。生菜在每年11月中旬播种在低畦内,间苗后株距保持15 cm;来年4月中旬培育西芹苗,每畦种4行,株、行距均控制在20 cm。生菜在植株长到25 cm时便可采摘上市;西芹株高达20 cm时,对新叶进行肥水管理,并适时喷洒2次赤霉素,以促进生长,当植株长到35 cm时即可采摘上市。

4 结语

设施蔬菜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有很多优点,能够根据每一种蔬菜的特点进行调控,从而能够提高蔬菜的质量。目前,该技术正朝着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会对农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元林.佛手瓜的间作,套种,直体梭培技术[J].小中國农村科技,2002(11):9.

[2] 王瑶申.日光温索善茄套作双孢菇立体栽培技术[J|.内装古农业科技,2004(2):36,38.

[3] 何新辉,陈晓丽,葛新兰.设施黄瓜套种苦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6(6):50-51.

[4] 杨怀亮,祝明双,李开菊.瓜、油、菜立体种植模式技术要点[J].山东蔬菜,2003(1):29.

猜你喜欢

设施蔬菜配套技术
苎麻良种“川苎11号”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加快湖北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早实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玉米超高产配套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