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研讨式教学法在职业高中数学中的实践探讨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研讨知识点

(江西都昌县职业技术学校 江西都昌 332600)

互动研讨式教学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用知识点内容作为两者的桥梁,加强互动性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思维逻辑体系,这种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达到巩固学习的效果。

一、职业高中数学教育现状

我国传统教学内容多数是偏向于应试教学,以分数为评判标准划分学生的等级,这种将内容作为导向的基础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符,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科目,需要着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其进行思维逻辑的思考。长期以来数学科目的学习采用了一种灌输式的方式,尤其是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内容,采用了背诵记忆的方式,这样就省略了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和运用,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数学公式而言,某些具有一定的关联,这就需要一些推导过程的讲解,这样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点内容的掌握,否则只会一度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1]。

二、互动研讨式教学的作用

1. 互动研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高数学教学采用互动研讨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由于数学体现出的逻辑性很容易让学生出现跟不上教师的思路现象,在思考当中出现空白状态,这是可以请求教师放低授课速度或者是对于某部分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这样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解决起来也具有针对性,若是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科目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就会因为节奏的问题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2. 互动研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职数学课程难度较大,授课速度较快,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优化课题内容,在改革以后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适合的环境,融入多种学习方式,如小组研讨或者是建模社团的成立,通过这种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

三、互动研讨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职数学课题的有效措施

1. 互动研讨式的教学氛围的构建

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几个较为基本的知识点如公式定理、计算法则和公式性质,看似较为常见的基本内容也是构建课堂内容的基础,具体有整体性的框架体系,让学生更为清晰明了的指导所学内容,数学科目不能采用较为冗长的讲授方式,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若一般而言需要教师将复杂内容具体化,越简单明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就会越强,因此可以介入情景导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教学环境,数学科目强调的就是应用,将直观的数学文字采用情景表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应用环境,便于学生明确自己所学数学的目的,很多时候学生会有困扰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这就需要在问题的设置上较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通过这种问答的方式,自己可以去总结并提炼出主重难点内容,数学课程的逻辑性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这就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于疑难问题及时处理,常规来说学生容易因为一个难点而不断的琢磨会影响上课的效率为此提出难点老师并进行合理的解答,能帮助到一部分同学对于知识点内容的掌握,从而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入到课堂环境当中,提高了听课质量。

2. 互动研讨式测评,对于课堂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教师若是想要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互动研讨的方式,诸如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交流,分为小组的方式进行题目的训练,还可以互换作业或者互换试卷进行测评,让学生在这个互动当中即能独立的发现解题步骤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进行问题的研讨,这样的方式更具激励的效果。教师可以更具易错题目进行典型例题的讲解,讲问题重点化、细致化的讲授是一种思维整理的过程,让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分析题目时应采用的正确办法,这是一种思考方式的训练。

教师从备课到完整的进行授课都需要做好课程的设计,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内容的构建,尤其是某些提问都需要慎重的思考,因为课堂的提问也是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问题具有一定的关键性,这就是所谓的问题解决式,从浅到深入的一系列问题探究,就是在启发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思维想象空间,答案越广泛越好,必要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这是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一种途径。

让学生归纳错题本,或者是主动分析自己错题的原因,这个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教师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对于某些题型在自己独立完成的时候的思考过程,这样可以达到及时纠正的目的,也便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在学生上存在的误区,进而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自己的学生采用较为新颖的解题方法,这也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训练,真正达到互动研讨的启发目的。

结语

数学教学内容对高职学生的思维创造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完善教学体系,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这样有助于学生适应高职数学课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研讨知识点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