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未来教育的研究与应用探讨*
2018-02-22李伟林莫伟健李国城
李伟林 莫伟健 李国城 李 佳
(广东省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523133)
一、互联网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
21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与蒸汽机、电的发明一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要此期间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互联网的接入,基本实现每个学校至少拥有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习互联网全覆盖,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1]在国内,在 2015 年全国两会上,马化腾提交了一份《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呼吁把“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同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3]
互联网教育主要划分为录播、直播和教育O2O,虽然各种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从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视频点播和论坛式问答,再到可汗学院、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和实时交互,但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种模式对线下传统教育产生一种冲击性的影响。最大问题在于线上教育仅仅是解决了知识、技能的传播,虽然可以通过互联网可以形成一种反馈与监督,但是这种课堂毫无参与感,学生、教师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奏效,且教师不能提前、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教”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对学生“学”的假设,而这种假设缺乏数据的支撑。
二、智慧教育的推想
互联网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新的信息化教育形式,就是“智慧教育”。传统教育是一位教师在黑板前,面对几十位同学的灌输、板书式教育,而在线教育,只要你有一个能连上互联网的移动终端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在网上选择各种自己喜欢的课程。[4]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大数据技术可提供收集和储存海量教学数据的能力,而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理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使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效果的监测和评价更全面、更科学:不再停留在对学生错误点的重复纠正练习,而是结合其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外部环境以及其自身的个性特征追究问题的本源;教学效果的反馈时间缩短;教学改革也不再是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类别,技术条件的变革使得“一生一方法”成为可能;机器可以记录每一个学生从出生开始的所有学习行为和效果、记录其与外界交互的所有信息,使得对其个性特征的把控更准确,例如学生的上网行为、访问过的网站内容、看过的书籍、考试题型与其学习过程的契合度、作文措词的来源、构思的启发点,所有这些数据都可以成为其后续需求、行为的训练样本,可以预测、创设可补充其知识能力结构和完整人格的虚拟现实场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而不只是传统的查漏补缺式学习。
三、智慧教育的载体
“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等,而“互联网+ 教育”具有跨界连接、创新驱动、优化关系、扩大开放和更具生态性等五个本质特点。[4-5]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深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智慧型学习机”是一台自适应学习机,借助它,可分析学生思维结构、行为习惯,不同人群得到的数据会有所不同,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并制定特定的学习方式,实行“因材施教”,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或发现问题后精准推送学习场景,或用递归神经网络的深度模型代替传统的知识图谱,给学习内容打上细颗粒度的标签,提出学习规划建议,可以让学生以问题导向学习,循着兴趣爱好学习,让学习效率最大化。未来,增强现实技术(AR)将在科学实验、仿真推演、场景重构中得到普及,以及工业 4.0 时代以微型装配、传感器网络、窄带物联网(NB-IoT)、智能机器人和高精准度操控技术的发展,也势必推动教学实验、临床技能训练、实习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
在互联网教学活动中,教和学的主体是可转换的,学生与学校教师是双向选择的,教师的传统人格魅力受到挑战;教学内容按市场供需关系决定,思政教育类的课程实施受到冲击;作为传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校只是毕业水平或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者,达到要求即授予毕业证书(或称为学识证明),这同样提高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国家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启动了学分互认的“校联网”第一步。未来,各省也会陆续成立本省的学分银行,集中管理课程标准和考核要求,接受本地高校的课程标准认定申请,管理学习者的学分和修学记录,在推行终身教育的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但从长远看,人们对现代科技的依赖,例如记忆、分析、决策都交付给了机器,可能导致情绪慵懒、责任转嫁、活力缺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