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性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吕 潇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2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当下的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等仍有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从主体性的角度去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构建良好的主体性框架。

一、主体性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阐释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阐释,狭义上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理论被人们所接受的过程;在广义上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理论,还包括指马克思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本文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解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曾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色,,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就是要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存在,就要从作为大众化的主体出发,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能动、主动、自由有目的的活动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主体性的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主体性发挥的过程,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而存在,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且是一种缓慢的,逐渐的构建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特殊的属性,也就注定了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工程。主体性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变现出来的能动性和作用,也是人自主能动、主动、有目的的活动的地位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主体性意识的经传播而主动构建的过程。主体性作用发挥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最终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够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进而具备中国风格是其终极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的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能够为我们所用,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明我们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很有可行性的。

首先具有一定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非是空中楼阁,是脱离实际的幻想,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在实践中产生的,也是符合群众的要求的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有一种独到的魅力,马克思曾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我们所应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拥有这样的一种彻底性,以其独特的特质吸引着我们不断的探索。理论产生于实践,实践是人的重要生产活动,并且理论有一定的超越性。至此,马克思理论是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它是真善美的存在,让人民群众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意志,它的美好愿景激励着人们前行。由此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其理论进行传播是具有可实施性的。

其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联系,产生了中国特色马克思理论。理论本身是具有科学性的,在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是一种结合本国实际的创造性的发展,并不是一昧的盲目照搬,所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科学的。理论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本身的实践也是需要群众来实现的。理论的目的不是华丽的存在,而在与改造世界,人们需要用理论的知道来改变世界对社会而言,我们面临着资本拜物教、人的异化物化等诱惑,价值观迷茫中同样需要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大众化的传播,在现实的混乱中找到一种秩序,引导社会的更好的发展,起到一种导航的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是适应国家、社会及以我们民族的发展需要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印记,也是我们不断探索建设的印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正是我们发展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性构建

理论不但要有一定的高度,而且要切实的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大众化”的主体性构建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理论步入现实的重要内容。

(一)主体选择的差异性

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传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把传播的过程变为主动的接受的过程,而不是强迫的信仰。对于广大的共产党员可以要求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对于广大的人民,我们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要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毛泽东指出:“不能强制人民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层次性,我们国家版图辽阔,与之相对的是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及广大的党员干部有许多的层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不能只有一个标准,我们讲求的价值观统一和实现路径的多样化相统一。我们要统一价值观,社会文化、政党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在社会“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可以结合他们自己的职业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知识传播,并配合相应的理论教育。例如“三会一课”“读经典”等等深,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普通的民众,缺乏足够的知识框架结构,要“深入浅出”的表达理论,把晦涩难懂的学理化的语言,变成能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的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我们的社会建设,国家的富强提供意识形态的保障。对于党员干部、学生、市民、农民等等我们并不是强制的一个方式去实现,路径多样。此外,红色文化的熏陶,在重要节日对我们历史的回顾,先烈的缅怀,形成一种仪式感,进而真正的实现“化大众”的效果。

(二)大众化的主体性构建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和运用,不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播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度的主动构建的过程。从现实利益的维度。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与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相结合,在我们的大众化实现的过程中,不应该是空中楼阁的存在,而应有现实的根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所用,被人民所爱。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一种理论能够为生活提供方向,有真正的现实利益为基调,才能更持久的信仰。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上。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理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对比较晦涩,普通大众的兴趣培养以及理解有难度。需要社会知识分子进行学理化研究,对于原著等原理性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表达,通过话语权的转变,变得通俗易懂;对于领导人讲话尽行“浅入深出”的研究,从而更好的体会到其中的精髓,达到更好的效果。当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到一种文化自觉,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人民才可以真正的把握到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学理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其次,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从书本到电视,再到现在的新媒体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多的途径了解世界发展,参与表达意见。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成长;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需要一种坚定的信仰来武装自己,抵制资本主义拜物教的冲击。再次,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变为主体。传统的马理论的传播是单一路线的主体向客体传播,效果也是差强人意。把传播的客体变为传播的主体,也就是形成一种“双主体”,最终达到双向影响,相互作用的良好状态。对于贪污受贿步入监狱人的体验对官员的动力远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有力量;人民群众彼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流传播远比原著的单纯学习有效果。另外,人民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下一步前行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具有时代性的发展的理论,发现不足,及时调整,体现一种“双主体”动态互动的过程。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虚”“实”结合。一种理论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政策固定下来,才能形成长效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理论到行为的转变。一方面要求我们进行制度规约的建设,以良性的运行机制增加人们对制度的认同,显示制度的魅力;两一方面将主流的价值形态变为政策,因其与群众的关联度高,更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遵守。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