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鸟多样性及其保护*

2018-02-22陈东东程建祥陈水华

生物学通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燕鸥少见海鸟

陈东东 程建祥 周 晓 陈水华,2**

(1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2 浙江自然博物馆 浙江杭州 310014)

海鸟(seabird)指那些在形态和行为上完全适应于海洋环境,在咸水中觅食的类群[1]。一般认为包括企鹅、信天翁、鹱、海燕、鹈燕、鸏、鹈鹕、鲣鸟、鸬鹚、军舰鸟、贼鸥、鸥、燕鸥和海雀等鸟类[2]。这种划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河燕鸥(Sterna aurantia)、黑腹燕鸥(Sterna acuticauda)基本生活在内陆的淡水环境中,一些鹈鹕和鸬鹚也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它们实际上不应隶属于海鸟;没有被列入海鸟的岩鹭(Egretta sacra)、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及鸭科中的许多种类(特别是海鸭类),一年之中多数时间在海洋环境中度过[3],应属于海鸟。

李湘涛(1990)根据上述严格的海鸟定义[4],通过郑作新(1987)《中国鸟类区系纲要》[5]的记录,认为我国有海鸟3 目12 科62 种;陈水华(2010)根据郑光美(2005)《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3,6],认为中国有海鸟78 种。李湘涛(1990)和陈水华(2010)均未给出名录清单。近10 多年来,鸟类分类系统和新纪录都有很大的变动与更新。为了掌握我国海鸟的多样性现状,厘清其分类和分布名录,根据郑光美(2011)《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2 版)》的分类系统[7],在充分查阅相关文献和新分布记录的基础上,首次对我国海鸟的分类、分布和受胁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中国海鸟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1 中国海鸟多样性及研究现状

由于海上交通困难,出海风险大、费用高[8],以及一些海鸟繁殖和栖息的外海岛屿多数属于限制进入区域[9],多年来,我国海鸟研究相对较为薄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费、船只使用等方面大力支持鸟类专家对海鸟从事研究。同时随着我国的开放和透明度提高,逐渐放松了对一些海岛和海域的限制,为海鸟的研究营造良好的氛围,近年来,海鸟生态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 瞩 目的 成 果[8,11-21]。

迄今中国境内共记录海鸟3 目12 科29 属81 种(表1)。除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黑颈鸬鹚(Phalacrocorax niger)、河燕鸥和黑腹燕鸥等4 种完全生活在淡水环境的种类,中国有海鸟3 目12 科29 属77 种。其中37 种有繁殖记录,21种为迁徙过境或越冬鸟类,19 种为迷鸟。根据蒋志刚等(2016)[22]的研究,77 种海鸟中有极危物种1种: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见封面,张鹏摄); 濒危物种3 种: 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和遗鸥(Larus relictus); 易 危 物 种2 种: 短 尾 信 天 翁(Diomedea albatrus)和黑嘴鸥(Larus saundersi)。77种海鸟中,有26 种也同时栖息或在迁徙季节出现在内陆地区,分布于渤海区域的有37 种,黄海区域有34 种,东海区域有68 种,南海区域有58 种。

2 中国海鸟面临的威胁

由于缺乏研究,海鸟所面临的威胁也被忽视,其真实生存现状恶化的情况更严重[23]:中国沿海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导致海鸟的生态环境和栖息地遭到破坏。捡蛋、海洋污染、海洋渔业资源枯竭和台风等对中国沿海海鸟繁殖造成了严重的威胁[3]。

2.1 栖息地退化和丧失 海鸟集中栖息地通常面积较小、生物多样性低、生态脆弱性强,海鸟对栖息地的变化非常敏感,抗干扰能力较差。海鸟栖息地的丧失成为近百年来全球海鸟多样性下降和海鸟快速灭绝的根本原因[24]。海鸟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有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这两大原因[25]。内源性因素指海鸟栖息地自身的脆弱性,栖息地一旦遭受破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是不可逆的;外源性因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台风、暴雨等异常气候会严重威胁海鸟栖息地。

海鸟的觅食栖息地容易受到渔业、污染、气候变化的影响。大规模的围垦、海岛旅游和开发等,使许多海鸟失去了原有的繁殖地。海鸟栖息地的丧失问题在我国沿海海域均不同程度存在[26]。炸岛炸礁、填海连岛、围海筑堤、开山采石等盲目和无序的开发活动是造成海鸟栖息地退化和丧失的主要因素[27]。例如南澳岛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也是重要的海鸟分布区。从20 世纪90年代,对南澳县分别进行围填海等海洋海岸工程、开山采石、陆源污水及水产养殖,导致栖息地的植被破坏,山体沙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栖息地短期内已经难以恢复[28]。在浙江舟山,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评估,对原有的自然环境和海鸟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9]。

2.2 外来物种引入 绝大多数的海岛鸟类灭绝与人类引入的外来物种有关。常见引入海岛的外来物种包括: 1)逃逸的家养宠物,例如猫和狗; 2)随着人类进入的鼠类和蛇;3)人为放养的动物。这些动物对海鸟的严重影响属于世界性问题,外来动物对繁殖海鸟危害尤为严重[3,23]:捕食海鸟的卵和雏鸟,造成繁殖群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失败,破坏海鸟原生繁殖栖息地和岛屿生态。20 世纪的中期,将山羊带到阿根廷的海岛上,山羊在岛上迅速繁殖,对岛屿上鸟类生存和繁衍的环境产生了灾难性的破坏[30]。在我国沿海的海鸟繁殖岛屿,除了山羊,人为引入的其他有害的哺乳动物较为少见。2013—2016年浙江自然博物馆在浙江韭山列岛和五峙山列岛开展了燕鸥的监测和研究,发现鼠和蛇对燕鸥繁殖巢的侵袭。由于蛇类的危害,造成了2016年韭山列岛燕鸥招引的失败,根据多年的沿海调查,在浙江沿海岛屿上,鼠类和蛇的分布非常普遍。这些外海小岛,鼠类和蛇大多是随着人类活动 引入的[23]。

2.3 猎捕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猎捕一直是海鸟的最大威胁。例如大海雀(Pinguinus impennis)曾广泛分布于大西洋的岛屿上,由于15 世纪末期大量捕杀,最终导致其在1844年灭绝。我国实施枪支管理之后,沿海地区用鸟网猎捕水鸟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猎捕海鸟的案例很少。但人为捡蛋非常普遍,由于海鸟多集群营巢且在地面产蛋,人为捡蛋对海鸟威胁更大。浙江沿海的繁殖海鸟普遍遭受捡蛋的威胁[3,21]。人为捡蛋已经成为我国繁殖海鸟最大的威胁,是导致中华凤头燕鸥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31-33]。同样的情况也见于南非,1897年超过70 万枚企鹅蛋在南非海岸被捡走,30年间南非的开普岛被捡的企鹅蛋达1 300 万枚[34]。

表1 中国海鸟名录及其分布

科 中文名 英文名 学名 濒危等级*分布区出现频度中国境内居留状况#分布区域内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黑尾鸥 Black-tailed Gull Larus crassirostris LC 常见 留鸟、冬候鸟 + + + + +普通海鸥 Mew Gull Larus canus LC 常见 冬候鸟 + + + + +灰翅鸥 Glaucous-winged Gull Larus glaucescens LC 少见 冬候鸟 + +北极鸥 Glaucous Gull Larus hyperboreus LC 少见 冬候鸟、迁徙过境鸟 + + + + +银鸥 Herring Gull Larus argentatus LC 常见 冬候鸟 + + + + +西伯利亚银鸥 Siberian Gull Larus vegae LC 常见 冬候鸟 + + + + +小黑背银鸥 Lesser Black-backed Gull Larus fuscus LC 少见 冬候鸟 + +黄腿银鸥 Yellow-legged Gull Larus cachinnans LC 常见 繁殖鸟、冬候鸟 + + +灰背鸥 Slaty-backed Gull Larus schistisagus LC 少见 冬候鸟 + + + + +渔鸥 Great Black-headed Gull Larus ichthyaetus LC 常见 繁殖鸟、冬候鸟 + + + + +棕头鸥 Brown-headed Gull Larus brunnicephalus LC 常见 繁殖鸟、冬候鸟 + + + + +红嘴鸥 Black-headed Gull Larus ridibundus LC 常见 繁殖鸟、冬候鸟 + + + + +细嘴鸥 Slender-billed Gull Larus genei DD 少见 繁殖鸟、冬候鸟 + + +弗氏鸥 Franklin′s Gull Larus pipixcan DD 罕见 迷鸟 + +黑嘴鸥 Saunders′s Gull Larus saundersi VU 少见 繁殖鸟、冬候鸟 + + + + +遗鸥 Relict Gull Larus relictus EN 少见 繁殖鸟、冬候鸟 + + + + +小鸥 Little Gull Larus minutus NT 少见 繁殖鸟、迁徙过境鸟 + + + + +楔尾鸥 Ross′s Gull Rhodostethia rosea DD 罕见 迷鸟 + +叉尾鸥 Sabine′s Gull Xema sabini LC 罕见 迷鸟 +三趾鸥 Black-legged Kittiwake Rissa tridactyla LC 少见 冬候鸟 + + + + +鸥嘴噪鸥 Gull-billed Tern Gelochelidon nilotica LC 常见 繁殖鸟、冬候鸟 + + + + +红嘴巨燕鸥 Caspian Tern Hydroprogne caspia LC 常见 繁殖鸟、冬候鸟 +小凤头燕鸥 Lesser Crested Tern Thalasseus bengalensis LC 少见 繁殖鸟、迁徙过境鸟 + +黄嘴凤头燕鸥 Sandwich Tern Thalasseus sandvicensis DD 罕见 迷鸟 +中华凤头燕鸥 Chinese Crested Tern Thalasseus bernsteini CR 少见 繁殖鸟、迁徙过境鸟 + + +大凤头燕鸥 Greater Crested Tern Thalasseus bergii NT 少见 繁殖鸟 + +河燕鸥 River Tern Sterna aurantia NT 少见 留鸟 +粉红燕鸥 Roseate Tern Sterna dougallii LC 常见 繁殖鸟 + +黑枕燕鸥 Black-naped Tern Sterna sumatrana LC 常见 繁殖鸟、迁徙过境鸟 + + +普通燕鸥 Common Tern Sterna hirundo LC 常见 繁殖鸟、迁徙过境鸟 + + + + +白额燕鸥 Little Tern Sternula albifrons LC 常见 繁殖鸟、迁徙过境鸟 + + + + +黑腹燕鸥 Black-bellied Tern Sterna acuticauda EN 少见 留鸟 +白腰燕鸥 Aleutian Tern Sterna aleutica LC 少见 迁徙过境鸟、冬候鸟 + +褐翅燕鸥 Bridled Tern Sterna anaethetus LC 常见 繁殖鸟 + +乌燕鸥灰翅浮鸥Sooty Tern Whiskered Tern Sterna fuscata Chlidonias hybrida LC LC少见常见繁殖鸟、迁徙过境鸟繁殖鸟、迁徙过境鸟 + + ++ ++ +鸥科燕鸥科

*根据蒋志刚等(2016)《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CR.极危,EN.濒危,VU.易危,NT.近危,LC.无危,DD.数据缺乏。# 有些海鸟并无明显的季节迁徙习性。在非繁殖季节,往往表现出不规律的迁徙游荡的特性,这一居留分布特征也被归入“迁徙过境鸟”。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大力推进,政府在沿海一些区域建立鸟类为主的保护区,海鸟的生存环境显著改善,群众对海鸟的保护意识提高。加上对海鸟的研究不断深入,也为制定相关的法律和针对性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性依据。

2.4 人为干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改善,海洋和海岛旅游越来越盛行。观赏和拍摄海鸟也被开发成海岛旅游的内容之一,部分繁殖海鸟繁殖岛屿成了当地旅游部门招揽游客的热点区域。大多数游客能文明观鸟,但如果监管不到位,追逐、接触、在繁殖地长时间停留等行为可对繁殖海鸟造成严重的干扰。此外,还有渔民上岛的捡贝、海钓等渔业活动,以及某些不规范的科研活动也对海鸟的正常繁殖活动造成干扰。在海鸟生活的环境周围建立了海鸟主题公园,或是在海鸟栖息地的周边建设风景点或者娱乐项目,对海鸟的正常生殖繁衍造成严重影响,人为干扰是海鸟繁殖成功率下降或者繁殖失败的重要原因[3]。

人为干扰的消除,重在提高海鸟栖息地周边民众的环境和海鸟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改变行为方式。

2.5 其他威胁 对海鸟的其他威胁还包括海洋污染(例如海鸟误食海洋垃圾、原油泄漏污染等)、气候变化、台风、误捕、过度捕捞造成海鸟食物短缺、传染病,以及非自然的种间竞争(例如由于人为影响导致某些猎食性大型海鸥的繁盛,威胁到其他海鸟的生存)等。

我国海洋污染,总体包括陆源污染、海洋工业污染和空源污染。陆源污染主要指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和农业养殖造成的污染;海洋工业污染,主要是指海洋石油污染,还有近海养殖和捕捞污染;空源污染,指污染物通过大气交换及降水汇入海洋引发的污染,也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36]。

海洋石油污染是我国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石油开发和炼制、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海上原油运输事故等,会使大量石油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和渔业造成影响; 近海石油污染是我国海洋的主要污染[37]。海洋石油污染影响海鸟生存,石油污染物侵入海鸟羽毛,使海鸟丧失飞行能力;石油污染物浸入海鸟羽毛空隙,也可导致羽毛失去保温性能,海鸟受冻而死; 石油污染物被海鸟吞进腹内,海鸟内部构造可受到损害。海洋石油污染物还会导致海洋生物的死亡,海滨生物结构的破坏,抑制海洋浮游生物生长[38-39],造成海洋的食物资源匮乏,影响海鸟的生存和繁殖。

渔业的过度捕捞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捕鱼技术的革新和升级导致过度捕捞现象日益加剧。在南海西北部的北部湾,20 世纪60年代以来,捕鱼从业者的增加和捕捞技术的增长及渔业经营的无序,导致北部湾沿海地区的捕捞能力持续增长,使当地渔业资源枯竭[40],过度捕捞也是导致渤海海域的海洋生产力和鱼类品种严重下降的原因[41]。过度捕捞导致海鸟食物资源大幅下降和枯竭,极大降低了海鸟的成活率,加剧了种内的竞争。过度捕捞和由此导致的海鸟栖息地丧失常产生协同效应,加剧了海鸟的生存威胁。

3 中国海鸟的保护

3.1 立法和执法 和所有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一样,海鸟的保护涉及立法和执法2 个方面。首先,从国际层面,涉及海鸟的条约和国际法包括《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CCAMLR)》(1980)、《国际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1973)、《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CCALMR)》(197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1982),以及《禁止南太平洋使用长漂网捕鱼公约(the Convention for Prohibition of Fishing with Long Driftnets in the South Pacific)》(1989)等。然而国际公约由于缺乏执法主体和监督机构,在很多情况下缺乏执行力。

在国家层面上,我国与海鸟有关的法规主要为《中国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以及《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1986)和《中日两国候鸟保护协定》(1981)等协定。为了实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我国在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建立国家级和省级2 个层面的自然保护区,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针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从2005年开始国家海洋局在各重要的海洋资源区域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并加大了执法力度,一批涉鸟案件的宣判,也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日益受到公众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2016年进行了修订,扩大了保护范围,并明确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为海洋鸟类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3.2 保护实践 海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科学家、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科学研究是保护实践的先导,通过研究,可查明海鸟的种群资源、分布现状和受胁因素,揭示濒危海鸟的濒危机制,为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我国学者在浙江韭山列岛和五峙山列岛,实施了极危鸟类中华凤头燕鸥种群的长期监测和种群恢复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42-43],发挥了很好的海鸟保护示范作用。

野生动物保护离不开宣传教育,政府有力监管、公众鼎力支持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通过开展公众教育,可减少海洋垃圾、杜绝海鸟蛋的捡拾和消费、降低对海鸟繁殖地的干扰等,促使更多的人参加到海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中。

我国政府也为海鸟的保护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和措施,在我国的特定区域建立了一些海鸟栖息地和保护区,先后建立了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岛大公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浙江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浙江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浙江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西沙东岛红脚鲣鸟省级自然保护区。政府严厉打击猎捕、捡蛋等行为,对填海、海岛旅游开发的监管越来越严,政府、公众、学者共同努力,开创了一个保护海鸟的新局面。

我国海鸟多样性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在海鸟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方面仍然相对不足。对于一些历史上曾在我国沿海有广泛分布和繁殖的白额鹱(Calonectris leucomelas)、黑叉尾海燕(Oceanodroma monorhis)、扁嘴海雀(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等种类的种群现状和威胁因素仍然不清楚。一些重要的历史海鸟分布区,例如青岛大公岛和连云港前三岛等的海鸟繁殖种群逐渐丧失; 许多重要的海鸟栖息地,尤其是重要的繁殖岛屿,仍未纳入保护范围,许多物种面临的威胁仍未消除。

我国海鸟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政府应进一步支持开展海鸟多样性和保护的基础研究,并促进林业、海洋、环保、工商等多部门合作,形成有效管理机制,加强执法和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有效遏制和消除捡蛋等威胁因素。相信经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有望从根本上改变海鸟多样性丧失的局面,还海洋鸟类一个安静和自由的空间生机。

猜你喜欢

燕鸥少见海鸟
种间竞争对燕鸥繁殖生态的影响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收珍珠
清宫藏瓷中为何少见宣德蟋蟀罐?
海鸟遇上恶房东
钟情夏天的北极燕鸥
获取珍珠的方法
发达国家少见“两栖院长”
Once in a Blue Moon
期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