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2018-02-22许小翀
许小翀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 潮州 521000)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现状
(一)内容较为单一,同质化严重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主要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事件为主,在发展初期,这种新闻传播方式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多样化的色彩,使受众了解当下身边的大事。但随着互联网等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受到了时效和内容上的巨大冲击。新时期的网络新闻不仅时效性强,而且内容丰富,各种各样的新闻可以通过自媒体渠道及时传播到受众那里。因此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在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并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增多,新闻同质化现象越发严重,这种同质化现象直接导致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停滞不前。不仅难以与互联网的便捷性相比,同时在新闻内容的多样性上,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也处于落后状态。
(二)缺乏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新闻质量难以保证
就目前的新闻行业发展状况来看,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和达到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要求。受众素质不断提高,对新闻内容和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但在当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中,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依旧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对新闻的敏感性不够导致失去报道先机等。同时,在报道过程中,有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因缺乏高素质的采编人员,新闻队伍良莠不齐,新闻报道中会出现虚假信息和观点不正确等严重问题。[1]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在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拥有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的采编队伍是广播电视行业突破瓶颈的重要前提。
(三)竞争环境下的经济利益驱使,忽视长效发展机制
随着互联网对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冲击,获取经济效益成为当下广播电视行业的首要问题。很多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以利益为主导,只选择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事件,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等隐性问题浅谈或不挖,失去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统社会功效。作为政府上传下达和民众反映民生问题的双向传声筒,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更应该注重自身的长远发展,重视新闻质量和内涵,与互联网上的信息区别开来,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在不失社会价值的前提下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式,同时也要注意新闻内容的采编,通过自我创新来重新获得市场效益。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一)深入群众,关注民生
广播电视的新闻内容主要来自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对于民生问题,不仅有来自国家的要求,同时也有来自民众的需求。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首要原则,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深入群众,从群众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为前提,选取关系到民生大计的社会焦点问题进行采访报道,树立服务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只有经过实地采访和切实了解的新闻才能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才能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持身中正,坚守新闻的社会价值。
(二)重视内容形式的创新,加强新闻内容的延伸
随着社会发展日趋多样化,人们已逐渐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形势。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要在失去垄断地位之后重新回归受众的视野,不仅需要提高内容质量,更重要的是内容形式的现代化。不断创新新闻采编和报道形式,不仅可以使受众耳目一新,而且符合其本身长效发展机制。只有坚持从新鲜事物中获取灵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3]此外,在新闻内容上要加强延伸和扩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及时便捷的快餐文化,很多信息都处于曝光传播的初级阶段,对于其背后的根源性问题和原因难以深挖和思考。这种发展短板正好为广播电视新闻提供了契机。在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采编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要对社会新闻进行跟踪报道和思考延伸,将新闻事件完完整整地传播出去,给受众提供全面思考的角度;不断发掘高价值和社会热点问题,并做好相关的后续报道和反馈工作,提升受众对新闻的体验感。
(三)加强媒体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发展自己,是广播电视媒体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在信息的流通和传播上,不同渠道的合作对抑制受众分流的作用较大。受众可以根据不同媒体的优势和侧重点来选择所需的信息,有助于未来新闻节目的优化发展。
三、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作为我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不仅有专业的新闻传播经验,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改变新闻采编工作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广播电视新闻行业长久发展,同时也是提升节目质量、保护自身品牌的必要举措。
[1]沈立.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模式构建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5):147-148.
[2]徐录.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J].新媒体研究,2016(13):173-174.
[3]郭志强.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8):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