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长春市乡村发展路径探究

2018-02-22李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长春市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李平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向,乡村发展与振兴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基于此,以长春市为研究案例,在探讨乡村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长春市周边乡村地区调查分析,系统梳理长春市乡村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科学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长春市乡村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发展路径;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3.05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随之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在党的十九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全面的振兴。乡村发展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持续性课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与国外对乡村发展的研究相比,我国乡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则起步较晚。从国内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乡村研究关注地域南方多于北方,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乡村发展类型以及具体模式进行探讨[1],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地域特征、产业结构以及乡村职能等方面总结乡村发展类型[2-5];针对于东北地区(寒冷地区)乡村发展问题研究相对较少。长春市作为农业大市,深入分析其乡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路径意义重大。

1 长春市乡村发展现状探析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经济发展水平在吉林省相对较高,具有吉林省平原地区乡村的典型代表性。近年来,长春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长春市作为吉林省中心城市,不断践行统筹城乡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2017年增加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2万公顷,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鼓励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总产值实现428.6亿元。此外,长春市品牌农业、都市休闲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健康养殖业有所发展,并连续举办长春市乡村旅游节,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强化改革,加快步伐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面积与农民合作社的数量持續扩大,2017年48.3万公顷农村土地实现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社15 038个。长春市注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早在2014年就把改善农村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并探索出多种管理模式,如“环卫下乡,城乡一体”模式、“政府扶持、多方共建”模式以及“村规名约、村民自治”模式。同时,长春市注重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2018年9月审议通过了《长春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不断探索长春市乡村振兴与发展的路径。

2 长春市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进城务工,农业生产要素的非农化

20世纪90年代开始,长春市的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快速城镇化带来的耕地流失造成一批的失地农民。失去土地致使农民离村进城打工,户口在农村,工作和生活在城市,成为了游离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失落人群,难以安居乐业,农民工现象成为了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焦点[6]。以长春市龙嘉镇红光村为例,全村实现土地流转后,接近70%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携眷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85%),大部分到韩国或者苏浙一带等东南沿海城市,多数人员在务工地并未实现安居乐业,成为“候鸟式”群体。

2.2 农村青壮劳动力减少,农村社会主体老弱化

当前,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新增人口速度逐步放缓甚至倒退,农村青壮劳动力数量增长缓慢,外加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农村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主,农村社会主体呈现老弱化。以老人和儿童为主的留守人员难以支撑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有地无人耕、粮田被撂荒、或土地直接转包的现象普遍存在[7]。以长春市龙嘉镇红光村为例,全村户籍人口1 000余人,18岁以下人口仅占总人口的7%左右,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8%左右,老弱化现象十分明显。

2.3 空心村问题突出,农村建设用地闲置化

在农村普遍存在人走地不动、建新不拆旧、不占白不占的现象,导致空心村问题日益突出。此外,近年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存在大量闲置耕地现象,坐等拆迁赔偿心理作祟,反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从对长春市周边乡村走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农村劳动力及家眷长期外出务工,但仍然保留其土地所有权,不愿意参与土地流转或是自行转包,还有些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并搬迁至新的集中安置区,但不愿意交出原有的宅基地,仍保留其固有房产的现象,这也反映了我国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方面的不足。

2.4 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重,农村生态环境污损化

受所处地理区位的影响,长春市的农作物大多是一年一熟,为了保障农作物产量,在耕作过程不可避免的使用了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从而造成大城市近郊的一些农村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生态污染日益严重、面源污染等现象严重,以长春市周边乡村为例,在所调研走访的多个乡村来看,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的农户普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且使用后均进行自然排放,面源污染现象较为普遍。

3 长春市乡村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明确乡村建设的开发主体

从国内外乡村发展实践来看,明确乡村建设发展的主体尤为重要。国外的普遍做法为政府主导,引进社会机构参与,农民自发成立合作社,而国内更多是政府主导、公共参与的方式,而长春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乡村发展在一定程度仍然存在被动式发展的现象,“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乡村发展更多依赖于政府,社会机构、农民往往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因此,长春市的乡村发展要明确建设和开发的主体,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乡村发展专门机构,制定有关章程和法规,对乡村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督。未来,要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农民”的合作方式,采用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农民自愿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统一建设集中安置区,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并对原村民宅基地进行统一复垦,实现规模化种植或设施农业等。

3.2 以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发展

产业是落实和实现乡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乡村建设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产业定位直接决定了乡村的发展建设。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耕文化,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变化规律,增强吸引力,避免产业类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从国内外乡村发展实践经验来看,乡村发展必要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单独依靠传统农业实现模式创新的少之又少,一方面,升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积极发展新型农业,如特色种养、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如工业拉动、旅游带动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业产业的溢出价值,实现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跃升。

3.3 改善乡村面貌,保护生态环境

乡村环境主要包括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加强对传统人居环境进行整治,完善农村环境治理设施,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这里包含了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提升,如傳统农业使用化肥污染水体、农业剩余物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生活污水、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等。此外,还可以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如石头口门水库周边的乡村,充分发挥水源保护地的优良生态本底条件,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既能保护生态环境,亦能促进农村发展。

4 结语

由于不同的乡村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推动乡村振兴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也不尽相同。长春市的乡村发展与振兴需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布实施,稳步推进。结合对长春市周边乡村地区的走访调研,提出未来长春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乡村建设的开发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农村发展的新动力,逐步改善乡村生活面貌,建设特色村落,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姚龙.从化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2]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1-6.

[3] 宁近.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乡村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武宣县二塘镇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13):9-10.

[4] 孟欢欢,李同昇,于正松,等.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4):144-148.

[5] 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25.

[6] 孙闻天.有效实现河北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运用[A].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京津乐道绿色廊坊论文集[C].2018.

[7] 刘彦随.新型城镇化应注重根治“乡村病”[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9):22.

猜你喜欢

长春市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奔跑的小浪花
蒲公英和毛毛虫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颜料打翻了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长春市吉航汽车维修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