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卫视《关键时刻》看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
2018-02-22刘朝霞
刘朝霞
贵州卫视于2018年1月2日推出的决战脱贫攻坚特别节目——《关键时刻》,采用全新的节目形态,将演播室情境式讲述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生动再现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向观众展示脱贫攻坚好故事,用全新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影像为贵州这个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记录脱贫攻坚工作。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作为一档主打“脱贫攻坚”的全新节目,《关键时刻》在开创电视扶贫节目全新样态、助力贵州扶贫战略行动的同时,也开拓了省级卫视典型人物报道的新思路。节目通过故事化的叙事讲述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人物的关键时刻,通过走心的访谈展示嘉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鲜为人知甚至不为自己最亲近的人所知的难忘经历和心路历程。
1 选题强调贴近性,追求多样化
典型人物报道最忌讳所选的报道对象脱离受众,与群众距离太远,难以效仿,人物过于完美,让普通人难以企及。《关键时刻》在十二期节目中聚焦贵州省十二位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榜样人物,所选人物有着不同的职业、身份,性格各异,年龄差距也很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他们又都是实实在在生活、工作在群众身边的人,熟悉而又亲切,富有贴近性。
遵义县平正乡草王坝村83岁的老支书黄大发,在36年的艰难岁月里,为了满足让村民吃上白米饭这样一个单纯的愿望,不向命运屈服,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间屡屡冒着生命危险凿出了一条近10公里长的天渠,改变了草王坝村几千年的历史,改变了村里的穷面貌,又带领大家一起建设美丽家乡。出生于1982年的钟晶,放弃了贵阳的生活,在22岁的年纪嫁到了龙河村,为百姓看病。周建仁,一名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有着备受父母宠爱的童年,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实现一个个小小的梦想,为了每个山里的孩子半夜睡醒都能看到自己父母慈祥的脸庞,他决定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走进深山进行创业。
这些推动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人物,又是一个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他们就在你我身边,为村民能吃上白米饭而舍小家为大家,为帮留守儿童圆梦而一次次尝试古法熬制红糖,为了守护村民的健康而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多样化的报道对象,接地气的人物,丰富了典型人物报道的题材,让榜样可亲可近。
2 表达方式引人入胜
脱贫攻坚作为典型的主旋律题材,以往的节目对此类题材的表达容易“吃力不讨好”,甚至会引发观众的逆反心理。作为主题性报道,为了吸引年轻的观众群体,增加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关键时刻》借鉴综艺节目的形式,创新节目表达方式,突破传统的演播室访谈、讲述模式,引入综艺节目的声光电手段,借用法制类节目的故事化讲述方式,穿插对嘉宾及其家人的沉浸式访谈,采用全新的演播室情境讲述,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这种创新,符合近年来广电总局所提倡的电视节目创新方向,做到以小成本传播正能量,体现大情怀,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策略。在满足观众收视兴趣的同时,使一个个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刘善平,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九潮村村支书,在九潮村遭遇60年一遇的暴雨洪灾时,他为了全村的老百姓,把家抛在了身后,直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节目中,主持人张建冲站在舞台的一边,在大屏幕前讲述村支书刘善平的生死两小时。在讲到他半夜被电话铃声惊醒,演播室同时响起急迫的电话铃声;在叙述突如其来的大雨时,大屏幕上始终伴随着惊心动魄的电闪雷鸣;在讲到有村民打电话告诉他村里发大水了、他要冒着暴雨出门妻子加以劝阻时,加入广播剧式的对话和旁白。这些声光电技术手段的运用、主持人说评书式的讲述、广播剧式的对话和旁白,增强了观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突出了人物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的戏剧性矛盾冲突。节目开场片花的使用也使故事富有悬念性:九年村支书,生死两小时,一场灾难,把他推向命运的紧要关头,关键时刻,他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一开场就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
主持人讲述的语言富有故事性,充满动感,如在节目开始交代刘善平在睡梦中被电话惊醒毫不犹豫地冲出家门救人:凌晨2点,熟睡中的刘善平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惊醒之后的刘善平听到窗外的大雨,一阵不安窜上刘善平的心头,刘善平噌地一下从床上弹坐起来,惊醒了一旁熟睡的妻子。他没有讲一句话,披上衣服穿着拖鞋就往楼下冲,家里被淹了,刘善平愣了一下,一个闪电的犹豫之后,他推开门冲进了瓢泼大雨中。一分钟的讲述,用了近15个动词,生动地描述了刘善平作为村支书一心装着村民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加上丰富的视听语言,让观众很难不为之动容。
在舞台另一侧的访谈区,主持人窦爱莉对刘善平的妻子闵启秀、儿子刘江林进行沉浸式访谈,通过他们的回忆、讲述,再次把观众带入刘善平救人的现场和暴雨后家人寻找他的现场。
这种引人入胜的叙述和表达,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观众在被节目本身吸引的同时,更感受到了这些关键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了小人物的大情怀。
3 塑造有温度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2016年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主流媒体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的要求。
《关键时刻》聚焦贵州省脱贫攻坚中的时代新人,他们或用自己的先进理念改变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命运;或用自己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医者仁心守护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并改变他们的健康观念;或用半生的坚守和执著改变村庄的历史,为村民带来美好生活……他们引领百姓脱贫致富、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些时代新人,既是新时代无私奉献的榜样,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对家人依恋牵挂的有温度的人。这样有人情味的榜样,更真实丰满、也更能打动观众。
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36年带领村民修渠引水,然而在大渠还剩一两公里的时候,家里却出事了。1993年12月19日,有人跑来告诉他他的女儿不行了,“黄大发扭头就往家跑”,可是已经来不及见女儿最后一面了。23岁的二女儿感冒引发肾炎,因没钱医治离开人世,黄大发“把女儿安排了,哭了三天就上沟(修渠)了”。当年,他又失去了一个15岁的孙子,伤心到“简直全身没力”。但是,老支书认为是老百姓在替自己修渠,而不是自己在帮老百姓干,这样为了早一天把水渠修通,黄大发在痛失多位亲人的不幸中,坚持在绝壁上修渠。通渠的那天,看到引来的水,他高兴地哭了。节目没有像以往的有些报道一味塑造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的典型人物,而是在突出人物先进性的同时,通过人性化的细节让观众看到一位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榜样,这样的榜样更容易被观众认可和接受。
4 坚守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职责使命
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新的媒介环境和复杂的舆论环境下,要重视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生产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在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的同时,提高电视媒体的引导力和公信力。《关键时刻》节目中的这些典型人物,在自己人生和事业的选择时刻、转折时刻、生死时刻,在助力扶贫道路上的关键时刻,奉献自己的青春、爱情、家庭甚至生命,为贵州的脱贫攻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改变了贫困地区百姓的命运,并以可亲可感的榜样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舍小家为大家直至为救村民献出生命的刘善平,生前当了九年村支书,一心为民,一心为百姓谋福祉,他的儿子刘江林在他牺牲后和小伙伴成立了合作社,和父亲一样带领村民致富。为了帮留守儿童圆梦而走进深山创业的90后大学生周建仁,在当地建了古法红糖加工厂,让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到家乡和孩子团聚。他还在红糖的包装上动脑子下功夫,一根小小的麻绳给村里的老奶奶们带来更多的收入,一个融入布依族文化的布袋使当地没有工作的妇女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包装用心、精致,很多新人拿他们的红糖做结婚的伴手礼,一对新人在结婚典礼上说:希望通过我们一点点的帮助,可以更多地帮助到他们。草王坝村“当代愚公”黄大发,在节目最后面对镜头对电视机前的年轻人寄语:共产党员必须把个人利益放在后头,把人民利益放在前面,先苦后甜,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流血要流汗,年轻的共产党员,必须要不忘初心,牢记新使命,奋斗终生。
5 结语
《关键时刻》作为一档主打脱贫攻坚的特别节目,在创新表达方式、塑造一个个有温度的时代新人的同时,遵循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以最少的节目制作成本激发了大情怀,传递了正能量,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了受众的家国情怀,体现了新时代电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了团结稳定的良好舆论氛围,壮大了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参考文献:
[1]丁柏铨.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艺术[J].新闻爱好者,2016(7).
[2]陈聪,吴晶.“生命澎湃”启示录,从黄大年事迹报道看人物报道创新几大亮点[J].中国记者,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