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思考

2018-02-22何建国贾洪楷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安全监督农产品质量

何建国 贾洪楷

摘 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都是社会大众重点关注的对象,频繁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显示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着问题,人们的身体健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基于此,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和思考,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3.062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但是农产品安全问题仍然屡见不鲜,不仅使得农产品生产秩序混乱,而且存在严重质量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后,会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是关乎到民生的一项重大工作,值得深入探究思考。

1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1 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1)积极构建农业标准体系[1]。基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针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和产品四个环节质量安全控制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促使主要生产领域的地方标准同国家与行业标准相一致,逐渐构建起以国家标准为主、行业标准为骨、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农业标准体系。2)组织开展标准的修订工作。基于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主要涉及农产品产前、产中与产后,覆盖养殖、种植、加工等各个领域,关乎产地环境、农产品及投入品等一系列环节中,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给予技术指导,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提供理论依据。3)积极创新标准。在标准修订时,应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提质增效、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过程成本投入等方面予以创新。

1.2 开展标准实施示范推广

在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基础上,基于产业发展,围绕农产品重点工作,积极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构建安全优质农产品”作为工作目标,以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等级规格、检测方法、农药使用规范、病菌抗药评价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以水稻机械直播、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节约资源和保護环境标准为补充,以雷达监测黏虫种群、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技术规程等现代农业防治标准为提升,以建设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推广,要求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对基地环境予以严格控制,对农产品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予以全面规范,构建生产记录、农产投入品进货与使用记录等相关标准化生产档案,实现规范化生产,对农产品过程进行标准化质量安全控制。另外,开展标准宣传活动,汇编蔬菜、食用菌、“三品一标”等标准宣传手册,组织观看蔬菜、粮食种植视频。

2 完善五项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2.1 完善监管制度

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监管部门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关于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考核奖惩办法》《关于加强农产品生产用药管理意见》《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关于农业标准化的意见》《农产品质量检测实施意见》《农药登记备案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针对农药生产、经营与使用制定有奖举报的办法,对外发布致广大菜农、粮食种植户的公开信。同时,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状,以此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2.2 完善农药经营告知制度

针对农药产品采取登记备案审查告知制度,未通过登记备案的农药产品一律禁止销售。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监管部门应积极开发农业投入品监管系统,借助系统平台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以此来引导农民合理选购与科学使用农药。积极告知农药,针对农业部门限制使用的农药产品不予登记,对于地区未防治对象及作物的农药产品不予登记,防治对象及作物超出规定标准的农药产品不予以登记,真正将各种问题农药拒之门外。另外,认真全面地排查清理备案之外的农药产品,严格抽样检测备案在册的农药产品。

2.3 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

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监管部门应结合地区情况,制定强制性例行检测制度、定向定位检测制度、基地准出制度,实施强制性例行检测与生产经营单位自检相融合、质量速测与定量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全覆盖、无缝隙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构建检测结果通报与责任追究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追根溯源、跟踪检测与执法,从而有效预防存在质量问题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2.4 完善属地管理制度

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监管部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点,对机构建设、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予以全方位有效的考核。同时,贯彻执行属地管理问责制,对所管辖地区出现的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应追究相关责任。

3 强化智慧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3.1 创建农业智慧监管服务公共平台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全面收集地区蔬菜大棚、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物流园区、粮食生产基地、超市等相关种植、交易、追溯、检测信息,并对其进行数据化管理与运用,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与产后间全过程监控,积极构建“流通千万里、追溯零距离”的透明、高效监管方式。

3.2 建立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制

借助农业智慧监管服务平台中种植数据、市场交易数据、检测数据三个模块,实施农产品追溯制度,对地区农产品进行全过程的追溯监管。精确统计每一个生产地块,并登记具体的地理坐标,从而实现精确查找与定位。联合相关技术部门,积极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手机APP软件,为每一个农产品市场安装APP,并配置二维码打印机,对农产品市场要求如下3点:1)重点检测农产品进场交易及收购信息,并将数据自动地传入到监管平台[2]。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手机APP软件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如实记录,并将农产品的名称、数量、交易日期以及农户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自动生成相关电子交易记录台账。3)对每一批次农产品加贴追溯二维码和产品合格证明,通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便能够查看到该产品任何信息。

3.3 创建生鲜溯源交易平台

以农产品网上交易及质量追溯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订单交易,将农产品整个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置入质量监管与追溯系统,并借助准入机制、溯源机制、检测机制、信用机制对农产品进行全程监管,保证每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

3.4 引导大众,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应积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避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3]。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予以规范化生产,销售者严格把关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主要的补充力量,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危害降低的主力军。消费者也应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对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予以坚决拒绝,有效抑制有问题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奖励规范生产销售的农产品人员,严厉惩处违规行为,从而形成一种优质的农产品生产销售环境。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关乎民计民生的重大工作,然而农产品种类十分繁多,生产销售规模较大,这无疑是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度。但是,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督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督效率与质量,尽量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郭雪霞,王海,郭海枫.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4(9):175-177.

[2] 郑炳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果菜,2017(12):44-47.

[3] 陈松,周云龙.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3):12-15.

猜你喜欢

安全监督农产品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中的差别化管理
如何做好变电站安全监督及施工管理
农产品争奇斗艳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