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发展中的用户意识

2018-02-22周明燕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容用户服务

周明燕

1 坚持用户至上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新媒体的兴起,注意力“转场”,收视习惯和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用户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毋庸置疑的是,忽视用户,对于打造节目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转变生产观念,没有认真考虑其实际需求和收视效果,节目是“我做你看,看不看跟我没关系”,不同程度地存在。

互联网思维,第一位的、核心的就是用户思维。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集聚用户、发展用户,创造用户价值,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只有“关注用户”,媒体才能被用户关注,资源拓展整合才会成为可能。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倾听用户的声音,在深入了解、挖掘和满足用户需求上下功夫,把用户的潜在价值开发出来并实现增长。

2 坚持内容为王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APP、微博、微信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媒介出现。不论怎么变,作为媒体传播的本质和核心——舆论引导功能不会变。用户追求的永远是那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内容。内容仍然是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做好内容,是媒体人的初心。

2.1 从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内容

用户是具体的、清晰的、个体意义的概念,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掌握分析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倾向,从而定制提供个性化内容,更好满足用户对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需求,对应的是精准营销。用户除了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企业。挖掘内容生产力,激活内容生产,增加鲜活生动的故事讲述,以“接地气”的传播,提高用户接受度,有效黏合用户,增强用户的满意度。

2.2 从用户的视角,对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体现媒体的用户意识,首先应对采访对象充分尊重。敬人者会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采访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把“要我说”变为“我要说”。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实现相互信任的“平等”交流,客观、真实地寻找事实,照顾受访者的心理感受。在编辑环节,不只是简单地对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更应看成是媒体与用户的对话与沟通。若不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内容的处理,自然很难获得认同。要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通过深度加工的模式,避免内容的一次性,形成一次开发多次利用的格局,拓展内容产品的价值,延伸其产业链,获得更为广泛、深入、持久的传播效果和经济价值。

3 重视用户体验

用户意识的体现重点应该放在用户体验上。用户的媒介需求,不仅表现在媒体提供的内容产品和服务本身,更在于提供的方式和由此带来的内在体验。人们总是希望方便、快捷、低成本、愉悦地获取信息,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被重视、被尊重的满足感。用户作为被服务者,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利益驱动心理。打动用户,先打动自己。能让、敢让用户享受美好难忘体验的媒体,其生命力才能长青。

3.1 在互动中服务

要充分运用线上线下互动推进策略,在融合传播中提升媒体影响力。近年来,不少媒体在互动上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但必须注意互动的误区:形式化的互动、少数人的互动、功利性的互动、无结果的互动。这些所谓的互动,不但不能达到互动的目的,还会削弱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2 在引导中服务

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对于用户资源前瞻性的理解,预测和引导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让用户有期待,有信任,有信赖。让用户在享受服务中赢得实惠,让合作单位在提供服务中赢得效益,在服务用户中赢得发展,编织起稳固的服务链条,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内容用户服务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