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术后影响
2018-02-22冯俊梅
冯俊梅
(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周口466200)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不仅会导致眼刺激征及外观缺陷,还可对患者视力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目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重要手段,但常规切除翼状胬肉导致角膜缘局部缺失及干细胞缺乏,破坏了组织完整性与再生能力,故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1~2]。角膜缘干细胞具有组织更新及再生功能,翼状胬肉切除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不仅能够为胬肉区提供健康上皮,恢复结膜透明,还可有效地阻止结膜源性组织,进而有利于防止翼状胬肉复发。以往临床多采用羊膜移植术,但由于羊膜属异体组织,且本身较厚,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运用[3~4]。近年临床开始关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在切除翼状胬肉后对疾病复发的影响,为探讨这一研究,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对48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3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12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61眼),单眼发病35例,双眼发病13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38~69岁,平均(54.69±11.24)岁。对照组48例(63眼),单眼发病33例,双眼发病15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37~70岁,平均(55.03±12.01)岁。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发病眼数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入选标准 (1)无手术禁忌证;(2)既往无青光眼滤过手术史;(3)无内分泌系统疾病;(4)排除复发性翼状胬肉或合并结膜炎、眼睑炎、泪道阻塞等眼科疾病;(5)所有患者均已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手术方法 两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显微镜下行局麻+表麻,以小圆刀自胬肉头部边缘至角膜前弹力层作一切口,胬肉向角膜边缘水平剥离;从胬肉上方及下方与正常巩膜、结膜上皮行钝性分离,至泪阜;切除胬肉头颈部及变性结膜,尽量保持角膜面平整,烧灼止血,对结膜伤口进行缝合。(1)观察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根据巩膜创伤面积,从颌上方角膜缘后作2条球结膜放射状切口,分离两切口间球结膜及下眼球筋膜组织;切下扇形球结膜植片(1 mm宽角膜组织),放置于鼻侧巩膜,保持角膜干细胞向下,同时朝向角膜缘状态,间断缝合,固定鼻侧浅层巩膜、球结膜及植片。(2)对照组行羊膜移植术:根据巩膜创面取适当大小生物羊膜,以生理盐水浸润羊膜植片,揭去下方滤纸;保持角膜干细胞向下,同时朝向角膜缘状态,间断缝合,对鼻侧浅层巩膜、球结膜及植片进行固定。两组术眼均使用妥布霉素地米滴眼液涂擦,并给予绷带包扎。
1.4 观察指标 (1)视力改善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以角膜地形图及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散光度及角膜曲率,以标准视力表检测裸眼视力。(2)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翼状胬肉复发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研究中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改善情况 手术前两组角膜散光度、角膜曲率及裸眼视力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角膜曲率及裸眼视力均较手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仍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手术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眼数 角膜散光度(D) 角膜曲率(D) 裸眼视力手术前 观察组对照组61 63 t P术后3个月 观察组对照组61 63 t P 2.03±0.62 2.16±0.57 1.216 0.226 0.46±0.53*0.48±0.51*0.214 0.831 41.26±1.58 40.69±1.79 1.878 0.063 45.06±1.03*44.93±1.14*0.666 0.507 0.25±0.11 0.27±0.13 0.923 0.358 0.36±0.12*0.34±0.15*0.818 0.415
2.2 预后复发率 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出现复发2眼,其复发率为3.28%(2/61),对照组出现复发9眼,其复发率为14.29%(9/63),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45,P=0.031)。
3 讨论
手术切除胬肉是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手段,翼状胬肉切除术虽操作简单,但其复发率较高,除了与胬肉切除不彻底这一因素有直接相关外,手术刺激、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受损、角膜面不够光滑等诸多因素均会增加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疾病的复发风险[5~6]。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预防翼状胬肉复发,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逐渐被应用于翼状胬肉外科手术治疗,该移植术更接近于生理性修复过程,进而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7~8]。自1995年临床将羊膜用于眼病治疗后,羊膜移植在眼表重建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羊膜具有多种活性成分,有利于促进角膜缘干细胞增殖,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同时基质中所含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胬肉成纤维细胞分化,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及抗纤维化等作用。但羊膜对机体而言属异体组织,同时由于其本身厚度大,移植时需大量健康结膜支持,故而术后易造成睑球粘连、创面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控制胬肉复发方面效果仍不够理想。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以患者本身的干细胞做移植,具有取材方便、安全性高、术后无需服用抗排异药物等优点。临床研究发现,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可在短时间内通过阿米巴样运动及有丝分裂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促进角膜创面恢复平整,有利于角膜创面迅速上皮化[9]。此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局部组织增生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有效阻止异常结膜源性组织增生,进而保证角膜上皮完整,同时自体组织避免了排异现象,诸多优势对预防胬肉复发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均较手术前改善,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翼状胬肉所致角膜不规则散光及视轴覆盖是影响患者视力的主要原因,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角膜屈光状态、解除视轴遮挡,故而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3.28%(2/61)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9/63),提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降低胬肉复发风险,原因可能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促角膜创面上皮化、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等方面效果更为显著等有关。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改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视力,且复发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