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
2018-02-22吴桂宁
吴桂宁
(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响水小学 广西 防城港 538000)
一、寻求转变,推进语文教学的教学改革进度
首先,就是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转变。现在的语文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应转变为选取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教材。尤其是一些立意较为深刻具有艺术性的文本进行典范性的阅读和理解。二是要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入手进行转变,从过去的知识传授变成现在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交往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集中来表现学生的自身思维能力和创新点,让教学的方式更具有开拓性更具有开放性。第三方面就是教师角色应当进行适当的转变,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如今新课程课堂当中的引导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以及整个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以及促进者。
二、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当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习者,应当是问题的设计者,也是教学内容的探究者,更应该是整个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者,最重要的是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目标的体现者。传统的课堂当中,问题的设计者一定都是教师,而实际的新课改的课程当中应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成为问题的设计者,新型的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这一新的观点,就是在课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应是互为师生的关系。学生作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不仅能够提出问题,而且还能够提出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给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来很大的启发。
三、对照四个标准,得出最佳的提问方案
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而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创设的教学情境如何,而探究的深入和目标的达成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阅读教学的最佳提问方案,应当从下面的几个特点出发,一是具有纲领性,就是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是整节课的核心内容。二是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可探究性。即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究,这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三是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解决的过程当中,最好能够让学生展现出自己的一些疑问,并且暴露学生在知识学习当中的一些困惑和障碍,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习,探究问题的过程当中有荆棘和坎坷,才能够最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解决了问题之后,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四是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更利于学生、教师以及和书本之间进行对话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当中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进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最终做到全方位的解决问题,如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
四、提升阅读教学的教学层次
依靠各种力量来增强阅读教学的人文性。要增加学生的文化力量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多读书来完成的。尤其是读一些名人的书籍。其次还要增加学生的艺术力量。这就需要教师研究自己的课程内容,并与新课程的标准相结合,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且致力于创新和改革,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来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感染力,而赋予学生艺术的力量,爱因斯坦曾经有一句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我国辛勤的园丁,应矢志不渝的让自己的教学热情浇灌给孩子们,用自己的诚挚和友善,宽容与博大,去让学生理解和尊重自己,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还应明白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在阅读教学当中,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里讲的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的语文教学,教语文的多年经验,总结出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习方法,或者一些规律技巧,具体的传授给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从而让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长此以往,这将会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总结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学内容,按照具体的标准进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从而落实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让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具有更深的层次性,从而让学生在阅读当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补救,直至它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