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8-02-22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来讲,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地方,并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音乐课既能在枯燥无味中一遍遍学唱、也能在生动灵活的巧妙设计中挖掘孩子们的音乐潜力;既能让时间变得枯燥冗长、也能让时光变得短暂快乐。这,几乎取决于音乐教师对课堂的创新引导与把握。
在我讲述自己的观点之前,我想说一说我对于“创新”的理解。著名的艺术大师卓明林这样说道——“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我觉得,创新是一种理念,一种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之后的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所以,创新是无处不在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离不开创新,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创新,音乐课堂更离不开创新!
我将自己在音乐课堂中的几点创新教学做了一个初步的总结。
一、语言与节奏彼此无间
说话的语速与歌唱的节奏直接有着密不可分的微妙联系。我听过许多音乐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的节奏感实在薄弱,音乐的术语和节奏的记号在他们眼里就像不存在一样,唱什么都像在念书。”的确,一些节奏对于没有什么音乐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想要让他们快速的掌握这些节奏读准节奏并加上音调唱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在我最初的课堂,每每我要求学生朗读歌词时,他们会出现拖沓、低沉、无力等现象。当时我很茫然,想着这样怎么能唱好歌曲呢?开始时,我试着用一些方法去引导他们,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于是我决定要创新我的课堂!对,就从语言开始!
那一年我接手一个二年级的新班。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像他们做了这样的自我介绍:“让刘老师来做一个简单而又特别的自我介绍吧!接着我用手打起节拍,嘴巴跟随节拍说道:“同 学 们 好-!请叫 我 刘老 师-!”当我说完之后,我发现学生眼中露出了惊喜。没错,这并是一个特别的自我介绍,我在语言中加入了节奏,使语言变得生动有活力。于是学生跃跃欲试的模仿起来,争先恐后的想用语言加上节奏来介绍自己。我走到每一个学生面前,用简单的节奏提问,然后他们一边拍手一边用节奏回答我。刚开始他们的节奏有点生涩,但后来就越发熟练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说:“你还可以用节奏告诉我你的兴趣爱好吗?”学生立刻都举起了手,有的说:“ 我最 爱 踢足 球-。”有的说:“我 最 爱 弹钢 琴-”“我 最 爱 学游 泳-”顿时,教室中被各种节奏充满了,他们欢快而热烈的回应着我,完全不觉得这是一种练习,而觉得更像是一种游戏。
之后的音乐课,我每次在新歌教学之前都会用节奏问他们一个关于新课里有关节奏难点问题,通过用节奏熟练回答问题的同时,更解决了本课的节奏难点,更甚至能根据我给出的节奏创编出更多的引申节奏型来,让我十分惊喜。而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歌词的学习,在我的引导下,每一次的新歌他们都能根据歌谱的节奏读出歌词,这对于歌曲的学习无疑减少了难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可见,创新教学的魅力是多么的强大!
二、示范与感受相互依偎
我们都知道,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过去我每在教授一首新歌之前都让学生完整的听一遍录音。但是慢慢地,我却发现,录音中范唱的再好都是“死”的。为什么说是“死”的?因为,学生看到的只有歌词和音符。没错,我们重视了听觉效应却忽略了视觉效应,有时眼睛看到的比听到的更具有感染力。所以,我决定创新我的歌唱教学——每一次教授新歌都是由我范唱开始。于是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声情并茂、声音强弱明显而规律,使学生在听完一遍之后就印象深刻。在这个过程中,我密切注意学生的表情,他们都被我深深地吸引,一个手势一个换气一个表情都没能逃过他们的眼睛。每次范唱之后,我都会提问:“你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刚开始,学生只会简单的用“好听、开心、高兴”来回答我,慢慢的他们的语言开始复杂:“感觉自己飞到了天空中、好像夜幕降临我们抬头看着天上闪烁的星星、眼前的云朵似乎变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在我面前快乐的跑过……”你瞧,这就是一个生动的示范而引发出的学生的真实感受,这个效果远远要比枯燥的录音范唱有效一百倍!渐渐地,学生不仅学会了聆听与欣赏,还学会了模仿。他们模仿我的声音,模仿我的强弱,甚至模仿我歌唱的姿态,一举多得。在我看来,一个学生是否把一首歌唱好唱准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对于歌曲的感受与理解表达出来从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才是关键,毕竟我们想把音乐课堂还给学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已经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三、想象与表达相亲相爱
有人说,想象力就像是一双隐形的翅膀,它能带我们自由翱翔。现在的学生身上背负着沉重的课务学习,也许曾经有过翅膀但被墨守成规的古板观念给否定了,也许在他人的嘲笑中被折断了,但我认为,每个孩子的翅膀都会通过音乐带来的快乐而重生。所以音乐老师的责任是无比巨大的,我们要让孩子的翅膀重新生长。音乐欣赏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但是枯燥的欣赏和复杂的分析只会让学生感到反感,毕竟欣赏这种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感性的,是存在于心灵而不被触摸的。所以,想象要与表达相结合,而结合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我曾经尝试过在听赏《幻想曲》的时候,让学生闭上眼睛在白纸上随意地画,当乐曲停止,再睁开眼睛看一看自己的画像什么?其实,并不是要学生画出什么造型,而是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想让他们明白幻想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天马行空、抽象的、没有形态的,这也就是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再比如,在欣赏《小狗圆舞曲》的时候,我让学生根据乐曲的变化画出各种线条,再让他们解释自己所画的线条的含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画出了直线、曲线还有圆圈,并且能告诉我直线代表小狗在地上自由的奔跑;曲线表示它低头在地上闻来闻去;而圆圈则表示它不停的追逐着自己的尾巴在原地打转。看吧,一首乐曲如此简单就被学生自己表达了出来,而老师做的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歌曲描写了什么,只需要多一点点的创新方式来引导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谁说想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对于一个读小学的孩子来说几乎是轻而易举,因为他们几乎天天在想象。一块小小的石头都能让他们想的天花乱坠更何况是一首生动的乐曲?如果一个孩子,在听完一首乐曲之后,无法表达出任何一个字,那我们老师是否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否足够吸引学生。
四、体验与创编不离不弃。
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创编歌词也可以是创编表演。在与其他音乐老师探讨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表示创编对学生而言相对较难,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尝试。于是,我也留心观察了一下我的学生。的确,低年级的孩子由于理解能力有限,他无法用过于复杂的词来描绘自己丰富的情感;而高年级的孩子可能由于自尊心太强,不愿意在人前进行表演,所以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于是,我思考了很久,决定分年级段进行相应的教学。低年级以创编表演为主,高年级则以创编歌词为主。但是在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发现单纯的创编是有难度的,学生没有体验又如何进行创编?于是,我决定将体验与创编相结合。
先来说说低年级的创编表演。在每学完一首歌曲之后,我都会让学生来表演。比如二年级的《两只小象》,学生要用动作模仿出小象的特点:走路、勾鼻子等动作。于是,我给他们看《动物世界》的片段,片段中的大象用鼻子相互打招呼、喝水、吃东西、甚至打架,学生看的津津有味,很快就了解象的特点就是鼻子。之后,孩子们弯下腰,低下头,用一只手臂靠在鼻子前,用慢速进行模仿,有的孩子还边表演边模仿出了大象的声音,效果让我惊喜万分!
而高年级的创编歌词则不需要这么直观的体验,更多的是心灵的体验。比如说六年级歌曲《茉莉花》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歌曲教学之后,我让学生选一种你喜欢的花朵自由创编歌词。如果老师的引导就到此为止,那么学生的创作成果一定会让你失望,因为他们也许对某些花朵有些印象,但绝对无法精确的表述出花朵的特点。于是,我播放了几首关于各种花朵的古诗和图片:《咏菊》、《秋兰》、《忆梅》、《惜牡丹花》等,配上《春江花月夜》的乐曲,给学生欣赏和朗诵。随后再让他们根据《茉莉花》原有的节奏简单有效的创编歌词,要求是突出特点并尽量做到押韵。很快一首首的改编歌曲就此诞生了,虽然有些乐句唱起来还显得非常稚嫩,但学生却可以从形、色、味、情这四点来进行描述,让我深感欣慰!
五、课堂合作与课下沟通环环相扣
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是完全独立脱离社会的个体,而孩子更是生活在群体中。每个孩子都需要在班级中共同学习与进步,即使有个别人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也往往离不开其他人的鼓励与帮助。所以说,课堂合作对于音乐课的创新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而有很多老师认为音乐是副课,抱着上完课就回办公室休息的心态按部就班的完成每节音乐课。殊不知很多时候单单靠着短短40分钟的音乐课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课下和孩子们多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音乐课上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以及平时对音乐的爱好,再根据反馈在下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既可以和孩子拉近关系,又能在上课时根据上节课的反馈信息更好的掌握课堂,一举多得。
结语
音乐的课堂是一个可以不断带给我惊喜的地方,我爱音乐课、爱看到孩子们通过我的创新引导而更好的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把更多的可能性教给学生,让孩子享受在音乐中。创新的音乐可以带孩子领略广袤的云海,领略深邃的海洋;领略万里草原,领略高山密林。但如果我们只用一味的方法去教授,那么我们所在的永远都只是脚下那一平方米的地面。音乐的快乐感受是互通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当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教师也是快乐的。所以,亲爱的老师们,我们何尝不让课堂再多一点创新、多一点引导,把课堂更多的可能性交给孩子们呢?让音乐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变得更加有效而充满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