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为振兴农村培养人才
2018-02-22海南省五指山市教育局陈云飞
□ 海南省五指山市教育局 陈云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这些举措的提出,无疑为农业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要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美好新海南,靠的是什么?说到底靠的还是人才。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的千千万万农村知识青年是振兴农村的重要力量和人才资源。而千千万万的农村知识青年从哪里来?还是要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过我们的学校来培养。
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它是以操作性、实践性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重文化教育而轻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在许多学校里形同虚设。在学校里,老师一味地灌输书本知识,学生则一味地学习跟升学有关的知识,而把劳动技术教育当做“副业”丢在一边,以至于许多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没有学到一两门农村实用技术,甚至对于生产生活上的一些农事知识也知之甚少。
众所周知,我国有人数众多的农民,他们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这使得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必须重视面向农村,面向农村的孩子开展教育教学。在学生就读的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在教会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生产生活中、关系到他们自身发展农村经济的实用技术,如土壤、肥料、育种、作物及果树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或农用机械维修、电机维修、电工、木工、泥瓦工、手工艺劳动、缝纫等一些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工业或服务性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然而,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我们带给学生的是怎样的劳动技术教育呢?
现实情况是:一名农村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读到初中毕业,他在学校里除了学会一些文化知识外,对于农事中的有关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怎样去养殖,怎样栽培,怎样配备农药喷洒农作物,怎样防治水稻病虫害等都不甚了解,甚至是一些常用的生产工具也不知道怎么使用。一个人在学校里学习了九年,本应该掌握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农事知识技能,但现实是,大都数学生都是要等到走出校门后再来学习。
当然,我们的学校也不乏有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可那些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却不能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开设,课本大多数是统一编排的,学生的学习也是同一模式。因此,学生兴趣不高,或者学无所获,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法》的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学生学会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大力气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一些农村实用技术,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建设家乡,掌握建设新农村的本领,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这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和美好新海南的愿景才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