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设计留守儿童的作业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亲情儿童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中心小学 重庆 404000)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心灵是孤寂的,情感是缺失的。这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根据这个群体的实际情况,小学语文教师的作业设计应有特色,促进他们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

一、作业设计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

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可留守儿童是和年迈的祖辈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无法享受到父母在学习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文盲的比例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有效的帮助和辅导。[1]这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亲情作业,加深孩子与父母的亲情交流。如:低年级学生给父母打一个“亲情电话”;中年级学生做一张“亲情贺卡”,写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高年级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亲情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可以结合他们的家庭生活,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如给爷爷奶奶当老师,增进留守儿童与老人的感情。这就让学生脱离了重复累赘的机械抄写,有了“自由驰骋”的余地。这样的作业帮助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作业设计要紧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极易产生个性的异常和认识的偏离,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表现迷茫,记忆力缺陷,缺乏自信,不在乎学习,成绩一般不理想,“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严重。那么,这时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作业形式设计上,我力求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中,发现留守儿童的优势,鼓励表扬,帮助他们重树学习的自信。这样的作业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2]

三、作业设计要尊重留守儿童的差异性

人是有差异的,留守儿童同样有差异性。发展性教育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我们的家庭作业习惯上都是同一标准,这势必造成强者兴趣减弱,弱者畏难扫兴的局面。事实上,学习能力各有差异,有效的作业设计应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在作业设计中力求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即让好的学生“吃饱”,又让差的学生“吃好”。例如:每学完一篇课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写写自己学完后的感受,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复述课文内容,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就可以了。平时对于基础的字词教学,好的学生只用听写复习即可,但差的学生就要抄写再听写,加强基础训练。有时候,老师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差异,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我安排作业。学生在自己布置作业中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这样的作业推动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作业设计要突出留守儿童的实践性

留守儿童大部分有祖辈照顾,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而较少行动上的管束和引导,使孩子们动手能力差,也让他们不懂得如何用行动去关爱别人。新课标也指出: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留守学生的作业设计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这类作业设计可以是读写以外的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参观、制作等活动性作业。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后,教师就可提出问题:“小壁虎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它为什么能挣断尾巴?你还知道别的动物的尾巴的用处吗?”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解决。结合《养花》,我们就可让学生在家里养花,体会劳动的乐趣。到传统端午节了,可以动手包粽子,做香囊,搜集诗、办手抄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写,也能学得生动活泼。这样的作业,学生始终会兴致勃勃,可获得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时的孩子一定是最健康快乐的。

五、作业设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综合素养

祖辈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现今的社会的多元化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这就给我们的留守儿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加强与其他课程或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故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如教了《怀念母亲》,布置学生给妈妈唱一首《妈妈的吻》等歌颂母亲的歌曲。在作业完成进程中,提倡合作,引导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更出色地完成作业。平时可以结合家乡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布置乡土特色作业。还可以结合农村节日风俗,布置综合性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农村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好地关心他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更全面地提高。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发展落差的体现,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我想在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与关爱,给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今后我会不断努力、继续研讨,使学生在作业中得到成长,在作业中感受到快乐。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亲情儿童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
亲情故事两篇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六·一”——我们过年啦!