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业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探析

2018-02-22程昔美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种植业家庭农场

程昔美

摘 要 对于家庭农场而言,实现规模化经营是现阶段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不区分公司与家庭农场,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则是种植业家庭农场的一个主要经营方式。基于此,围绕关于种植业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的问题,以几个较为具体的例子对其经营的要素和认知体会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 种植业: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3.055

家庭农场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对種养大户的一种升级,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可以大大提高盈利能力,丰富盈利模式,进而达到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目的。此外,发展家庭农场对于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1 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家庭农场”这一概念本身属于国外的舶来品,以美国为例,美国现有的农场几乎90%以上都属于家庭农场,且均为大中型家庭农场。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组织方式都种类多样,呈现大型、成熟、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态势。而作为欧盟的第一农业生产国,法国的家庭农场占比数量也非常高,从规模上来看,法国的家庭农场多属于中型家庭农场。法国农场专业化程度很高,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以分为谷物农场、畜牧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以突出各自产品的特点为主。在日本,家庭农场是通过政府干预的强制措施进行推广,以小型家庭农业为基本单位进行的农业经营方式,以租赁为主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国外的家庭农场最大的优势在于起步较早、发展成熟且具备个性特征,整体发展趋势相对稳定。

而相比较上述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国家,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实际上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且现有的大部分家庭农场所经营的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在产品属性的选择上还不全面。虽然我国农业发展早期已经出现了家庭农场式的生产经营个体单位,但是在整个大环境下,其仍然属于少数情况。具体来看,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提出。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家庭农场,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现有家庭农场728家,涉及种植业方面的450家,占家庭农场总数的62%,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极低。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专业化水平,相对于国外而言还是相当薄弱的,但是其所具备的明显优势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潜力不容忽视。因此,现阶段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体应逐渐从传统农户稳步向家庭农业发展并过渡。

2 种植业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关键要素

2.1 经营理念的更新

目前,家庭农场的经营内容仍然以种植业为主,依据整体的市场发展环境,需要农场主具备较强的抗风险意识及市场意识,逐步树立起独立的产品品牌,形成长期、有效、积极的发展态势,从而促进种植业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经营、可持续发展。例如,重庆市南川区要以“金佛山”商标统一经营,打造南川米、金佛山方竹笋、金佛玉翠绿茶等品牌。

2.2 经营环境的塑造

1)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需要得到相关的乡镇、村、区政府和政策的全力支持,确保在经营理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得到资金、用地、技术都多方面的有力支援,以确保发展的稳定性。2)在内部环境的塑造中,要对于农场中品种、产品收储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结合外部环境,共同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要借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做大做强种植业家庭农场。

2.3 经营技术的普及

对于家庭农场而言,技术服务与推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技术支持不到位很有可能导致农产品存在质量缺陷,进而影响后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派出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从品种的选择到后期收储、烘干等都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指导,从而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进行相关经营技术的普及,帮助农户实现技术的学习与运用,为种植业家庭农场长效发展做准备。

2.4 品种布局的选择

在品种布局的选择上,除了需要考虑整体的市场需求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家庭农场的所属位置,进行择优选择。以重庆市南川区三秀粮油种植家庭农场为例,在品种的选择上,要以重庆市的优质稻油主推品种丰优香占、Q优5号、渝黄2号、渝油28号和庆油3号等为主,利用地区资源优化发展。而在产品销售上,以通过金佛山粮油集团进行出售为主,在解决销售问题的同时也发展了本地的优质加工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也为后续长效发展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1]。

2.5 农场主文化水平的提升

对于农场主而言,并非具备体力足以,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了解当下市场发展状况,明晰经营理念,并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确保农场始终能够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场主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家庭农场的发展,因此,农场主文化水平也可以看作是家庭农场经营成效的关键性决定因素之一。而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提升农场主文化技术水平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3 对于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认识及体会

3.1 规模化经营

不同家庭农场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而基于种植规模和经济水平的差距,导致家庭农场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再加上对于农用机械的引入和使用,不论是播种还是产量都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对于当下种植业家庭农场而言,首先要开展的是适度的规模化经营,如一些家庭农场经济水平不足且人员简单,那么农场适合进行小规模经营,确保经济效益相对稳定,即在可控风险范围内进行规模化经营,以达到最大化效果[2]。当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关内容的优化,如农场主本身具备一定的机械操作经验,就可以选择购买一些相对具有优势的机械,实现资源优势的进一步扩大。

3.2 与公司有机结合

规模化经营应当适度,发展过程中也应尽可能运用周边资源,以期利益最大化。相对于家庭农场的农场主而言,公司本身拥有更加专业的人才,且能够对于一些特定问题进行实践和尝试改良,获得创新技术加以运用,从而进一步调高诸如粮食产物的产量或其他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研发出相关专利,推动整个农业的与进步发展。诸如此类的优势在关于种植业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加强企业与家庭农场之间的合作关系,或者借助政府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合作,能够在有效缓解政府经济压力的同时,为家庭农场提供稳定且多样化的资源以及政策优惠,运用社会资本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4 结语

无论是基于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探索,还是与企业的强力合作,归根究底,都是从家庭农场的自身发展出发,经济、政策、农具机械虽然能够有效地起到辅助作用,但是根本上还是应着手于家庭农场的特征,积极探索其独特的建设体系,采取相应的发展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种植业家庭农场发展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德娟,周琼,曾玉荣.我国种植业家庭农场发展案例研究[J].经济纵横,2016(2):84-89.

[2] 郝雨.家庭农场成本核算分析与控制:以种植业家庭农场为例[J].中国农业会计,2016(4):32-34.

猜你喜欢

种植业家庭农场
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家庭农场规模经济效率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当前天然橡胶市场主要矛盾分析
兴义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