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审美情怀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李清照意境古诗词

(三原县西阳镇九年制学校 陕西咸阳 713800)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感情真挚动人,其词藻耐人琢磨,在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沟通古今人类共同的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古诗词教学,应该让古诗词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发现美的时刻,将美育渗透到古诗词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增强诗情,滋养诗意,从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介绍背景,理解诗题美

诗词作品往往是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为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细致入微的了解。例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大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晓诗词中的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虑。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是因为不了解李清照的人生际遇、情感变化导致的。李清照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吗?

因此,研究赏析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搜求作者经历及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中不但领会了这首诗词的意思,同时又充足了他们头脑中对于历史背景、诗词作者、社会现象等等的认知与了解,丰富自身的人文积淀。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有选择地介绍搜集来的信息,学生们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为主动地获取,运用信息。学生在介绍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的同时,解说古诗诗题的含义,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为进一步理解古诗词语做好准备。

二、赏读古诗词,感受意境美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中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 以景生情, 从情联想到境。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 制造气氛, 表情范读, 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三、品词句,体悟情感美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披文如入情”,已自己的动情激发学生的动情。叶圣陶先生说: “最要紧的在多比较、 多归纳、 多体会, 一字一句不放过,引导学生揣摩语感, 体味感情。” 让学生抓住精传神的字眼,细细咀嚼,品位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领悟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 获得启迪和教益。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两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凉,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是用“风住尘香”四个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有余痕,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发为不堪了。

四、启发想象,感受画面美

苏轼评论王维(字摩诘)的诗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优美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古诗词中的意境,学生从教师的描述中感受到诗词中的画面美,教师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阅历进行联想和想象,去感受作者的诗情画意,产生情感的共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意象组合法把九个意象巧妙连缀,用简略的白描为我们勾勒出了“深秋的夕阳黄昏下,身心憔悴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迎着阵阵的凄冷西风,在荒凉的古道上独行,看着缠满枯藤的老树,盘旋即将归巢的乌鸦,游子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看到几户流水人家,自己不知身处何处,此时感受到的是漂泊无助,饱含着凄凉、辛酸、孤寂”。这幅思乡之画浮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因而从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画面美。温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其言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在了解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大体,但不是诗诗如此)后,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

总之,古诗词作为我国悠久灿烂文化中的一部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新人,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大量诵读记忆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词的那种情境之美,有意识地让它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让优秀的古风雅韵,成为学生重建信念的重要精神策略。

猜你喜欢

李清照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点绛唇
如梦令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