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k IP技术发展现状及IP化标准的统一
2018-04-12刘锦德
刘锦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IP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4 k IP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进一步促进4 k IP技术的发展及良好应用,展开对4 k IP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4 k IP技术发展现状
在4 k技术发展推动下,人们开始对4 k IP技术进行研究,并逐步推出相关标准,以规范该项技术的发展,在2007~2013这段时间,SMPTE先后发布ST2022 1-7系列标准,尝试替代SDI应用在演播室实时制作系统中,基于IP完成信息传输。但因该标准发布过早,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无压缩4 k视频无法通过10 G以太网传输,如需传输需应用压缩编码。因ST2022并未明确定义4 k编码,因此SMPTE中应用的4 k编码方案并不相同。例如,ICO联盟应用intoPIX开发的 TICO、Sony采用 LLVC、Evertz应 用J2K。应用中受参数不同的影响,导致SMPTE 2022框架内无法直接连通。其次,ST2022-6仅阐述净切换应遵守的原则,未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没有具体实施方案指导,为达到净切换目的,人们实现净切换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例如,Grass Valley仅使用通用IP交换机不能进行净切换,需要在设备与交换机之间设置GV Node IP接口。Evertz为实现净切换需要应用专门的IP交换机。Sony使用通用IP交换机也无法实现净切换,净切换需在信号接收端接口处实现。再次,ST2022-6下的元数据、音频、视频打包时混合在一起,不方便不同数据的单独传输。最后,主备切换、前向纠错方案还存在一些漏洞,不够完善。
2 SMPTE 2022标准的修改
因ST2022-6标准的诸多内容不够完善,需要厂商进行修改才能更好地应用。目前来看,修改后几乎所有厂商都支持SMPTE 2022-6这一标准,不过各厂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解决方案并不相同,并将标准的修改意见反馈给了SMPTE。例如,Sony部分修改意见得到SMPTE的批准。另外,Sony还对冗余切换方式、前向纠错、媒体文件打包方式以及视频净切换方式提出修改意见,等待SMPTE的表决与批准。这样以来,产生了较多的“厂商标准”,包括Evertz的ASPEN,Sony的IP Live,其可实现元数据、音频、视频的分别打包。同时,还出现了TICO、AIMS等“欧盟标准”。在SMPTE2022下,部分厂商之间实现了互通互联,但其实现仅是使用其他厂商的IP/SDI接口板,不是IP上的互通互联。另外,除厂商以及欧盟标准,一些联盟、工作组、论坛等,对IP标准化的实现也作出不小的贡献,包括AIMS、JTNM、VSF。
3 未来IP化标准的统一
为实现不同厂商IP上的互通互联,急需制定一套统一、开放的标准,由此人们制定了ST2110标准,为未来IP化的实现提供依据。
ST2110标准在VSF TR-03基础上发展而来,受到多数厂商的支持。当前,ST 2110标准稳步推进,多个文件已经FCD投票通过。另外,ST 2110标准对物理层、数据层相关参数进行规定,如4 k超高清设备接入25 G或更高的交换机、核心交换机为100 G或更高。HD高清设备接入10 G交换机,应用40 G的核心交换机。
欧广联将IP化的实时系统划分成Media Transport(媒体传输层)、Timing(定时层)、Identity(身份层)、Discovery& Registration(发现和注册层)、Flow control(流控制层)、Flow Switching(流转换层)、Compression(压缩编码层)共七层。各层涉及的标准见表1。IP化后需要将演播室系统中的控制、定时基准、视频音频融合到一个网中,同时需要使用控制协议实现设备控制的统一。
表1 IP化分层及各层标准
另外,JT-NM给出IP化的路线图,EBU对IP架构进程进行预测,对未来IP化的实现是很好的参考。其中,JT-NM的IP化路线图可划分成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实现虚拟化为最终目的。目前来看,网络数据传输正在实现虚拟化、云化,为IP化的实现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数字化发展推动下,网络上出现很多视音频信息,方便人们在移动终端设备上浏览,但数字化不是最终目的,IP化也非最终目的,其只是一个过渡。另外,EBU预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SDI传输并不会取消,但IP传输未来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4 k IP技术上的研究取得突出成绩,2016年华为发布体验驱动4 k IP承载网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U-vMOS视频体验评价标准,降低运营商打造面向4 k极致体验IP承载网的难度。该解决方案提供扁平化结构及超大容量平台,大大增加网络“通量”。另外,平台全路由促进网络端到端的通量明显提升,在三层到边缘技术支撑下,促使CDN设备下移,缩短了用户和内容源的距离,使得端到端的延时得以降低。与此同时,配合该方案,华为还发布了最大容量2 U 300 mm深的CO路由器NE40E-M2H产品,整机转发能力达到480 Gbps,并提供高密10 GE、100 GE端口,尤其CO、BNG以及CN产品构建而成的高通量网络,可很好地满足运营商未来5~10年业务的发展要求。
4 结语
通过对4 k IP技术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IP化是未来基础架构虚拟化、云化的基础;IP化的实现对以太网的传输能力要求较高,随着IT技术的发展以及以太网硬件成本的下降,以太网传输效率会大大提高,促进IP化更好地实现;ST2110标准为未来实现IP化统一、开放标准。12G-SDI和IP将长期共存,其中针对点对点,较为简单的小型系统主要应用12G-SDI,针对较为复杂的、规模较大的系统应用IP。总之,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对4 k IP技术各个方面研究的深入,4 k IP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各种功能强大的硬件产品不断出现,4 k IP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石峰.超高清制播系统中SDI/IP混合架构初探[J].现代电视技术,2017(2):102-108.
[2]林小海,何伟成,温德宁.基于IP架构的视频系统的设计和实践[J].现代电视技术,2017(8):74-77,104.
[3]刘春桓.IP广播标准及智慧型系统架构改革路径[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7(5):31-41.
[4]叶广.关于基带IP播出的技术探析[J].广播电视信息,2016(7):2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