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8-02-22孙瑞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应用研究小学语文

孙瑞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内涵,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关注乡土文化。

【关键词】 乡土文化;小学语文;应用研究

乡土文化对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入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文化意义,让语文学习更加具有实践意义。教师充分利用好乡土文化,不仅对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学发挥它更多的积极促进作用,避免小学语文过多地关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下面将具体分析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乡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来自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开展乡土文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同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语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乡土文化教学,可以展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掌握一定的实践生活知识,有利于学生不断拓展学习眼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所讲被动地学习,机械地重复着语文知识,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过程不知所云,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的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让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乡土文化的教学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有效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起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进一步实现了情感态度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家乡文化,促使学生对自身的乡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遇到文章中的一些自然景色、社会风情等知识时可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加深对文章的认同。语文教学应当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增强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阶段利用乡土文化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二、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缺乏一定的人文性特点,对一些具体的语文知识更是缺乏认同感,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就要关注乡土文化,对每一篇文章中所涉及的一些语言知识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促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断转变,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善于应用现代教学工具拓展学生眼界,利用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素养。那么要发挥乡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点:

1.明确乡土文化特点,改变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对小学生开展阅读课程训练以及古诗词教学,要善于将自然生活中的风景、古迹、风俗、习惯等知识有效地贯穿在小学课堂中,每一个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风土人情,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教师明确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作用,对我们弘扬地区优秀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接班人,教师重视对学生的乡土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关注传统优秀文化的习惯,并且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贯彻执行。语文教学不应当局限在对语言的传授,更多的应该关注对学生的文化传承以及实践应用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禁锢,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增强对本地区以及本国文化的认知。

2.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教学模式

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性在于其更加亲近学生的生活,利用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与文化。教师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有助于转变教学模式,利用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快速高效。具体来说,教师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从阅读课出发,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充分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利用乡土文化阅读材料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乡土文化资料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度,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的风俗人情,领悟到乡土文化扎根于生活之中,学习乡土文化可以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3.应用乡土文化素材,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为学生传授更为先进以及科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将乡土文化与语文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合。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乡土文化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互动的积极性,利用乡土文化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一种良好的人文情怀,比如在教学古诗词《回鄉偶书》时,学生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此句的理解可以利用乡土文化,帮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家的归属感以及对于故乡的思念都贯穿在诗的始终,学生通过自身对家的认同感,从而产生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另外,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乡土文化为学生布置写作素材,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取材,这样创作出的作文也更加贴合实际。

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对小学教育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塑造良好的文化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辰.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子:理论版,016(19).

[2]倪燕.关于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探讨[J]. 中外交流,2017(22).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应用研究小学语文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